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思鐵
烏蒙山區 與全省同步建小康
●文/王思鐵
烏蒙山片區屬國家14大扶貧攻堅片區之一,包括四川省的13個縣、貴州省的10個縣和云南省的15個縣。我省烏蒙山區和大小涼山彝區都屬國家烏蒙山扶貧攻堅片區。但是,我們扶貧上常提到的烏蒙山片區,確切地說是指瀘州、宜賓和樂山市的9個扶貧攻堅片區縣:敘永、古藺、屏山和沐川縣這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扶貧攻堅片區縣,合江、興文、筠連、高縣和珙縣這5個省級扶貧攻堅片區縣。為了區別,我們通常把國家確定的烏蒙山片區叫作“大烏蒙山片區”,而把省里確定的烏蒙山片區叫作“小烏蒙山片區”。
總的來說,3年多來烏蒙山區的新一輪扶貧攻堅進展快速。但是,烏蒙山片區9縣地處四川盆地邊緣山區,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現象復雜、貧困類型綜合,仍然是我省扶貧攻堅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明確了烏蒙山片區的戰略定位:“扶貧、生態與人口統籌發展創新區”“國家重要能源基地”“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通道”“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和“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這個盡管是對“大烏蒙山片區”的定位,但是也適宜我省烏蒙山片區3市9縣。
從省的層面看,我省已編制了《烏蒙山片區(四川部分)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15年)》。特別是經省委、省政府同意,以“兩辦”名義印發的《實施方案》,是省委、省政府對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做出的新部署。根據《實施方案》,省扶貧移民局正在牽頭制定相關的改革措施,如“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出機制”“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金融扶貧創新”“建立扶貧資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等。
從縣的層面來看,烏蒙山區各縣也落實了具體的實施舉措。這些舉措主要是精準扶貧、資金管理、項目審批、干部駐村、社會參與、群眾主體等。
根據上述定位,烏蒙山區扶貧攻堅近期目標是:力爭到2015年,基本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問題,貧困居民顯著減少;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對象人均純收入增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扭轉發展差距擴大趨勢;實現貧困村向新農村、小康村轉變,貧困戶向寬裕戶、小康戶轉變,與全省同步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實現烏蒙山區扶貧攻堅提出的奮斗目標,必須把民生改善、扶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要推進改革,創新扶貧開發思路、方式。當前,要著力改進貧困地區考核機制,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作為主要考核指標;通過區域發展和扶貧開發互促共進,最大程度地提高扶貧開發效果。
二要精準扶貧,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完善和落實對口定點扶貧機制,把扶貧資金項目整合起來,真正用到最貧困的村、最困難的戶以及貧困群眾最緊迫最急需的事情上。
三要突出重點,確保貧困群體尤其是深度貧困群體在扶貧攻堅中優先受益。努力提升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打通交通瓶頸,從根本上改變片區的落后面貌,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
四要加強領導,落實各方責任,強化社會參與。以片區規劃為平臺,把各種力量更多地匯聚到烏蒙山片區的扶貧攻堅中來。尤其要注重干部駐村幫扶,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
五要轉變作風,真扶貧、扶真貧。扶貧規劃要實、工作要實、成效要實,要把扶貧攻堅的成效體現在群眾真真切切的生活改善上,體現在貧困地區舊貌換新顏上。(作者系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外資項目管理中心主任)(責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