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天
(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營養學報》編輯部 天津300050)
2006—2011年《營養學報》網絡下載量和被引頻次的計量分析
李 天
(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營養學報》編輯部 天津300050)
利用 CNKI的中國引文數據庫為統計數據源,對 2006—2011年期間《營養學報》發表文章的下載量與被引頻次進行統計分析并探討了兩者的相關性,分析了被引峰值出現的時間段,為進一步辦好期刊提供了客觀依據。
下載量 被引頻次 文獻計量
網絡期刊已成為科研工作者獲取文獻和信息的主要途徑,論文的網絡下載量和被引頻次之間的關系引起了諸多關注。[1-4]目前關于兩者之間是否有相關性,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期刊被引次數與下載次數之間存在高度的正相關性”[5-7];并且計算出了“網絡下載量與被引量比約為 35∶1”[8]。但也有學者認為論文被引頻次與下載量相關性不強,不能以下載量來預測今后的被引頻次。[2]本文分析了《營養學報》(下稱“學報”)刊載文章的網絡下載量和被引頻次之間的關系,旨在為進一步證明上述觀點及分析“學報”下載情況和被引峰值,為進一步辦好期刊提供客觀依據。
中國知網(CNKI)的中國引文數據庫(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收錄了 7,000多種期刊的參考文獻,還有期刊下載頻次的統計數據,可作為有效的數據來源和科學評價工具。[9]因此本文利用該數據庫進行檢索,檢索項“被引刊名”,檢索詞“營養學報”,資源范圍“全部期刊”,匹配“精確”,發布時間“2006—2011年”,被引時間“2006—2011年”。再對本刊網頁“http://yyxx.chinajournal.net.cn”上 2006—2011年發表論文的下載量和被引頻次進行統計(統計時間為2013年2月5日),將數據錄入Excel軟件整理,用Origin軟件進行數據的相關性分析。
2.1 載文量、下載量和被引次數
2006—2011年“學報”共刊載文章 1,010篇,被下載 156,734次,篇均被下載 155.2次;總被引3,936次,篇均被引約4次,見表1。
2.2 2006—2011年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
2006—2011年,各年“學報”的下載量和被引次數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論文發表的時間越久,兩者的相關性就越強,見圖1~6。

表1 2006—2011年《營養學報》載文量、下載量和被引情況統計Tab.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ublished articles,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of Acta Nutrimenta Sinica from the year 2006 to 2011

圖1 2006年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Fig.1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in 2006

圖2 2007年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Fig.2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in 2007

圖3 2008年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Fig.3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in 2008

圖4 2009年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Fig.4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in 2009

圖5 2010年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Fig.5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in 2010

圖6 2011年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Fig.6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in 2011
2.3 2006—2011年被引用峰值分析
影響因子是該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總數之比(如2009年某刊的影響因子是2008年和2007年發表在某刊上的論文在 2009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除以2008年和2007年某刊發表的論文總數)。因此,影響因子是以兩年為周期對期刊的被引情況進行統計計算的。而根據本文的統計分析,“學報”發表的論文在兩年內并未達到被引用峰值,而是存在一個較長的被引用周期,一般在第3年或第4年才達到被引用的峰值,通常意義的影響因子并未實際反映“學報”的被引用情況,見表2。

表2 2006—2011年《營養學報》發表論文被引情況統計Tab.2 Times cited of published articles of Acta Nutrimenta Sinica from the year 2006 to 2011
從2006—2011年“學報”的下載量和被引次數的相關分析中可以看出,下載量與被引頻次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在總量上有下載頻次高則被引頻次高的總體表現。文章的下載量呈現及時性,上網后即可被大量下載;被引用則呈現滯后性。篇均被引次數從 2006—2011 年依次是 7.85、6.73、5.48、2.80、1.91和 0.58,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被引頻次年代和篇均被引次數分布狀態為遠期高于近期。
“學報”的被用峰值并不是出現在影響因子定義的兩年內,而是推后了 1~2年,因此影響影子并不能真實反映本刊的被引用情況。對于其他期刊,可能也存在相同的問題。
[1] 萬錦,花平寰,孫秀坤,等. 期刊論文被引用及其Web 全文下載的文獻計量分析[J].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5(4):58- 62.
[2] 丁佐奇,鄭曉南,吳曉明. 科技論文被引頻次與下載頻次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67-470.
[3] 杜秀杰,趙大良,葛趙青,等. 學術論文的下載頻率與被引頻率的相關性分析[J]. 編輯學報,2009,21(6):551-553.
[4] 趙大良. 不可思議的現象:網絡傳播與被引頻次的關聯分析[EB/O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 721&do=blog&id=209636.
[5] 龐景安. 中文科技期刊下載計量指標與引用計量指標的比較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06(1):44-48.
[6] 郭強,趙瑾,劉新新,等. 利用期刊下載次數估計后期被引次數的研究[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1):45-49.
[7] 張小強. 期刊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相關性——中國知網 CSCD與 CHSSCD刊物為樣本的計量分析[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34(11):36-40.
[8] 胡敏. 期刊論文網絡下載規律及與引文指標相關性研究[J]. 情報雜志,2012,31(4):14-18.
[9] 周燕子,平靜波,胡德華. 2005—2009 年圖書情報核心期刊文獻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的計量分析[J]. 情報探索,2011(2):40-43.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of Acta Nutrimenta Sinica from 2006 to 2011
LI Tian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Nutrimenta Sinica,Institute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 Medicine,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Tianjin 300050,China)
This study used the CNKI 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 for the statistics and carried out an analysis on on-line downloads and citation frequencies of published papers of the Acta Nutrimenta Sinica from the year 2006 to 2011. The correlation of the two indicators was discussed and the time period of citation peak was analyzed,which may offer objectiv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
on-line downloads;citation frequency;bibliometrics
G350
A
1006-8945(2014)11-0075-03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