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春
創建示范預防接種門診對降低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的影響
王玉春
目的 探討創建示范預防接種門診對業務技術提升和降低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的作用。方法 抽取轄區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預防接種報表等有關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16年共報告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206例,通過示范預防接種門診創建活動,疑似接種異常反應發生率平均由2.62‰下降至0.84‰,接種異常反應率平均由0.20‰下降至0.05‰。結論 創建示范預防接種門診,規范預防接種操作程序,加強操作人員的培訓,能有效降低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
示范預防接種門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疫苗在實施規范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范接種后造成的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并且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1]。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在預防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后發生的可能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且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反應[2]。建立省級標準預防接種門診,完善預防接種操作流程,進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數據處理,有助于評價創建省級示預防接種門診的作用,評價疫苗的安全性,提高預防接種服務質量。現將轄區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情況進行分析,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疾控中心保存的轄區內舞鋼醫院預防接種門診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預防接種報表等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比較分析。
1.2 接種者基本情況 206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接種者中,男112例,女94例。年齡情況:<1歲以下的病例103例占50.0%;發生時間分布:發生在24 h內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160例占77.7%。
1.3 統計分析法 描述性統計方法,采用Excel、χ2檢驗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及接種異常反應情況比較分析 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底創建省級示范化門診前8年間共接種各類疫苗54 683人次,報告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143例,疑似異常反應發生率為2.62‰,發生異常反應11例,異常反應發生率為0.20‰;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創建省級示范化門診通過后8年間共接種各類疫苗75 120人次,報告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63例(其中2011年以來發生疑似接種異常反應0例),疑似異常反應發生率為0.84‰,發生異常反應4例,異常反應發生率為0.05‰,創建前后8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生情況,見表1。

表1 創建前后8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生情況[n(‰)]
2.2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情況分析 見表2。

表2 創建前后8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情況比較分析(n)
為了加大異常反應監測的靈敏度,盡早發現可能的異常反應,從而進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當監測到某種疫苗出現多種異常反應時,要進行及時的分析,一旦發現可能的疫苗因素應立即聯系疫苗生產廠家并及時反饋相關的情況,以便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3]。通過臨床癥狀統計數據顯示,發生疑似異常反應的疫苗品種有15種,發熱和局部紅腫是一般反應中最為常見的癥狀,血管性水腫是異常反應中最為常見的癥狀,異常反應發生率比較高的是卡介苗和百白破、白破疫苗,與陳萬庚[4]報道基本一致。
報告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以年齡小的病例為主,其中年齡<1歲者為我國免疫規劃疫苗基礎免疫的最主要時間段。為了有效改善兒童常規免疫接種率,保證預防接種的安全實施,降低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率尤為重要。一般反應和偶合癥被認為是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但不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異常反應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為減少異常反應的發生,應搞好硬件和軟件建設,從提高疫苗的質量、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范、加強接種人員的業務培訓等方面入手。為了減少偶合癥,防止原有疾病的加重,接種工作人員應執行好預檢分診制度,嚴格掌握各類生物制品的接種部位、劑量、途徑、禁忌證及注意事項,觀察被接種對象的健康狀況,了解有無禁忌證或過敏史,一旦篩查發現應慎重處置,嚴防接種事故發生。
通過對免疫規劃項目和開展預防接種工作的實施,使針對傳染病控制得全球免疫規劃成就引人矚目[5]。預防接種門診分為合格、規范、示范三個級別,示范門診因其更加規范化、人性化而備受家屬歡迎。舞鋼醫院預防接種門診于2006年通過河南省衛生管理部門驗收,成為河南省示范預防接種門診,2012年通過復驗。示范預防接種門診通過后,嚴格預防接種操作程序,保證人員培訓合格上崗。減少接種異常反應發生的基本條件是接種工作人員要通過衛生行政部門的資格認證,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熟悉業務知識,并且具有相應的應急處理能力、高度的責任心、較高的業務素質。通過舞鋼醫院省級示范預防接種門診創建前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對比,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排除疫苗質量因素外,通過創建規范了預防接種操作程序,提升了業務技術水平。
創建省級示范預防接種門診對業務技術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規范了預防接種操作程序,強化了操作人員崗位培訓,提高了預防接種工作質量,能有效降低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
[1] 李桂峰.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和事故的調查處理原則[J].中國現代醫生,2010(13):104-105.
[2] 肖文芳,朱秀蘭,劉雪梅,等.惠州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數據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8,8(5):812-813.
[3] 劉大衛.如何開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工作[J].中國計劃免疫,2006,12(4):32-37.
[4] 陳萬庚.鹽城市鹽都區2007-2008年預防接種副反應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09,20(2):37-38.
[5] 韓一.2009年大連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資料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1,5(1):20-22.
R181.3
A
1673-5846(2014)07-0110-02
舞鋼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平頂山 4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