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敏+閆金華+王賢+衛尊征+周滌+
摘要:試驗采用形態觀察和描述的方法對玉簪(Hosta)兩個變異無性系與相應的原種金冠的13個農藝性狀進行差異分析。結果表明,玉簪兩個變異無性系株高、芽數、葉脈數、葉片數、全葉長、花朵直徑等6個主要形態性狀和原種差異顯著(P<0.05)。變異無性系1可作為切葉、切花新品種,變異無性系2可作為觀賞盆栽新品種。
關鍵詞:玉簪(Hosta);原種;變異無性系;農藝性狀;差異分析
中圖分類號:S682.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9-2064-03
Difference of Agronomic Traits between Two Mutant Lines
and Protospecies of Hosta
XIONG Min1,YAN Jin-hua2,WANG Xian1,WEI Zun-zheng1,ZHOU Di1
(1. Vegetabl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Horticultural Crops(North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griculture(North),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97,China; 2.Yanqing Management Bureau of Forest Seed and Seedling, Beijing 102100, China)
Abstract: The differences of 13 agronomic characters between two mutant lines and protospecies of Hosta were analyz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6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including plant height, bud number, vein number, leaf number, leaf length and flower diameter between two mutant lines and protospecies of Hosta. Mutant clone 1 could be used as a new variety cut leaf or cut flower. Mutant clone 2 could be used as ornamental potted variety.
Key words: Hosta; variation by morphological; Protospecies; agronomic characters; difference analysis
玉簪(Hosta)別名玉春棒、白鶴仙、白萼花,是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原產于日本、朝鮮、中國的東部及南部和蘇聯的遠東地區,是我國古老而名貴的觀賞花卉之一[1-3]。玉簪株型、葉型、花色豐富且在濃陰處生長繁茂,是一種優良的林下植被,在園林綠化、造景及觀賞盆栽中廣泛應用,為美國銷售量較大的草本花卉[4-6]。
由于玉簪品種數量少,對在園林造景方面大量應用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在短期內無法形成一定數量規模,很難滿足當前花卉市場的需求。為了使玉簪在國內外市場上有更強的競爭力,如何提高玉簪的品質以及增加玉簪種類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十分關注的問題。通過多年玉簪栽培,發現兩個變異無性系,將13個農藝性狀與原種進行了差異性比較,旨在為玉簪育種提供新的種質資源,為園林造景、盆栽提供更豐富的種類打下良好的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以種植于北京郊外試驗基地的玉簪品種金冠經多年種植發現的兩個變異無性系1和2為試驗材料。將金冠和兩個變異無性系分別種植于試驗基地,采用粗放管理、露地越冬管理模式。連續抽取金冠、變異無性系1、變異無性系2各30株,進行相應性狀的觀察、測量及統計。
1.2方法
對玉簪兩個變異無性系和原種的株高、芽數、葉片寬、花葶數、冠徑、葉片長、葉脈數、花朵數、花苞長、葉片數、全葉長、花徑長、花朵直徑13個農藝性狀進行觀察并記錄數據,比較兩個變異無性系和原種之間的農藝性狀差異。
通過DPS軟件進行多重比較,分析金冠與變異無性系1、金冠與變異無性系2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2結果與分析
2.1兩個玉簪變異無性系的農藝性狀
2.1.1 變異無性系1株型高大,葉基生、長卵形,并向四周散開,先端漸尖,葉邊緣呈波曲狀,葉片綠色帶黃色鑲邊,花苞頂端帶紫色,完全開放后花朵色白如玉,花鐘形。該變異系與原種金冠的主要區別在于花朵開放后為白色,花大,株型高,冠幅大,葉片偏長。
2.1.2 變異無性系2株型矮小,緊湊,葉基生成叢,葉片心形,先端尖,翠綠偏黃,無黃色或白色鑲邊,部分葉邊緣呈波曲狀,花苞和開放后的花朵均為紫色,花鐘形,花朵偏大。該變異系與原種金冠的主要區別在于植株矮小、緊湊,葉色翠綠偏黃,葉片無黃色或白色鑲邊。
2.2兩個變異無性系與原種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通過多重比較分析金冠與變異無性系1、金冠與變異無性系2之間的差異顯著性。為方便分析研究,將觀測的13個農藝性狀劃分為株型特征性狀、葉部特征性狀和花部特征性狀3個部分進行分析。其中株型特征性狀包括株高和冠徑兩個農藝性狀,葉部特征性狀包括葉片數、芽數、葉片長、葉片寬、全葉長、葉脈數6個農藝性狀,花部特征性狀包括花徑長、花葶數、花朵數、花苞長、花朵直徑5個農藝性狀。
