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娟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高校畢業班學生的特點,以電氣專業課《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實踐教學為例,從理實一體化、崗位教學模擬化、教學方法手段多元化、考核方式多角度化四個方面對畢業班專業課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校畢業班;工科專業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高校畢業班學生通常是指大學本科四年級或專科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既要完成大學階段教學計劃規定的專業課程學習的任務,又要完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同時也要在畢業時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另外,高校工科中專業課與基礎課是相對的,是高校根據培養目標所開設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課程,也指為體現專業特點根據國家對某種專門人才在業務上的特殊要求而設置的課程,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中居于核心位置。專業課程的教學在知識體系上的特征是系統、抽象、實踐操作性強,經驗性知識比例大,應用性強。因此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面對這些特殊的學生講授復雜而抽象的專業知識,給教師提出了艱巨的挑戰。
1高校畢業生的特點
⑴觀念漸形成,思想較偏見。畢業班學生經過幾年大學生活的鍛煉以及知識的積累,已經不像剛入學時那樣的單純,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已經基本形成,具備了獨立步入社會的能力。但由于實踐經歷較少且臨近畢業,對一些事關自己如考研、就業等問題特別關心。考慮問題較沖動,有一定的思想偏見,容易造成情緒上的波動以及人際關系緊張,甚至思想世界觀的偏離。
⑵自主時間多,學習自覺度弱。該階段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程已經所剩不多,最后一學期專業課程的學習任務相對減輕,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支配,學生的學習狀況更多地取決于本人的自覺程度。聽課、實習、找工作以及應對考試大部分安排的較為合理有序,但與以往相比學習有較大的功利性,努力程度因學生個體有所不同。有些學生面對壓力更加有厭學的情緒;另一些報考研究生的學生,則把主要精力放到到復習考研科目。
⑶就業壓力大,逃課現象嚴重。面對我國每年高校招生數量的不斷增長,就業趨勢日趨嚴峻,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加。大部分學生聞招聘會而動,置學校的課程于不顧,參加各類型的招聘會,四處投簡歷。另一部分學生則踏上了考研、考公務員的道路,忙于復習,沒有時間去課堂上聽與考試無關的課程,導致學生逃課嚴重。
⑷生活較散漫,管理也較松。隨著對學校生活的熟悉,對學校的規章制度的了解,受到的約束減弱;且畢業實習階段學習特點決定了學生個體活動增多,自主性較大。有些學生不太熱衷于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還有少數以畢業班老大自居,既不服管也不怕管。同時隨著大學生就業競爭激烈,求職時間也越來越提前,一些學生為找工作四處奔波,托親戚、會朋友,不惜曠課,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就業率是考核學校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因此各高校對畢業班的管理過于松散,對畢業生出去找工作,復習考研不上課也置若罔聞,導致畢業班學生的到課率低。
2當前高校專業課教學模式的缺點
⑴課程大綱和教材過于固化。專業課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緊密聯系,一般根據教學目標制定固定的教學大綱和確定相應教材。教學目標也往往比較刻板,僅重視學術目標,不安排情意目標和人際目標,更不考慮心理健康水平等在學生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且大部分教師授課前并不查看大綱,直接使用學校訂好的教材,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因為教師的考核和職稱晉升并不以教學效果和學生受歡迎的程度為條件,所以教師也沒有積極性設計和創新課程。
⑵教學手段完全多媒體化。在授課方式上傳統課堂黑板講授式難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目前高校將黑板替換成多媒體,然而PPT教學內容是教材的拷貝,課堂教學中教師雖然通過板書、媒體演示等方式進行視覺呈現,但多通過語言口頭表述進行講授。為看清PPT,窗簾一拉,光線較暗導致學生更加昏昏欲睡。而且學生課堂學到的知識往往只是理論本身,無法有效地對理論進行特定情境下的應用。同時,在課堂中一般教師按照教材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學生幾乎不參與課堂問題的提出,使得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學生認知同化的積極性不高,主動加工知識的參與度較低。
⑶脫節的定崗實習。最后一學期專業計劃是學生到企業定崗實習,這種模式是企業按照已有的模式和公司經營常規進行生產產品,公司目標是盈利而不是培養學生,所以為了不影響產品的正常輸出,有的學生只是負責其中一個流水線的一個環節,并不能把理論與實踐作為一個整體系統練習。有的崗位甚至和自己專業嚴重脫節。
⑷固定的考核形式。在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中,多以抽象理論與原理性語言符號回答為主,鮮有充分實踐背景的理論運用及延伸方面的開放式問題,導致專業課程教學評價的效果不盡人意。專業課教學中,高校多采用總結評定方式(30%平時成績+70%期末)作為該課程的最后評價,這對學生專業課程期間如何進一步深入掌握與理解專業課程起不到啟示性作用。
3專業課教學模式探索
