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花萍+劉帥
基金項目: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電子政務環境下基于ILM的災害信息資源規劃和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310403071);南昌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關于政府部門信息資源規劃利用的研究”(項目編號:2012141)。
作者簡介:龔花萍(1964-),女,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
〔摘要〕微信是騰訊推出的一款用于移動終端的免費即時通訊軟件,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向公眾推送政務信息。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了基于微信平臺的政務信息公開新模式,認為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是一種新型的政務公開方式,具有方便、快捷、交互性強等特點。通過與其他政務信息公開方式進行對比,闡明了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的意義。
〔關鍵詞〕微信;微信公眾平臺;政務信息公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4.013
〔中圖分類號〕D63-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4)04-0062-05
A New Mode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Gong HuapingLiu Shuai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Wechat is an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 used on mobile devices which is developed by Tencent.The government can delive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o public through Wechat Platform.This paper analysed this new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odel based on Wechat taking real cases for example,which held the view that Wecha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a new mode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which has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quickness and great interactivity.Additionally,the author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Wecha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models.
〔Keywords〕Wechat;Wechat public platform;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政務信息是指在履行政府職能過程中產生、制作、獲取、使用的一切信息,既包括行政部門自身產生的各類信息,也包括行政過程中使用的外部信息,廣義上還包括教育、醫療衛生、供水、供電、環保、公共交通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制作、獲取的信息。政務信息公開是保障公民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發揮政務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服務作用的重要方式。
我國正處在政府職能由全能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重要時期,人們對政務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實行政務公開,是行政改革的潮流和基本趨勢,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途徑之一,更是實現公共監督、廉潔勤政的重要舉措。我國的政務信息公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形式單一到多方式多渠道公開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逐步建立起了以“兩網一站四庫十二金”為基礎的電子政務平臺,用信息化促進政務信息公開。2009年8月,新浪公司推出了微博,微博政務隨之興起,一時蔚然成風。政務微博在信息公開方面比傳統的政府網站信息公開更加快捷,并能夠做到與用戶的互動,是政務信息公開新模式的成功嘗試。2011年1月,騰訊公司推出了微信,其功能定位是移動即時通訊工具。微信的出現,為政務信息公開提供了新的途徑。本文將對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的新模式進行探討研究。
1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概述