2.2.1 株型特征性狀玉簪作為地被植物,主要是體現植株形態的觀賞性,而株型和冠徑決定植株外部形態,對其觀賞性影響較大。由表1可見,變異無性系1的株高和冠徑與原種相比差異極顯著;變異無性系2的株高與原種相比差異顯著,冠徑與原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2.2.2 葉部特征性狀由表2可見,變異無性系1的葉片數、芽數、葉片長、葉片寬、全葉長、葉脈數6個農藝性狀與原種相比差異極顯著;變異無性系2的葉片數、芽數、全葉長、葉脈數4個農藝性狀與原種相比差異極顯著,葉片長和葉片寬與原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2.2.3 花部特征性狀由表3可見,對變異無性系花部特征進行了5個農藝性狀的觀察。變異無性系1的花葶數、花朵數、花苞長、花朵直徑與原種相比差異極顯著,花徑長與原種相比無顯著差異,且花色上與原種金冠有明顯差別;變異無性系2花徑長、花朵直徑與原種相比差異極顯著,花葶數、花朵數、花苞長與原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3小結與討論
我國在玉簪屬植物引種栽培和單株選優培育的基礎工作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玉簪作為優良地被植物材料的研究明顯不足,作為切花、切葉和盆栽花卉材料的種類和研究更少[4],因此試驗主要是對原種金冠兩個變異無性系的13個農藝性狀進行觀察,分析兩個變異系各自的生產優勢,以豐富和提升我國的園林地被景觀和觀賞花卉資源。
許超等[7]對從內蒙古引進的10個玉簪新品種進行了生長發育指標的對比觀察,研究它們在北京地區應用的可行性。高志慧等[8]對哈爾濱地區的5個玉簪品種進行了生長發育規律的觀察對比,為當地園林應用提供參考依據。試驗中變異無性系觀察的13個農藝性狀與許超等[7]報道的10個玉簪新品種10個農藝性狀相比較,其中7個農藝性狀相同;與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玉簪品種11個農藝性狀相比較,有7個農藝性狀相同。變異無性系1和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葉脈數、花葶高度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1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全葉長、葉寬、葉脈數、花徑長、花朵直徑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2和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花葶高度、花朵數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2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全葉長表現上優勢明顯。
綜上可見,變異無性系1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花葶高度上均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同樣與原種金冠相比在株高、冠徑、葉片長、葉片寬、全葉長、葉脈數、花朵直徑上優勢明顯,另外花朵顏色上原種金冠為紫色,而變異無性系1為花苞頂端略帶紫色,開放后呈白色,花朵大,差異明顯。因此變異無性系1可作為優勢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應用,也可以作為切葉、切花新品種。變異無性系2與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玉簪品種比較,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等方面表現為植株矮小、緊湊;與原種金冠比較主要表現出葉色差別,原種葉片綠色帶黃色鑲邊,而變異無性系2葉色翠綠偏黃,無黃色鑲邊,可作為主要觀賞盆栽新品種。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建筑越來越密集,造成城市中大量的林蔭地[9],這就促使城市綠化要求的耐陰植物越來越多。玉簪屬植物適應性強,具備耐陰、耐貧瘠性[10], 是建筑物蔽陰處重要的園林綠化種類[11]。凡是有建筑物和樹叢、花叢遮陽的露地均可種植,能很好地完成生長發育周期,并能安全露地越冬。玉簪屬植物種質資源非常豐富,遍布世界各地[12],為以后育種及新品種選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玉簪屬植物還具有生物活性和藥用價
值[13,14]。玉簪入藥,民間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乳腺炎、中耳炎、肺熱、毒熱等癥[15]。因此,玉簪屬植物不僅是重要的耐陰園林植物,也是重要的藥材,應用前景極其廣闊。
參考文獻:
[1] 周青,任旭琴,俞建飛,等.玉簪的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5(6):89-91.
[2] 傅立國,陳潭清.中國高等植物(第13卷)[M].山東青島:青島出版社,2002.
[3] 李偉,王峰.金佛山玉簪花的栽培及利用[J].西南園藝,2006, 34(3):61,65.
[4] 李錢魚,夏宜平.玉簪屬植物種質資源及其園林應用現狀[J].中國園林,2004(2):77-79.
[5] 施愛萍,張金政,張啟翔,等.不同遮蔭水平下4個玉簪品種的生長性狀分析[J].植物研究,2004,24(4):486-489.
[6] 張金政,施愛萍,孫國峰,等.玉簪屬植物研究進展[J].上海農業學報,2004,31(4):550-552.
[7] 許超, 于曉森.十種玉簪在北京地區生長發育特征研究[J].北方園藝,2011(16):102-104.
