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玲
讓學生寫出內容充實、文采飛揚、感情真摯、細膩入微的文章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追求,也是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筆者認為只要語文教師能夠重視以下五個方面,并加之持之以恒的作文訓練,就一定能實現語文教師的追求,達到教學目標。
一、重視對事物的觀察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說明: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可見觀察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是作文材料的來源。因此,寫作必須做到認真觀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指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首先,細致觀察自己日常生活的起居瑣事、名人趣事,在學校生活中的學習、勞動、娛樂等方面的事情。其次,對社會形勢,祖國、家鄉建設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居住條件變化以及人們的精神等方面進行觀察。最后,對自然現象認真觀察,如對風霜雨雪,雷鳴電閃,冷熱陰晴,太陽、月亮、星星、云彩以及花草樹木,蟲鳴鳥獸,山川溪流,田野山莊,名勝古跡等進行觀察。學生學會了觀察,寫出的作品才細膩,才能真實反映出事物的特點。
二、重視用心選好材料
材料的取舍也是學好作文的重要一環,學生在材料的選擇上,應注意選有新意的材料。所謂新意就是內容跟別人同中有異,人無我有,人有我異。同一方面的內容也應有自己的不同認識和體會。如寫助人為樂的事,好人好事的作文有很多,但要寫出作文的新意則要選擇較突出的、意義大的事跡寫出自己的感受。有些是同一方面的內容,可以從正面去寫,也可以從反面去寫,同樣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以如寫《我的老師》,可正面寫老師在平時如何關心幫助你的事跡,還可以從反面去寫,你犯了錯誤,老師又是如何苦口婆心地教育你,這樣同樣能寫出有真情實感動人的好文章。
三、重視巧妙安排材料
作文材料選好后,就要善于安排。在安排材料時,可將開頭、結尾簡略化,三言兩語一針見血起到開門見山、引人入勝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的“鳳頭豹尾”。如寫《我愛家鄉的XX》可直截了當地點題說出你的故鄉在哪里?有你喜愛的什么物產?結尾也可簡單扼要。如自然結尾、首尾相呼應、提出問題等,使人看了印象深刻,總結了全文給人啟迪。同時應注意材料的詳略,跟中心有關的要詳寫,重點內容具體寫,次要內容與中心關系不大的可略寫或不寫。確定材料的取舍詳略后還要寫好提綱。列好了提綱,對材料的取舍、詳略的確定作用很大,是作文成功的一半。這就如繪畫中的畫樹一樣,要畫好樹,就必須先畫好主干,再添上枝葉,作文也是同樣的道理。
四、重視善于恰當表達
學生選好了材料,安排好了文章結構,如果寫出的文章還是不夠理想。原因就在于不能用恰當的語言文字來表達。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有這樣一條:小學的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自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就要求學生們在平時學習時注意打好作文基本功。進入了中年級,由看圖作文過渡到命題作文這塊處女地。首先應過好詞語句子關、段落關、篇章關。學生掌握了字詞才能使句子通順,句子的通順才有段落的成立,段落的組合才有篇章的完整,一環緊扣一環,緊密相關互相依存。
由此可見,小學生積累詞語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在學習課文里有關內容時還應多讀一些相關配套的課外有益的書,特別是優秀作品。把好的句段摘錄下來熟記在心中,做到要用時能隨時隨地地摘用,學以致用。選擇是要寫什么,而安排材料和恰當運用語言來表達是怎么寫的問題。這兩項是相輔相成。一定要腳踏實,認認真真地打好作文這兩方面的基本功,才能逐漸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五、重視寫出事物的特點
在寫作文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往往寫不出事物的特點來,看似寫了一大堆就是不知寫些啥,不知道要表達的是什么,如果看不出事物有什么特點,作品就不能給人留下印象。如描寫人物方面,寫作時就要抓住人物外貌特點,人與人不可能長得一模一樣,總有其各自的不同點,哪怕是雙胞胎也是如此,以免出現千人一面的現象。常言道“言為心聲”,寫好語言描寫是表現人物品質的重要方法。有的同學寫作文時,語言沒文采,平平淡淡,沒有波折變化,沒有注意語氣、語調,要注意什么人說什么話,什么場合說什么話。根據所描寫人物的年齡、職業、地位、身份、環境、場地、認識水平、知識修養等寫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言,這就是語言特點,要花工夫才能寫好,不然就會出現有些同學寫小孩有成人化語言的現象,總之,只有重視,才能做得更好,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只有重視了以上五點,認真學習語文作文寫作,學生才能寫出文采俱佳的作文。教師重視學生的作文教學,才能使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所上升,達到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新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