教學模式是聯系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的橋梁,有助于改變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狀況,從上述畢業班學生狀況和教學模式分析可知,教學研究需針對社會需求和教學模式的弊端,以電氣專業課《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為例,突出實踐環節,從以下方面逐步展開,對專業課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研究。
⑴理實一體化。理實一體化即在同一空間和時間同步進行的教學模式,它強調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應用性與綜合性,直觀和抽象交互出現,學中做,做中學,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課堂設計過程中,著重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具體課堂設置在實訓室,先讓學生參觀并觀察各個低壓電器,然后拿著實體模型介紹低壓電器的結構、工作原理和選用方法,讓學生自己對照電氣原理圖識別。接著介紹三項籠型異步電動機的的啟動電氣控制電路,讓學生自己連接線路、分析排除故障并分組講解。其它典型控制電路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邊講解邊練習完成。從理論-實踐-理論循環,其中運用分組法能更好的體現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⑵崗位模擬化。針對畢業班特點進行組織課堂形式,提前設置專業崗位,給每個人劃定角色,制定公司規范和目標,分階段的讓學生完成既定的專業目標,并測試學生是否完全掌握該專業崗位的技能,并提供一些自由發揮的創新項目,讓學生假設在工作崗位上。這樣可提高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西門子S7-200PLC教學機型為例,初階段讓學生自己先學習,上課時各小組選出一名組長介紹PLC的系統配置與接口模塊,然后教師簡單講解基本指令及實例,布置任務,下節課學生自己編程完成既定任務,循序漸進的讓學生自主完成PLC控制系統程序,先完成的學生作組長向其它成員講解設計方法和步驟等。這種方法可使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以點帶面帶動整個班的學習風氣,并有真實的成果感能更進一步的自主獲取知識。
⑶教學方法手段多元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可靈活掌握和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法、自主教學法等。手段多元化指黑板、多媒體、虛擬儀器、實踐元件庫等各有所長,相互配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案例教學法如在講授典型電氣控制電路環節時,可邊講授邊進行演示,學生跟著練習。在講授完后立即進行綜合實踐訓練,教師根據學生的實踐速度和結果反饋,了解學生掌握情況,當場檢查錯誤,并選擇相關內容,安排學生再次實踐,增強教學效果。②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下達相關實踐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完成實踐任務達到鍛煉溝通能、自我學習、解決問題、信息搜索及理論數據計算能力即任務驅動教學法。如在講授“三項籠形異步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等環節時,把學生兩至三人分成一組,先讓學生自己查閱相關資料設計簡單電氣控制電路,然后進行試驗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尤其培養學生科學的實踐方法和習慣。③自主性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知識結構和需要,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完成具體學習任務的教學方式。《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課程的應用性很強。比如PLC編程涉及到:各種指令如C語言、通信與網絡及軟件操作系統等,由于學生不同的知識面和應用能力,要讓學生自己通過圖書館查找學習補充自己最薄弱的環節,教師通過討論等形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⑷考核方式多角度化。教學評價是運用科學可行的方法對教學活動所進行的價值判斷的過程。包括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如教學組織模式和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成果、一般個性發展、智能發展、思想品德狀況等評價,這里主要針對學生能力和學習成效的評價。根椐專業課的特點,一般課堂中多采用提問法、小組討論法、論文法、實踐測驗法等多角度多層次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時的進行肯定和評價,使學生從中受到鼓勵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改進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績,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專業課的教學質量。
總之,對于高校工科課程的特點,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應綜合各方面因素,制定一系列符合工科課程特點的現代教育策略。以學生為主體核心,從他們的興趣點出發,培養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習慣。同時授課中貫穿一些人生哲理,潛移默化學生的做人原則和職業道德素養,另外也要激發教師的主動性,制定一系列利用教師發展和成長的路徑,積極探索開展各種創新和適用畢業班工科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模式才能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志云,等.高校畢業班管理方式研究.教育廣角[J],2009(9).
[2]董朝輝,等.建構主義視野下高校專業課教學模式的優化.教育理論與實踐[J],2009(29).
[3]劉秀忠,等.關于高等學校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思考.科學與管理[J],2010(3).
[4]郭玉華,等.工科專業課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