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農村經濟管理中,財務管理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與農村社會穩定及農村經濟興衰相關。隨著市場經濟在農村的不斷發展,同時促進了農村財務工作的發展。但是,在小康社會建設的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促進農村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0-11-2
我國農村人口所占比重非常大,農村經濟利益關系與廣大農民的權益有直接關系。農村經濟利益可以由農村財務管理集中體現出來,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也息息相關。隨著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改革不斷深入,經濟結構形式與分配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然而,在農村社會經濟轉型的進程中,也凸顯出了諸多的矛盾,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加大。所以,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實現農村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是當前農村財務管理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1 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監督機制不健全
目前, 我國農村在對村級干部的經濟問題處置方面,法律機制不夠健全,而且紀檢機關在監督方面的力度也不足。村干部中有一部分是黨員,紀檢部門可以進行查處,但是還有一部分干部不是黨員,對這一部分干部紀檢部門很難查處。
1.2 財會人員素質低
多數地方的財會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財務管理中職稱設置參差不齊、人員設置不規范等,財會人員財務管理水平較低,或者對財務信息軟件不會操作。財會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有的連會計從業資格證都沒有。存在對財務管理工作認識不足,導致農村財務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和不合理現象。
1.3 財務公開制度不完善
部分農村地方盡管已經實行了財務公開制度,但是在財務內容方面存在不真實、不全面、流于形式、時間滯后的問題,盡管部分地方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但沒有實際工作內容,形同虛設。很大程度上,所謂的財務公開只是為了應對上級部門的檢查。
1.4 會計隊伍不穩定
現階段,在對農村財務工作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財會人員的變動非???,造成了財務交接手續辦理滯后,手續不徹底、不及時的問題。自農村會計改革后,實行職業化以來,雖然在實際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業務范疇僅僅只是記記賬、打打算盤。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村干部的影響,不能完全按照會計法規執行,難以發現存在的經濟問題,即便是發現了這些問題,也難以及時解決。當前,很多地方的出納人員,仍舊是跟著村干部走,更換非常頻繁,農村兩屆班子交接存在不順暢的問題,造成財務交接手續存在缺陷,導致賬務出現斷頭賬。
1.5 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農村,存在財務監督力度不足的現象,首先是司法機關的監督缺乏力度。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行為的主體不是村干部,因此檢察機關不能對其進行立案偵查,也不屬于挪用、侵占公司財產,公安機關也不能立案偵查,也不屬于民事案件,法院無法進行民事立案。因此,村干部的經濟問題在法律方面還是空白。其次,群眾監督力度缺乏。很多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對集體事情不過問、不關心,也不了解,監督與管理只是存在于形式,集體資產管理的主體出現錯位現象。對于農村集體資產而言,其所有者屬于全體村民,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屬于管理者,如何管理好和利用好集體資產,是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職責。
2 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對策
2.1 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
對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而言,是一項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同時也具有極強的業務性。所以,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穩定財務人員隊伍對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對村級財務人員應該采用公開選拔的方式來確定,并且按照異村任職的原則,實施公開報名、公開考察的程序,在全區范圍內進行公開選聘。通過考試的形式,可以選拔出一批業務素質精良、政治素養較高的會計人員。對于財務人員的任免制度也要嚴格制定,確保財務會計工作的穩定性與連續性。其次,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中的相關標準,對激勵機制進行健全。實行每周工作例會制度,建立嚴格的約束機制,對每周的財務情況進行匯報及安排。對村委會議村會計應該列席參加,并對每天的工作進行具體安排。
2.2 嚴格財務處理程序
在處理經濟業務時,業務經手人必須要本人簽字,經過會計審核、村委會主任審批、村民理財小組審核、鄉(鎮、街)服務中心審核以后,才能進行報銷。鄉(鎮、街)財務服務中心應該根據相關財務制度,對原始憑證進行嚴格的審核,對于不符合開支規定的憑證,決不能進行蓋章,而對于合理的開支憑證,經過服務中心加蓋審核公章以后,村財會人員可持證到農村信用社辦理相關業務。在到鄉(鎮)農村信用社辦理業務時,業務人員必須要對相關手續進行嚴格的審核,手續完備才能辦理,缺一不可。對于村級財務工作而言,應該對財務制度進行完善,在開支審批、業務收入確認、會計核算、業務辦理、資金管理等方面進行有效的約束,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有據可依,以此提高農村會計工作的質量,改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
2.3 實施村賬委托鄉(鎮、街)代管模式
所謂村賬鄉(鎮、街)代管指的是村民委員會或村合作經濟組織將集體會計賬務委托給鄉(鎮、街)專門設置的會計核算中心進行賬務核算與管理,將村會計的職能進行代理管理。該管理制度是一個監督有效、民主、公開的管理方法。在促進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中,應該嚴格按照民主的程序進行,尊重農民的意愿,按照相關法律條款,簽訂委托代理協議,保證集體資產的所有權、收益權、使用權及審批權不會改變,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權益,并且要不斷對該制度進行完善。
2.4 健全與完善農村財務審核監督機制
在村務公開欄目中,尤其是財務公開方面應該作為監督與管理的重點,對公開的內容應該完善與規范,在財務公開過程中,除對所有收支明細賬目要逐一進行公布以外,還應該按照村級改革的程序與時間,對賬務全面完整、及時有效的進行公開,保證公開程序的透明化和規范化,確保村民對財務的監督權、知情權及參與權。為了保證廣大農民群眾對村級事務擁有絕對的參與權,應該推動村民民主理財制度與村級事務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設,對村級集體財務開支審批程序進行完善與規范,避免財務管理制度只是存在于形式。此外,還應該加大村級財務的審核力度,鄉(鎮)街道財務監督部門應該加強對村級集體財務的監督和審核??梢酝ㄟ^建立健全民主理財制度,加強對農村財務工作的管理,通過對農村民主理財小組的完善,加強監督的力度,明確職責,強化成員的業務技能,真正發揮其監督與審核的作用。
3 結語
農村財務工作的涉及面比較廣、政策性強、靈敏度高。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的關系,還與農村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小康社會的建設過程都存在密切的聯系。隨著農村社會各項事業及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工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越來越重要。只有對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才能不斷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參考文獻
[1] 陳美琳.淺談農村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 2013,(21): 124.
[2] 侯少芳.淺議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通訊:綜合(中), 2010,(8): 88-90.
[3] 任鵬飛.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20): 21-22.
[4] 王金寶.淺析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3,(19): 101.
作者簡介:胡松江,廈門市海滄區新陽街道經濟服務中心,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村(居)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