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劉靜
摘要:計算機基礎是當代大學生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它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詳細闡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施過程,并對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任務驅動;計算機;教學;探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已成為評價各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基本指標。同時,這對各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學生掌握更豐富的計算機知識和更專業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畢業后的工作中將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由于各高職院校學生基礎知識的不同,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
1任務驅動教學法概述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新的教學方法,它改變了傳統的以講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創設情境、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它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
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講,“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學習方法,適用于學習各種動手操作類的課程,尤其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他們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當每一個任務完成后,學生就會很有成就感,不斷體會到學習計算機的樂趣,從而增長知識,掌握技能。
2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2.1 精心設計學習任務
任務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任務的完整性、難易程度及是否典型、能否引起學生興趣等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堂上學習的效果。因此,在設計任務時,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他們感興趣的方向來設置任務。學習任務的設計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⑴任務要吸引學生。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因此,任務的選擇要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感覺到學有所用,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這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⑵任務要分層次。由于學生知識層次的不同,在設計任務的時候要將任務分為不同的層次,讓所有的學生在每次學習的過程中都有一定的收獲。當任務完成后,每個學生心中都會有一定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更能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使得他們對學習有信心,學習就會一步步提高。比如在打字練習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把這次課的教學任務分為指法練習、詞組練習和文章練習3個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現有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任務進行練習。
⑶任務要聯系知識點。任務的設置要注意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的任務和各個知識點形成一個整體。例如我們在學習“ppt課件制作”一章時,要求每一位學生制作一個精美的課件。此任務中隱含著本章的幾個知識點:1)幻燈片的插入;2)文字字體的設置;3)幻燈片的模板、版式設計;4)背景設置;5)幻燈片的動畫設計;6)幻燈片的切換。學生在制作課件時,要求他們將本章所有的知識點都結合起來。這樣所學知識就會得到融會貫通,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合理組織課堂教學
根據任務設計合理組織課堂,是完成任務的關鍵。實施課堂教學,分四個步驟:
⑴提出任務。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做好各種充分的準備工作,通過分析教材、教學大綱,確定每次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同時要分析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預測出教學的重、難點,最終設計出本次課的任務。
⑵教師引導。老師首先對重、難點進行分析,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指導學生去完成任務。這樣學生就可以少走彎路,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⑶完成任務。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不要著急讓學生去做,先找幾個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上演示一下,在演示的過程中,其它學生就會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當他們在完成任務時,就會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⑷檢驗與評價。當任務完成后,教師要對學生完成的結果進行評價,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時,不能一味地批評,應該耐心輔導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地、大膽地去完成任務。
2.3 布置課外任務
計算機基礎課重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外任務時應以應用為主,通過應用來達到鞏固知識和自主創新的目的。這里所說的應用不僅僅是計算機書本上的知,而是比較全面、廣闊的實踐操作。比如在上完“ppt課件制作”這一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制作一個與“校園生活”相關的課件,要求完成后發送到老師的郵箱中。這樣既學會了制作課件的方法,又學會了如何發郵件。
3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⑴在任務的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內容要有針對性、趣味性,能夠突出教學重、難點。任務不宜過多,但要有實用性,可操作性。設計的任務要在學生理解和操作能力的范圍內,不宜過大。
⑵課堂紀律的管理有待加強。這種學習法的課堂氣氛顯得比較活躍,不容易控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自覺性比較差,可能會趁機小聲說話、玩游戲、玩手機、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從而影響他人上課。對此,教師還要想一些可行的辦法來約束學生,最好能使所有學生都“忙”起來。
⑶教學進度不易把握。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課堂顯得更加開放,由于學生知識層次不同,當任務布置下去后,有的學生可能很快就完成了,但有的學生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去完成。
⑷采取合作式的學習。我們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常用的分組學習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式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成一個學習小組,共同去完成一個任務,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基礎好的學生去幫助和輔導基礎差的學生,實現共同提高;另一種學習方式是讓那些基礎好的學生完成任務后去當“小老師”,讓他們去輔導那些基礎差的學生。
4結束語
總之,任務驅動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起到幫助和引導的作用。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獲取幫助,并隨時成為“教師”。但是我們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進行操作,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把更多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參考文獻]
[1]王芳.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7).
[2]李雁飛.“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長治學院學報,2008,25(5):70-72.
[3]田海梅,張燕.基于任務驅動的計算機專業課教學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5).
[4]白春玲.淺談計算機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中國電子商務,2011(05):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