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和
摘 要:面對現在初中生存在厭學、逃課等問題,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處于下降階段。對此,本文將淺談學生為何對學習不積極,提出如何提高同學們學數學的積極性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數學學習;學習積極性;對策
長期以來,數學留在很多學生心里的強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計算、刻板的公式、遠離現實生活的應用題,初中生學習數學是脫離于生活的一種純符號的邏輯演繹,學生怕學,甚至厭學。從各方面消息得出,作為剛從小學那種較為簡單的教育升入初中的同學,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可能會未轉變過來,導致接受不了知識,成績不盡如人意,便出現厭學、逃課等現象。所以現在學生對學習的厭學程度日益加重,特別是厭學數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不僅學習差的學生厭學,學習好的學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厭學的情緒,并從厭煩數學學科開始厭煩其他學科,甚至輟學。
學生討厭數學的原因有什么呢?我們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去轉化他們?為此我將對這些問題進行自己的分析:
一、 厭學數學學生的幾種表現及產生的原因
(1)家長的主觀觀點,數學就是要提前學,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樂趣。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接受著揠苗助長的教育。作為父母,都知道數學難學,認為別人的孩子都在外面提前學,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于是乎,在上學前,老一輩所認為的要會的簡單加減乘除,九九乘法口訣等,已經不算什么。取而代之是完全不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奧數孕育而生,孩子在那個年齡就接受著這么難的數學教學,導致從小就對這門課程產生嚴重的恐懼感和厭惡感。導致對以后的學習毫無樂趣,從心里就抵制學習數學。
(2)上課看到數學就煩,對數學毫無感覺。這個原因主要是因為這類的學生對數學學習毫無感覺,他們又可以分為兩類:努力學習過,從未努力過。第一類努力學習過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原來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及時處理其中不懂的問題,導致問題積少成多。慢慢地就逐漸越來越聽不進去,對待數學毫無感覺。第二類同學,可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剛開始就沒聽懂,然后就自我消極,告訴自己——自己不是學習數學的料,便從心里放棄了數學這門課程。
(3)做題多,但是成績不理想。這個原因類似于第二種,有的同學很勤奮地學習了數學,也很認真地寫了老師布置的題目。但是,現在作業(yè)量大,老師會把握不準確,在布置作業(yè)和講評作業(yè)中,忽略很多原本就沒學好數學的同學。很多同學原本就沒學好,但是自己又害羞不好意思去一題題求解釋,老師出于對大局的考慮和把握,并不會逐題認真的講解。導致了很多同學確實做了很多的題目,但是沒有效果。作業(yè)都沒弄懂,那成績怎么能上去呢?很多同學也會感慨,考試的題目又不在作業(yè)中,做多了題對考試也是沒幫助,作業(yè)做了也跟沒做一樣。
(4)學習成績還可以,但不喜歡學習數學,迫于考試的壓力不得不學。有的同學說,真不知道現在學的數學,除了考試有用,對以后得生活有什么幫助。難道自己出去買個菜還要畫個坐標,求個函數,算個概率?所以那些同學覺得數學的實用性不大,學習起來費勁,便厭學逃課。上課做其他事情,但是考試要考,被迫學習。我們都知道樂趣是學習的源泉,被迫學習怎么能夠學好,所以同學沒有樂趣,沒有樂趣就沒有了動力,便放棄了學習。
二、轉化學生厭學數學的對策
(1)改變教學提問方式。我們應該放棄那種單一的,機械的提問方式,在教學中給同學更多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練習提出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向學權威挑戰(zhàn)的精神;二是盡量提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帶著頭腦去上課。
(2)讓上課盡可能的有趣。不要每節(jié)課都需要固定地抽查同學們的聽課、提問,不要給同學帶來壓力。上課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寫滿黑板,對著課本進行枯燥的教學。可以嘗試著用些多媒體教學,用電子取代部分乏味的文字;利用有趣的例題、模型來吸引同學。讓同學們知道學習數學還是很有趣的,不要去厭學、逃課。對于難懂難記的知識可以編成口訣,讓學生讀起來上口,記起來容易。
(3)靈活布置作業(yè)。對于現在的老師,布置作業(yè)都是統(tǒng)一、量大,并且不分梯度地布置作業(yè)。對于這樣的作業(yè)布置,差的同學本來就學得不扎實,做不來;好的同學對于一些簡單的習題做得沒有幫助,也不愿意做。其實,教師可以從作業(yè)上進行創(chuàng)新,針對不同的學習程度的同學布置不同的作業(yè),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基礎差的同學,又可以幫助基礎好的同學提高成績。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蘆田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