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彬 孟麗莉 崔華貞
泮托拉唑鈉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
宋彬彬 孟麗莉 崔華貞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鈉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 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門診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觀察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同時每日餐后口服2次馬來酸曲美布汀。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噯氣、胃部燒灼感、上腹飽脹癥狀分級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上腹痛癥狀分級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總緩解率為78.4%;觀察組患者總緩解率為80.4%。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泮托拉唑鈉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較佳,不良反應少,用藥安全。
馬來酸曲美布汀;泮托拉唑鈉;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發病率較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占用了較多的醫療衛生資源,也對于許多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1]。據統計,我國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率為23.5%,西方發達國家為19%~41%[2],本文就泮托拉唑鈉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進行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門診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女121例,男139例。年齡最大76歲,最小14歲,平均年齡為50.43歲。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112例)和對照組(14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每次40 mg;觀察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每次40 mg,同時每日餐后口服2次馬來酸曲美布汀,每次0.1g。兩組患者的治療療程均為2周。用藥期間排除高脂食物、大蒜、咖啡、濃茶、洋蔥、巧克力、薄荷等不良飲食的干擾。
1.3 療效判定 癥狀分級評分:Ⅳ級(計4分,須用藥控制,癥狀嚴重);Ⅲ級(計3分,有明顯不適現象,癥狀頻繁);Ⅱ級(計2分,有不適感,有癥狀但不頻繁);Ⅰ級(計1分,無明顯不適,偶爾出現癥狀);O級(計0分,無癥狀)。無效:經治療后癥狀無改善;有效:經治療后癥狀明顯減輕;顯效:經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組和計數資料組間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噯氣、胃部燒灼感、上腹飽脹癥狀分級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上腹痛癥狀分級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分級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分級評分比較(±s,分)
注:治療后兩組比較1)P<0.01,治療后兩組比較2)P>0.05
胃部燒灼感 上腹痛 上腹飽脹 噯氣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48 2.88±0.18 0.71±0.221)3.2±0.9 1.0±0.42)3.6±0.7 2.9±0.21)3.6±0.7 2.3±0.31)觀察組 112 2.95±0.71 0.52±0.181)3.2±0.9 1.0±0.42)3.7±0.9 2.8±0.21)3.5±0.8 2.1±0.41)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2.2 不良反應 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有學者對經內鏡證實的300例FD癥狀特點剖析,無論FD或OD(器質性消化不良)患者,腹部消化不良癥狀均可能有與酸相關或與動力障礙相關的情況。因而,短期內給予相應的抑酸治療或促動力治療是合理可行的。目前絕大多數研究結果也支持抑酸治療和促動力藥物治療[4]。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噯氣、胃部燒灼感、上腹飽脹癥狀分級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上腹痛癥狀分級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上腹痛不僅與胃酸及胃容量擴張的感覺過敏有關。研究還發現,應用泮托拉唑鈉和馬來酸曲美布汀與單用泮托拉唑鈉治療FD,其顯效率分別為44.6%和40.5%,總有效率為80.4%和78.4%,說明兩種治療方案均有效。提示FD發病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Hp感染在FD發病中的作用尚未取得共識,Hp根治治療只對小部分Hp感染陽性的FD患者可能有效[5]。應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的原則,以治療和緩解患者的某一癥狀為主而非針對整個綜合癥[6]。綜上所述,泮托拉唑鈉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較佳,不良反應少,用藥安全。
[1] 徐靜.康復新液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10):2919-2919.
[2] 陳一平,吳建華.莫沙必利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療效觀察[J].浙江實用醫學,2007,12(1):26-26,40.
[3] 孔郁,梁育飛,宋慧,等.氯波必利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0,32(20):2848-2849.
[4] 趙俊華.莫沙必利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0(11):18-20.
[5] 田怡,付極,劉進.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中國醫師雜志,2006(S1):10-11.
[6] 郭東輝,陳山,陳亞想.莫沙必利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87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8,5(34):57-58.
R749.053
A
1673-5846(2014)07-0225-02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