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才 王學明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是高等職業院校工作的核心。“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改革成為目前眾多高等職業院校的工作重點,也是職業院校教師教學的方法。本文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現狀,分析了學習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并在我院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體系中,采用多元化、綜合性評價方式,以“專業能力、非專業能力”為主要評測目標,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行為和表現,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評價,同時兼顧學生的自身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學習質量評價體系。
關鍵詞:高職;學習質量;評價;研究一、職業院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意義
教學評價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學評價方式的選擇應該遵循職業教育的基本理念。職業教育應回歸其本質——促進人的職業性發展,而不是單純地培養作為職業工具的人,發展是最根本的目的,同時應該注重的是實際動手和操做能力,而不是理論知識的儲備。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學評價方式不但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檢測的真實性,而且會增進師生關系及提高教學質量。
二、現有學習質量評價方式探究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多以考試為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知識本位”的考試評價方式,使得學習質量的評價偏離了人才培養的目標,評價項目不夠全面,科學性明顯不足,建立科學、全面的評價體系是必然的選擇。
三、建立學習質量評價的原則
(1)應符合以人為本的原則。考核方式的制定應該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應促進人本能的發展。(2)因材施教原則。由于企業各個崗位的需求不同,所以人才培養目標也不同,對學生的理論和技能要求不同,因此應該采用適合本專業的考核方式。(3)職業教育為導向。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其考核方式的制定應該傾向于動手及操作能力為主、理論知識考核為輔的原則。(4)公平性原則。技能性考核應該有幾套難度相同的技能實訓項目,并有嚴格的考核方法,防止其他學員的復制,是考核失去公平性。(5)可實施性原則。學生學習質量評價實施起來有比較強的“可見性”,“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紙上談兵,造成考核尺度不一致。(6)以崗位為導向原則考核的內容、項目應該針對該崗位所必需的、必備的,基于該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以夠用、實用為原則。
四、職業院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構建
創建適合職業教育的考核方式,激發職業教育研究的內容是構建合理的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下面以鐵道機車系人才培養方案、現有學生情況及學生評價方式進行探究。
(1)學生專業能力學習評價方式。①職業崗位特點及知識、能力需求分析。我系現有電力機車、內燃機車、動車組三個專業,近幾年主要就業單位是國鐵機務系統、地方鐵路、大型工礦企業等,主要從事機車乘務員崗位。機車乘務崗位是鐵路行車的關鍵崗位,直接關系到生命和財產安全,流動性比較大,需要學生掌握機車構造、原理、傳動、制動、運用、控制等專業知識。②職業崗位專業能力評價方式。照搬本科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方式顯然不符合職業發展的需求,不但無法真實檢測學生操作能力,而且還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厭學情緒增加。
純理論型的課程可以采取原有的考核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型的課程,因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儲備,可先進行新技術的講授、引導,然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撰寫論文或調查報告,通過調查、查閱資料讓學生對新技術有一低的了解和掌握。
對于專業主干課程,應采用口試和筆試、實訓能力結合。對于一些特定課程,無法進行現場實訓,要進行虛擬實訓(如一次乘務作業課程),這樣就可以避免考試來臨學生死記硬背,不知前因后果,考完 不理解自然就忘記了。
(2)“非專業”能力學習評價方式。“非專業”能力指的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斯班瑟定義的企業能力素質模型中的全員核心能力和職系序列通過能力及德國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關鍵能力”中的社會能力、關鍵能力。非專業能力和專業能力同等重要。由于機車乘務崗位處于鐵路行車的關鍵崗位,加之鐵路“半軍事化”行業的特點,要求為我系學具有鐵路行車崗位干練的作風。①“非專業能力”考核融入至專業能力考核。非專業能力在每門課程的考核中有權重。鐵路乘務崗位工作的流程是基于機車乘務員間的相互配合完成的,因此配合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助于“關鍵能力”的發揮。②專業能力考核過程是基于“非專業”能力。鐵路機車乘務崗位要求乘務員具備“非正常行車的能力”,特殊情況下應保持良好心理素質、傳達信息準確,快速。基于口試的過程性考核鍛煉學生在短時間內組織語言,同時也防止學生死記硬背。
總之,高職教育要培養企業真真需要的人才,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方式應向綜合實際能力的考核進行創新、有效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