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兵
肝功能檢查在肝硬化治療中的應用
羅曉兵
目的 探討肝功能檢查在肝硬化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選自2013年2月至12月本院肝硬化患者40例為研究組,接受本院體檢的4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對其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血清總膽汁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膽固醇與白蛋白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肝功能檢查在肝硬化患者治療中,可有效分析患者肝組織的受損程度和臨床癥狀,并對病情進行有效控制。
肝功能檢查;肝硬化;應用
肝硬化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晚期則出現門脈高壓以及肝功能減退等癥狀,若不及時檢查并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則對人體產生嚴重危害。本文主要對2013年2月至12月在本院接受體檢的40例健康者及40例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比,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自2013年2月至12月接受本院檢查的40例肝硬化患者為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9:11,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43±3)歲,且患者在入院前均伴有肝區隱痛、腹瀉、便秘、身體乏力以及消化不良等癥狀;并選取同期在本院檢查的4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7:13,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43±3)歲,均無內分泌系統與肝腎等病癥。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表現癥狀等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肝硬化患者主要癥狀表現為食欲減退、惡心、面部發黑以及嘴唇黑紫等表現;體重下降、各種代謝障礙、肝區疼痛;皮膚有小血管擴張、手掌發紅或皮膚黏膜出現瘀點;晚期患者出現腹水或胸水等。
1.3 納入標準 研究組患者均以《中華醫學會肝臟會議確定的診斷標準》作為肝硬化診斷依據。兩組所選者年齡為20~70歲,均無精神病病史或其他原發性疾病,同時均可按照醫生安排,接受各項指標檢測[1]。
1.4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及體檢者在肝功能檢查前1 d,均禁止油膩、辛辣食物以及煙酒。檢查當天,所有體檢者需空腹采集3 ml的靜脈血,并對血清總膽汁酸(TBA)、膽固醇(CHO)以及白蛋白(ALB)等相關指標予以檢測。
1.5 參考指標 TBA的參考值為<10 μmol/L、ALB的參考值介于40~55 g/L、CHO的參考值介于2.4~5.5 mmol/L[1]。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予以肝功能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TBA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CHO與ALB檢測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肝功能檢測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肝功能檢測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TBA(μmol/L) CHO(mmol/L) ALB(g/L)研究組40 7.8±4.0 2.2±0.7 36±4對照組40 5.4±1.5 4.0±1.1 45±3
肝硬化病情復雜多變,其病變主要由纖維組織的增生、肝細胞結節狀的再生以及細胞呈現彌漫性壞死所致。據相關文獻數據調查表明,我國多數肝硬化患者主要是肝炎后而形成的肝硬化,其早期并無明顯癥狀,后期患者病情變化癥狀突顯,主要體現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脾功能亢進、癌變以及肝功能受損等并發癥的發生[2]。因此,加強肝功能的檢查,可及時發現體檢人員的肝臟變化情況,并做好及時的預防和有效治療準備。在很大程度上對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改善生活態度,提高生命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CHO和ALB檢測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肝臟是CHO合成的首要器官,肝硬化會直接對人體內CHO的合成造成影響。葉萍[3]相關研究結果中,肝功能受損程度越大,則人體內的CHO合成會明顯降低;人體內的ALB在急性肝炎的初期則呈現正常的狀態,而在病程較長或是重癥肝炎期間則會明顯下降等原因極其相符。同時,據相關文獻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的失代償期多為降低,假設ALB低于20 g/L,則意味著患者肝功能損害的嚴重程度難以恢復,且預后會出現不良現象;反之則意味著肝功能呈現恢復狀態或可恢復。因此,肝功能檢查指標ALB和CHO,也表明應用肝功能對人體肝臟情況進行檢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是檢測肝臟病變的重要依據。
另外,從本次肝功能檢查的另一項結果來看,研究組患者的TBA檢測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姚林軍等[4]相關研究結果中,人體內TBA>10 μmol/L,則表明人體內肝細胞發生病變,也意味著患者急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動肝炎以及肝癌可能性逐漸升高等結果相似。同時,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檢查結果相一致,表明本次研究應用肝功能檢查患者肝硬化情況具有重要的實際作用。因此,TBA是肝功能檢查人體內肝硬化狀況的重要指標,且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在本次肝功能檢查中,主要以生化試驗的檢測方式,就多種肝功能的相關指標進行檢測,以此加強對肝硬化患者的及早發現和治療。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肝功能檢查的敏感性因不同的客觀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會受到限制,肝功能檢查只作為診斷膽肝疾病的輔助性手段,并不能以肝功能診斷結果對患者進行確診和治療,具體的診斷還需根據患者的影像學檢查或體格檢查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判斷。
綜上所述,肝功能檢查用于肝硬化治療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肝功能檢查可及早的發現人體肝功能情況,并做好良好的預防工作,是提高肝硬化治療的有效方案,對預后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和意義。
[1] 曹國英.肝功能檢查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學,2011,4(29):133-135.
[2] 宋國培.正確判定肝功能檢查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2):111-113.
[3] 葉萍.肝功能檢查對治療肝硬化的臨床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1):143-145.
[4] 姚林軍,杜彥丹,孫輝.肝功能檢查對治療肝硬化的作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13(8):231-233.
R44;R575.2
A
1673-5846(2014)07-0181-02
遼寧省阜新市傳染病醫院檢驗科,遼寧阜新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