[8] 高志慧,岳樺.五種玉簪在哈爾濱地區生長發育特征研究[J].北方園藝,2008(7):178-179.
[9] 段錦蘭,付寶春,康紅梅,等.玉簪屬植物的引種評價及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5):28-30.
[10] 余定松.玉簪的觀賞與栽培管理[J].花卉盆景,2001(9):18.
[11] 李錢魚.玉簪屬(Hosta)植物的品種資源及其花葉嵌合體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4.
[12] 李慶杰,赫玉芳,王嬋.玉簪屬植物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2):11826-11829.
[13] 張楠楠,黃國峰,姜博.箭葉玉簪微量元素含量測定的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9,44(20):733-735.
[14] WANG Y H, ZHANG Z K, YANG F M, et al. Benzylphenethlamine alkaloids from Hosta plantaginea with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obacco mosaic virus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J]. J Nat Prod,2007,70:1458-1461.
[1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輯委員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許超等[7]對從內蒙古引進的10個玉簪新品種進行了生長發育指標的對比觀察,研究它們在北京地區應用的可行性。高志慧等[8]對哈爾濱地區的5個玉簪品種進行了生長發育規律的觀察對比,為當地園林應用提供參考依據。試驗中變異無性系觀察的13個農藝性狀與許超等[7]報道的10個玉簪新品種10個農藝性狀相比較,其中7個農藝性狀相同;與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玉簪品種11個農藝性狀相比較,有7個農藝性狀相同。變異無性系1和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葉脈數、花葶高度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1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全葉長、葉寬、葉脈數、花徑長、花朵直徑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2和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花葶高度、花朵數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2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全葉長表現上優勢明顯。
綜上可見,變異無性系1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花葶高度上均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同樣與原種金冠相比在株高、冠徑、葉片長、葉片寬、全葉長、葉脈數、花朵直徑上優勢明顯,另外花朵顏色上原種金冠為紫色,而變異無性系1為花苞頂端略帶紫色,開放后呈白色,花朵大,差異明顯。因此變異無性系1可作為優勢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應用,也可以作為切葉、切花新品種。變異無性系2與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玉簪品種比較,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等方面表現為植株矮小、緊湊;與原種金冠比較主要表現出葉色差別,原種葉片綠色帶黃色鑲邊,而變異無性系2葉色翠綠偏黃,無黃色鑲邊,可作為主要觀賞盆栽新品種。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建筑越來越密集,造成城市中大量的林蔭地[9],這就促使城市綠化要求的耐陰植物越來越多。玉簪屬植物適應性強,具備耐陰、耐貧瘠性[10], 是建筑物蔽陰處重要的園林綠化種類[11]。凡是有建筑物和樹叢、花叢遮陽的露地均可種植,能很好地完成生長發育周期,并能安全露地越冬。玉簪屬植物種質資源非常豐富,遍布世界各地[12],為以后育種及新品種選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玉簪屬植物還具有生物活性和藥用價
值[13,14]。玉簪入藥,民間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乳腺炎、中耳炎、肺熱、毒熱等癥[15]。因此,玉簪屬植物不僅是重要的耐陰園林植物,也是重要的藥材,應用前景極其廣闊。
參考文獻:
[1] 周青,任旭琴,俞建飛,等.玉簪的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5(6):89-91.
[2] 傅立國,陳潭清.中國高等植物(第13卷)[M].山東青島:青島出版社,2002.
[3] 李偉,王峰.金佛山玉簪花的栽培及利用[J].西南園藝,2006, 34(3):61,65.
[4] 李錢魚,夏宜平.玉簪屬植物種質資源及其園林應用現狀[J].中國園林,2004(2):77-79.
[5] 施愛萍,張金政,張啟翔,等.不同遮蔭水平下4個玉簪品種的生長性狀分析[J].植物研究,2004,24(4):486-489.
[6] 張金政,施愛萍,孫國峰,等.玉簪屬植物研究進展[J].上海農業學報,2004,31(4):550-552.
[7] 許超, 于曉森.十種玉簪在北京地區生長發育特征研究[J].北方園藝,2011(16):102-104.
[8] 高志慧,岳樺.五種玉簪在哈爾濱地區生長發育特征研究[J].北方園藝,2008(7):178-179.
[9] 段錦蘭,付寶春,康紅梅,等.玉簪屬植物的引種評價及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5):28-30.
[10] 余定松.玉簪的觀賞與栽培管理[J].花卉盆景,2001(9):18.
[11] 李錢魚.玉簪屬(Hosta)植物的品種資源及其花葉嵌合體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4.
[12] 李慶杰,赫玉芳,王嬋.玉簪屬植物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2):11826-11829.