11微信簡介
微信是一款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聊天軟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網頁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用戶可以通過搜索號碼、掃描二維碼等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同時通過微信可以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1]。
微信主要面對移動客戶端用戶,現有iOS、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Symbian等多種客戶端[2]。2012年10月騰訊推出了微信網頁版,用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登錄網頁微信。但微信尚未推出PC客戶端。
12微信政務信息公開實施的可行性
微信的基本功能是通訊,通訊的實質就是信息傳播。政務信息公開的目的就是將信息傳播出去,微信的信息傳播功能與政務信息公開的需求契合,這是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的基礎。實施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的可行性,具體可概括為以下3點。
121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及智能終端的普及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近幾年,隨著移動網絡,特別是3G網絡的普及,并且向4G網絡迅速發展,移動網民市場迅速增加,移動互聯網進入了“平民”時代,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使用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隨著Wi-Fi技術不斷推廣,人們更容易以高網速、低成本接入移動互聯網。相應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也快速發展,且價格不斷走低,大大降低了移動智能終端的使用門檻。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46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為785%[3]。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普及,帶動了移動應用市場的迅猛發展。微信作為一款智能終端應用,之所以能夠迅猛發展,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豐沃土壤。
122微信用戶基數大且用戶忠誠度高
自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推出微信以來,其用戶數量就呈幾何式增長,在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其注冊用戶已經突破3億。2013年4月底,微信用戶已超過4億。根據公開數據[4],匯總如表1。表1微信用戶增長用時統計
用戶數增加1億用戶用時(天)增速(萬/天)0——1億43323092億17258143億12083334億1059523
由數據可以看出,從微信誕生之際,到1億用戶,用時400余天,而用戶數量從3億增長到4億時,用時只有百天,增長1億用戶的用時越來越短,增長速度呈現出上升趨勢。據業內人士透露,微信在7月初已達到5億用戶[5]。
endprint
從2013年第一季度開始,騰訊開始公布微信的活躍賬戶數。活躍賬戶是指經常光顧微信,給微信帶來數據價值的用戶。活躍用戶是用來衡量一款產品運營情況,用戶忠誠度的重要指標。2013年第一季度,微信活躍賬戶數為1944億,比上一季度增長231%,比去年同期增長2284%[6];2013年第二季度,微信活躍賬戶數為2358億,比上一季度增長213%,比去年同期增長1768%[7]。微信的活躍賬戶數與同期注冊用戶數之比達到60%以上,活躍用戶增長速度快,用戶忠誠度高。
2013年7月22日,騰訊微信發生自上線以來最大規模故障,隨后引發微信用戶的抓狂、焦慮,“癱瘓門”瞬間成為最熱門話題。而一個產品的癱瘓,卻在另一方面測試了其客戶忠誠度。這種忠誠度,主要體現在微信官方發出第一條解釋性微博后,所引發的逾2萬條評論、逾47萬次轉發[8]。
123微信公眾平臺的形成
2012年8月,微信推出了公眾平臺。個人或者企業可以通過平臺,打造一個公眾號,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等內容。公眾平臺擁有群發助手、自動回復等人性化功能。通過公眾平臺,平臺管理者可以向訂閱用戶推送消息。公眾平臺與訂閱者之間是一對多的關系,即一個公眾平臺,可以向多個用戶推送消息。這樣就有“廣而告之”的效果,為政務信息的公開開辟了新途徑,而這些使微信政府信息公開成為可能。
13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的意義
(1)微信是一個新生事物,運用微信進行政務公開,雖然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但政府部門敢于試水新鮮事物,多渠道拓寬政務信息公開路徑,是黨和政府在新形勢下,探索新型政務公開模式的大膽嘗試。
(2)全球信息化發展趨勢自上世紀末至今方興未艾,網絡化更是逐步深入,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網絡為基礎的第四媒體、第五媒體迅速崛起,正在改變傳統的媒體格局,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是政府部門主動適應信息化、網絡化時代潮流和新媒體發展趨勢、搶占新媒體應用領域的必然要求。
