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子強
小型門診處方用藥常見失誤分析
譚子強
目的 探討小型門診常見處方的失誤進行統計分析。方法 隨機抽查2013年50個小型門診處方10 000張,發現有門診處方記錄不完整、診斷與用藥不符、用藥的方法和計量不適當、溶媒選擇不當、藥物配伍不合理、重復用藥、選藥不合理、聯合用藥不規范等多種問題。對門診處方用藥的失誤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結果 在10 000張門診處方中,有300張不合理處方,占3.0%。處方記錄不完整占不合理處方的9.7%,診斷與用藥不符占10.0%,用藥的方法和計量不適當占18.3%,溶媒選擇不當占6.0%,藥物配伍不合理占9.3%,重復用藥占18.3%,選藥不合理占13.3%,聯合用藥不合理占15.0%。結論 數據結果顯示,小型門診存在的不合理處方現象很多,其中用藥的方法和計量不適當、重復用藥、選藥不合理、聯合用藥不合理的現象尤為嚴重。無論是專業問題還是道德問題,醫生都對患者的病情延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處方不合理;藥品儲存不當;用藥失誤分析
隨機調查了城市中各個小型門診的臨床處方和藥品儲存方法,發現了很嚴重的問題。以期對各個門診醫生開具處方和儲存藥品有借鑒作用。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查城市中50個小型門診的用藥處方10 000張。數據總量夠多,而且小型門診分布廣泛,使數據具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隨機調查各個診所的處方。發現有門診處方記錄不完整、診斷與用藥不符、用藥的方法和計量不適當、溶媒選擇不當、藥物配伍不合理、重復用藥、選藥不合理、聯合用藥不規范等多種問題。對門診處方用藥的失誤資料進行分析整理。門診藥房不同藥劑儲存方式不當的現象很嚴重。
在調查總數中,不合理處方有300張,占抽查處方總數的3%,現對不合理處方和藥品儲存不當的類型加以分析,見表1。

表1 300張不合理處方統計
3.1 處方記錄不完整 醫療機構的編號、患者基礎資料(姓名、性別、年齡、婚否)、病歷號、科別號、病室或床位號、診斷日期等都是處方前必須記錄的。很多處方上,醫生為了趕時間漏寫了很多項。在診斷出現問題,需要調查處方追究責任時,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3.2 診斷與用藥不符 常見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由于醫生未認真核對導致的藥品錯發現象,如將硫磺誤發為雄黃,牛子誤發為牽牛子,錯將阿托品滴眼液代替硝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發給青光眼患者;另一種是醫生的職業素養不夠,如診斷結果是急性支氣管炎患者,處方中給予注射頭孢甲肟配合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頭孢甲肟屬于抗生素,而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是抗高血壓的藥物,患者患有多種疾病,而醫生只針對一方面開藥。
3.3 用藥方法和計量不適當 例如門診處方為潑尼松片,用法是晚上服用,而為降低藥物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反饋抑制,應清晨用藥;結膜炎患者,應用消炎或者是抗病毒眼藥水的方法是q.1/2 h.或q.h.,但為避免用藥時,感染到眼藥水在開啟中產生的病菌,給予足夠的時間讓眼藥水本身的抑菌劑發揮作用,正確的用法是應間隔1 h以上應用[1]。
3.4 溶媒選擇不當 奧沙利鉑采用氯化鈉或堿性溶液稀釋,正確應該用注射用水稀釋。奈達鉑用氨基酸或電解質補液稀釋,正確應該用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稀釋。依托泊苷采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本品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穩定,可形成細微沉淀,所以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稀釋。
3.5 藥物配伍不合理 臨床用藥中為提升治療效果,降低副作用,控制感染,采用抗生素聯合用藥的方法,如青霉素和磺胺類的聯用。但同類抗生素的聯合應用,例如左氧氟沙星與環丙沙星,會增加藥物的反作用,增加臨床治療難度。
3.6 重復用藥 門診處方的方劑是復方氨酚烷胺膠囊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方劑中兩種藥物的成分都含有馬來酸本那敏,屬于成分的重復,造成該成分用量的過大,在臨床治療中容易導致不良反應。處方藥為維C銀翹片和對乙酰氨基酚,聯合口服加大了對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有可能增加肝腎毒性[2]。
3.7 選藥不合理 給予孕婦使用甲羥孕酮片,甲羥孕酮片規定嚴禁孕婦使用。給未滿14歲的兒童口服違禁藥物鹽酸洛美沙星分散片,規定未滿14歲的兒童嚴禁使用鹽酸洛美沙星分散片。
3.8 聯合用藥不規范 門診處方中在消炎眼藥水中加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利巴韋林注射液。8 ml氯霉素滴眼液加5 mg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改變滴眼劑的pH值和滲透壓,產生局部刺激性[3]。
小型診所不合理用藥很常見但可以避免。除了由于醫生專業素養不足,診所為了謀求高額利潤而開具不合理處方亦是原因之一。希望各個醫療機構能秉承治病救人的基本原則,合理用藥,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而造成患者的病情延誤和加重。
[1] 繆應祥,陳敏.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J].工企醫刊,2010(5): 179-179.
[2] 陳小蕾,符穎.我院2008年度門急診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0(10):206-206.
[3] 谷玉鳳.基層醫院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藥業,2010 (8):163-163.
R573.3+9
A
1673-5846(2014)07-0250-02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藥劑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