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迪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最終成為什么樣的人,與他在生活環境中一些細微末節的事情息息相關。一個孩子的成功成長需要家長的關心,更需要學校老師多一個心眼,留心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呵護其成長的信念。
一天早上我在校園值日,一個一年級學生跑到我身邊:“校長,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有紅領巾,我也想要一條。”我彎腰面對他:“你也想加入少先隊,佩上紅領巾是吧?”他拉住我的手:“校長,我很想?!蔽铱粗强释难凵?,感覺到孩子純真與向上的力量。我問他:“你叫什么名字?”他告訴我,他叫盧××,在一年級(4)班。我對他說:“盧××同學,紅領巾可不是要來的,要你努力去爭取才能得到?!彼o緊拉住我:“校長,那我要怎樣做才能爭取到呢?”“你記住,待人有禮貌,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這樣你就能加入少先隊了?!蹦呛⒆勇犃耍槐囊惶嘏荛_了。
看到孩子的神情,我想到《公民的誕生》中的一段話:“教育者與少年的談話不應該是絕對的命令,而應該是一番發人深省的話;在這種條件下,少年會發現您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是少年在了解自己職責的同時,愉快地對自己下命令,自己對自己提出要求,要使您,一個教育者,用人的責任感的道德美來吸引和鼓舞少年,要有一種嚴厲的、必須無條件服從的紀律,成為少年的自我肯定和他本人的道德力量的一種表現?!?/p>
面對一個追求進步的孩子,在他天真的心靈世界里,簡單敷衍的管教方式只能獲得表面上的平靜,實際上卻容易引起孩子內心更大的壓抑與不滿。面對孩子的信任,作為一名學校的管理者,應該捕捉到這種信息,并且通過這種信息把握孩子的心靈世界,走進孩子的內心,用富含愛心與智慧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心悅誠服。
對于這孩子的情況,我迅速和班主任進行了溝通:原來這個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弱,經常有點小動作,老師剛剛給他提出的要求,5分鐘就忘了,但當他看到同學獲得老師的表揚、獎勵時,他內心里充滿了期待,特別是很多同學加入了少先隊之后,對他影響比較大。我向班主任提出:要多關注這個學生,找到他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鼓勵。并讓班主任告訴這孩子,說校長很關心,隨時會關注他。
有一次我巡堂,巡到一(4)班時特別留意了盧××。透過窗口,我發現他掉轉頭去拿后面學生的書,并四處張望,恰巧看到我在窗口盯著他。他馬上把書還給后面的同學并坐好,不再向窗外張望。我微笑著向他豎起大拇指,并留意到,他紅紅的臉上帶著一抹笑容……以后的幾次巡堂,我發現他居然管住了自己,聽課很認真。
在一次教職工大會上,我談到教師教育孩子時要關注孩子的心靈,特意向老師們提到這個孩子的事情,并讓班主任回到班里告訴他,說校長在老師會上表揚了他。元旦的時候,又一批孩子加入了少先隊。當天放學時,他跑到我的辦公室興奮地對我說:校長,老師表揚我,說我進步大,批準我加入少先隊了。我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頭:“你表現得很優秀,你的進步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和肯定,今后你要繼續加油,爭取更優秀!”
現在我真正理解到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擇校時,為什么選擇名校,因為名校的各種氛圍利于孩子的成長。一個優秀的群體氛圍,是孩子成為優秀的動力,身邊的榜樣給予了最好的例證,同齡人的思想也驅使孩子不斷走向優秀。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優秀校長的辦學理念、人格魅力,就會成為學校發展的導向,成為教師們的表率。
責任編輯 鄒韻文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