黃 杰顏 南王正東
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減退的影響
黃 杰1顏 南1王正東2
目的 探討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后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方法 共計30只Wistar雄性大鼠,對其中20只大鼠實施線栓法制作腦梗死模型,其余10只大鼠僅給予相同手術處理而不施行動脈栓塞,24 h后將存活并符合選擇條件的大鼠分為三組,其中腦梗死模型組16只大鼠隨機分為自由活動組(模型組)和腦梗死康復訓練組(康復組),8只非栓塞大鼠作為正常組;康復組于造模5 d后開始給予康復訓練,分別在大鼠造模前、造模后5 d、康復訓練后14、21、28 d時進行學習記憶能力測試。結果 大鼠單側腦梗死后較梗死前學習記憶功能下降(P<0.01);康復組不同時相的學習記憶成績較模型組恢復(P<0.05)。結論 康復訓練可促進腦梗死大鼠學習記憶功能的恢復。
腦梗死;學習;記憶;大鼠;康復訓練
腦梗死是指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其發病率和病死率、致殘率都很高。而大多患者不能在有效的融栓時間窗內到達有效溶栓。所以,康復訓練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廣泛認可。本文就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大鼠記憶功能的恢復做一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實驗動物 Wistar雄性大鼠,體重(250±50)g,8周齡,共30只,由中國醫科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提供。
1.2 模型制作及分組 根據Longa法制作局灶性腦梗死模型[1]。取20只大鼠分別給予水合氯醛(3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頸部正中切口找到右側頸總動脈分叉處將其暴露;對將頸外動脈分支實施熱凝,并用5-0絲線將翼腭動脈結扎;取4-0的尼龍線尖端熱化呈圓錐狀后,將其插入頸總動脈分叉處,進入16~18 mm后達到大腦中動脈起始處及大腦前動脈近端,然后將其固定2 h后取出,完成大腦中動脈的栓塞模型制作,縫合切口。術中恒溫水袋保證大鼠直腸溫度維持在(37.0±1.0)℃。另外10只大鼠僅實施手術不做插線栓塞,處理側均選右側。右側大腦中動脈缺血模型成功動物的入選標準:動物蘇醒后,提尾試驗時表現左側前肢內收屈曲,同側Horner征;爬行時向左劃圈;站立時左側傾倒者列入研究對象。符合條件共計16只,隨機分為兩組即腦梗死自由活動組(模型組)和腦梗死康復訓練組(康復組),未行栓塞大鼠,存活8只,為正常組。模型組不施加任何訓練,任其在康復訓練器中自由爬行;康復組于術后第5天開始接受康復訓練;正常組亦不施加任何處理。所有動物均保證能夠自由獲得食物和水。
1.3 康復訓練 康復組于第5天后置于滾筒式圓主形網狀儀上。滾筒式網狀訓練器為長100 cm,直徑60 cm的圓形網狀儀器,中間分為4個格,可同時訓練4只大鼠,底座有一固定架,一端有一手搖柄,可手搖按5 r/min進行轉動訓練,將大鼠放入該容器內可訓練大鼠的抓握、旋轉、行走等功能。
1.4 學習記憶的行為學研究方法 采用國際通用方法Morris水迷宮測試[2],觀察指標為逃避潛伏期。分別在大鼠造模前、造模后5 d、康復訓練后14、21和28 d時進行學習記憶能力測試。Morris水迷宮為一直徑150 cm、高70 cm的圓池,內有乳白色溶液,水深47 cm。池壁上標有東南西北4個入水點,將水池分為4個象限。將大鼠分別從4個入水點放入水中,記錄2 min內尋找到平臺時間。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統一錄入分析,組間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造模前后不同時段,分別對三組大鼠進行Morris水迷宮行為測試,由表1數據顯示,大鼠單側腦梗死后較梗死前學習記憶功能下降(P<0.01);康復組不同時相的學習記憶成績較模型組恢復(P<0.05)。無論是模型組還是康復組,腦梗死大鼠隱匿平臺逃避潛伏期與正常組比較明顯延長,康復組大鼠與模型組大鼠比較其隱匿平臺逃避潛伏期顯著性縮短(P<0.05;P<0.01)。
表1 各組大鼠水迷宮試驗潛伏期比較(±s)

表1 各組大鼠水迷宮試驗潛伏期比較(±s)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例數 造模前 造模后5d 造模后14d 造模后21d 造模后28d康復組 8 89±13**83±12**73±16**67±14*#60±7*##模型組 8 94±7**94±13*87±9**89±17**85±11**正常組 8 62±15 55±11 51±12 43±10 40±10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后腦組織的壞死、軟化,導致部分腦功能障礙,高級智能活動受到影響。國內學者發現,康復訓練對大鼠記憶功能的恢復有促進作用[3]。本文通過比較三組不同大鼠隱匿平臺逃避潛伏期發現,與正常組大鼠相比腦梗死大鼠其隱匿平臺逃避潛伏期明顯延長,而接受康復訓練的腦梗死大鼠(康復組)與未接受康復訓練大鼠(模型組)相比較,隱匿平臺逃避潛伏期明顯縮短。提示,腦梗死后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減弱,康復訓練可以提高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本實驗結果也進一步表明,腦梗死后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大幅下降,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腦梗死大鼠的學習記憶功能較未接受康復訓練大鼠有顯著提高,從而證實了康復訓練對學習記憶功能的恢復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腦梗死致運動皮質損傷后,康復訓練能使腦損傷的周邊區發生功能重組,非損傷區在運動功能恢復上發揮重要作用[4]。
[1] 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20(1): 84-91.
[2] Morris RGM.Developments of a water-maze procedure for studying spatial learning in the rat[J].J Neurosci Meth,1984,11(1):47-60.
[3] 李玲,徐莉,袁華,等.康復訓練促進腦梗死大鼠記憶功能的恢復[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0,21(12):1555-1558.
[4] 高謙.康復訓練促進缺血性腦梗死后運動恢復的神經基礎研究新進展[J].現代康復,1998,2(6):544-545.
R743.33
A
1673-5846(2014)07-0106-02
1沈陽醫學院醫學應用技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011
2沈陽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遼寧沈陽 1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