[13] 張楠楠,黃國峰,姜博.箭葉玉簪微量元素含量測定的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9,44(20):733-735.
[14] WANG Y H, ZHANG Z K, YANG F M, et al. Benzylphenethlamine alkaloids from Hosta plantaginea with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obacco mosaic virus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J]. J Nat Prod,2007,70:1458-1461.
[1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輯委員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許超等[7]對從內蒙古引進的10個玉簪新品種進行了生長發育指標的對比觀察,研究它們在北京地區應用的可行性。高志慧等[8]對哈爾濱地區的5個玉簪品種進行了生長發育規律的觀察對比,為當地園林應用提供參考依據。試驗中變異無性系觀察的13個農藝性狀與許超等[7]報道的10個玉簪新品種10個農藝性狀相比較,其中7個農藝性狀相同;與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玉簪品種11個農藝性狀相比較,有7個農藝性狀相同。變異無性系1和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葉脈數、花葶高度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1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全葉長、葉寬、葉脈數、花徑長、花朵直徑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2和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花葶高度、花朵數表現上優勢明顯。變異無性系2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品種的7個農藝性狀比較,在株高、冠徑、全葉長表現上優勢明顯。
綜上可見,變異無性系1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花葶高度上均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同樣與原種金冠相比在株高、冠徑、葉片長、葉片寬、全葉長、葉脈數、花朵直徑上優勢明顯,另外花朵顏色上原種金冠為紫色,而變異無性系1為花苞頂端略帶紫色,開放后呈白色,花朵大,差異明顯。因此變異無性系1可作為優勢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應用,也可以作為切葉、切花新品種。變異無性系2與許超等[7]報道的10個新品種和高志慧等[8]報道的5個玉簪品種比較,在株高、冠徑、葉長、葉寬等方面表現為植株矮小、緊湊;與原種金冠比較主要表現出葉色差別,原種葉片綠色帶黃色鑲邊,而變異無性系2葉色翠綠偏黃,無黃色鑲邊,可作為主要觀賞盆栽新品種。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建筑越來越密集,造成城市中大量的林蔭地[9],這就促使城市綠化要求的耐陰植物越來越多。玉簪屬植物適應性強,具備耐陰、耐貧瘠性[10], 是建筑物蔽陰處重要的園林綠化種類[11]。凡是有建筑物和樹叢、花叢遮陽的露地均可種植,能很好地完成生長發育周期,并能安全露地越冬。玉簪屬植物種質資源非常豐富,遍布世界各地[12],為以后育種及新品種選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玉簪屬植物還具有生物活性和藥用價
值[13,14]。玉簪入藥,民間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乳腺炎、中耳炎、肺熱、毒熱等癥[15]。因此,玉簪屬植物不僅是重要的耐陰園林植物,也是重要的藥材,應用前景極其廣闊。
參考文獻:
[1] 周青,任旭琴,俞建飛,等.玉簪的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5(6):89-91.
[2] 傅立國,陳潭清.中國高等植物(第13卷)[M].山東青島:青島出版社,2002.
[3] 李偉,王峰.金佛山玉簪花的栽培及利用[J].西南園藝,2006, 34(3):61,65.
[4] 李錢魚,夏宜平.玉簪屬植物種質資源及其園林應用現狀[J].中國園林,2004(2):77-79.
[5] 施愛萍,張金政,張啟翔,等.不同遮蔭水平下4個玉簪品種的生長性狀分析[J].植物研究,2004,24(4):486-489.
[6] 張金政,施愛萍,孫國峰,等.玉簪屬植物研究進展[J].上海農業學報,2004,31(4):550-552.
[7] 許超, 于曉森.十種玉簪在北京地區生長發育特征研究[J].北方園藝,2011(16):102-104.
[8] 高志慧,岳樺.五種玉簪在哈爾濱地區生長發育特征研究[J].北方園藝,2008(7):178-179.
[9] 段錦蘭,付寶春,康紅梅,等.玉簪屬植物的引種評價及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5):28-30.
[10] 余定松.玉簪的觀賞與栽培管理[J].花卉盆景,2001(9):18.
[11] 李錢魚.玉簪屬(Hosta)植物的品種資源及其花葉嵌合體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4.
[12] 李慶杰,赫玉芳,王嬋.玉簪屬植物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2):11826-11829.
[13] 張楠楠,黃國峰,姜博.箭葉玉簪微量元素含量測定的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9,44(20):733-735.
[14] WANG Y H, ZHANG Z K, YANG F M, et al. Benzylphenethlamine alkaloids from Hosta plantaginea with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obacco mosaic virus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J]. J Nat Prod,2007,70:1458-1461.
[1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輯委員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