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
[摘要]黨的十八大將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特別是黨中央在全黨范圍內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工作作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深刻體現。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化解消極腐敗危險,才能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宏偉目標。
[關鍵詞]黨的建設;群眾路線;執政能力;作風建設;消極腐敗
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以來,與各種違法亂紀和貪污腐敗行為進行著堅決不懈的斗爭,制定和完善了諸多法律法規和規范條例,對這些嚴重侵害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危害黨的領導地位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打擊。但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形勢的復雜多變,一些更加隱蔽的消極腐敗行為悄然滋生,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揮霍浪費財政公共資金的“三公”消費;由于官僚主義、違反民主科學決策原則而導致的各種各樣的決策失誤;修建大而不當的政績工程、豪華辦公樓;以及其他各種作風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奢侈浪費、腐化墮落等行為。消極腐敗現象所造成的財政公共資金的浪費,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以及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形象,也嚴重地腐蝕了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黨中央陸續出臺了相關制度措施,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消極腐敗行為予以堅決打擊,這充分顯示了黨和國家在反對消極腐敗上的明確態度和堅強決心。
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保證黨的執政地位,化解消極腐敗危險的先決條件
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自身沒有任何私利,它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保持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革命斗爭的勝利,成為了中國的執政黨,并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伴隨著國內外形勢的復雜多變,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執政環境更加復雜多樣,既存在種種違法亂紀和貪污腐敗行為,又面臨消極腐敗危險。對于執政黨來講,越是長期的執政越容易暴露種種桎梏和弊端,容易產生權力尋租和貪污腐化等行為,長此下去往往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就要求我們黨不斷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教育全黨同志戒驕、戒躁,務必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教育全黨同志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在全黨范圍內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鞏固黨的領導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堅決打擊各種違法亂紀和貪污腐敗行為,化解消極腐敗危險,這是關乎我黨能否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國之夢的先決條件。
二、加強全黨同志主觀世界的改造,提高思想覺悟,是化解消極腐敗危險的主觀前提
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化解消極腐敗危險,就要教育全黨同志始終堅持改造主觀世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要求在黨的行動上做到知行統一、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因此,應當要求全黨各級各類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到工作一線,深入到基層,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俯下身子、下沉一級,全面了解和掌握所負責工作或者領域的真實情況,這樣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解決辦法。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要求在黨的行動上做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時刻銘記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在中國共產黨走過的九十多年風雨中,之所以取得中國革命斗爭的最后勝利,成為中國的執政黨,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始終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由此,我們應當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教育全黨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改造主觀世界,用科學的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決抵御西方錯誤和腐朽思潮的侵蝕,提高黨員領導干部自身黨性修養和思想意識,這是化解“消極腐敗危險”的主觀前提。
三、加強和改進黨的工作作風,永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化解消極腐敗危險的根本基礎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締造者,是歷史的主人,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一個政黨能不能興旺發達、能不能長久執政,關鍵是看執政黨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古訓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強調人民群眾是執政的根基,是力量的源泉。因此,決定一個國家和執政黨前途命運的是民心向背,是黨和人民群眾關系的好壞,而決定黨群關系和民心向背的直接原因就是黨的作風問題。如果一個執政黨不為人民群眾謀取福祉,不為人民群眾服務,不懂得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的,不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不重視人民群眾的訴求,那么就會失去民心,甚至引起社會動亂,最終危及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由此,我們應當教育和要求全黨同志毫不動搖的堅持走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黨中央在全黨范圍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就是要求全黨同志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深刻反省和查擺執政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作風問題,要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謀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困,辦群眾之所盼,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訴求,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疾苦,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夠真正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尊重和信任。
四、加強反腐倡廉工作是化解消極腐敗危險的重要保障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黨所面臨的執政環境更加紛繁復雜,黨員領導干部的違法亂紀和消極腐敗行為也更加多樣和隱蔽,這就給我們的反腐倡廉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特別是消極腐敗行為,其手段更加多樣、方式更加隱蔽、危害更加深遠。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應當以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消極腐敗體系各項制度為核心,以制約和化解消極腐敗為重點,以提高懲治和預防消極腐敗制度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抓手,加強中央層面整體制度設計和規劃布局,特別是抓緊針對新型消極腐敗行為的突破和治理。我們應當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從工作實際出發,以科學合理、切實有效、方便操作為原則,把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統一于制度制定與執行的全過程之中,突出抓好針對消極腐敗行為的界定、預防、化解和懲治的宣傳教育、監督檢查、責任追究和監控測評等機制的建設。健全與完善懲治和預防消極腐敗制度執行與落實的各項保障機制,強化制度的執行、落實和監督,切實提高化解和懲治消極腐敗行為體制機制和制度運行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逐步建成制度合理、程序嚴密、配套完備、切實有效的化解、預防和懲治消極腐敗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
綜上所述,消極腐敗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形勢的復雜多變所滋生的新型腐敗方式和危險行為,這與黨的性質和宗旨是背道而馳的。消極腐敗危險影響了黨的形象,損害了黨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因此,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消極腐敗的嚴重危害性,找尋制約和預防消極腐敗危險的著力點,探索懲治和預防消極腐敗危險的現實路徑,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堅定不移地貫徹群眾路線,時刻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本文系2013年度全國黨校系統重點調研課題《中國共產黨化解“消極腐敗危險”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黨校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趙菲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