(3)微信政務公開較傳統方式更接地氣,更能拉近政府部門與群眾的距離,更便于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并及時地予以反饋,這有利于政府部門打造親民形象,深入群眾,這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不謀而合。
14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新模式
依托微信公眾平臺,政務信息有了新的公開模式。筆者結合現實案例,對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模式進行簡單介紹。
141模式介紹
微信政務信息公開運行模式如圖1所示。
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模式的運行機制如下:
①公眾關注微信公眾平臺。要將信息推送給公眾,或者說公眾想要獲取相關信息,公眾就應先關注公眾平臺。公眾可以通過搜索號碼、查找公眾號、掃描二維碼等方式關注相關微信公眾號。從政府部門方面講,微信公眾平臺的相關運營方可以主動推廣自己的微信號,在政府網站、
圖1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模式圖
宣傳冊等地方,主動告知公眾微信賬號,放置微信公眾平臺的二維碼供用戶掃描。
②政府部門選取內容,通過微信平臺推送給公眾。一條微信,少則是一條短訊,多則是幾條信息的集合,不可能涵蓋所有信息,所以,推送內容要按照不同部門的需要選取一定內容。微信提供多種信息格式的傳輸,信息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方式展現,甚至可以是鏈接。
③公眾將信息分享給自己的朋友。每個公眾可以方便地將信息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微信內置了一鍵分享,可以將信息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騰訊微博,還可以復制該條信息鏈接、以郵件方式發送給好友。假設某微信公眾平臺有m個人關注,每個人有n個好友,那么該條信息就相當于發送給了mn個人。
④政府部門與公眾之間的交互。微信公眾平臺事實上是政府部門與公眾之間的一個信息交互紐帶,這是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最核心的部分。政府與公眾的交互方式有以下兩類。
第一類是可立即答復的問題,即對于公眾提出的問題,政府部門可通過設置相關功能自動解答以立即回復。這類問題一般是公眾普遍關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自動回復的設置大體有兩種:第一種是建立關鍵詞庫,回復關鍵字或其代碼即可收到相應內容。如圖2A,以“平安肇慶”(廣東省肇慶市公安局官方微信)為例,在文本框中回復數字0,即可收到實時路況方面的內容;第二種是設置自定義菜單,點擊相關按鈕即可收到相關內容。如圖2B,以“統計微訊”(國家統計局新聞辦公室微信)為例,點擊月度數據,即可收到當月各類統計數據。圖2微信公眾平臺兩種自動回復方式
第二類主要是針對個別無法直接回復的問題。公眾可以向微信公眾平臺留言,公眾平臺可在后臺收集這些數據,然后反映到具體職能部門處理相關問題,再通過微信或者咨詢人的其他聯系方式,對具體問題進行回復解答。
⑤微信公眾平臺向運營方反饋用戶分析、圖文分析和消息分析等統計數據。通過統計數據,可以方便查看任意時間段內用戶數的增長、取消關注和用戶屬性等信息,查看任意時間段內圖文消息群發效果的統計,包括送達人數,閱讀人數和轉發人數等。這些有利于政府運營方優化公眾平臺的管理,提高運營效率。
142案例分析
“上海發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官方微信,于2013年6月8日正式上線。“上海發布”微信是建立在其官方微博400萬粉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微信平臺每天會向訂閱者發送軌交、教育、醫療、社保、居住等與上海有關的信息,其發布信息也會隨著不同時期推送不同的信息,如中秋節會提供市民一些度假建議、天氣炎熱會發布高溫預警等。
“上海發布”針對常見問題,共設置了3個自定義菜單:微互動、今日推薦、居住證專題。“微互動”告知訂閱者如何提問。通過點擊“微互動”下的“菜單功能”,會得到一串關鍵詞及其代碼,這樣,就將兩種自定義回復的方式結合起來。“今日推薦”菜單下是當日一些重要提示,包括天氣預報、文藝演出等。針對廣大市民對落戶上海的大量需求,“上海發布”微信平臺專門設立了“居住證專題”,該菜單圖文介紹了相關政策及辦理流程(參見圖3)。
圖3“上海發布”微信
“上海發布”的微博、微信相互配合,在“上海發布”的官方微博顯要位置,放置了微信地址的二維碼,微博用戶可以通過“掃一掃”二維碼,輕松關注其微信。
另外,“上海發布”還在每條信息的后面,提示訂閱者如何將信息分享給朋友,讓更多的朋友獲知該信息(參見圖4)。
圖4“上海發布”提醒訂閱者分享信息
“上海發布”微信公眾平臺,緊跟時代潮流,充分利用微信平臺的各種功能,堅持推送市政信息,使市民迅速方便地了解上海動態,是微信平臺的成功典范。
2微信政務信息公開與傳統方式、微博方式的比較
傳統方式主要是指政府部門網站發布信息。現對傳統方式、微博方式和微信政務信息公開進行比較(見表2)。
表2微信政務信息公開與傳統方式、微博方式的比較
指標〖〗傳統方式微博方式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支持終端PC客戶端PC客戶端+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平臺屬性大眾化信息發布平臺社會化咨詢網絡私人化關系網絡交互性弱一般強信息呈現方式圖文、視頻文字(限140字)、圖片、視頻圖文、語音、視頻信息獲取方式用戶主動瀏覽網頁用戶關注、主動獲取用戶訂閱,被動接收
(即微信公眾平臺主動推送)
通過表2可以發現,在支持終端方面,微信是側重于移動終端的產品,更加強調隨時隨地就能獲取信息;從平臺屬性看,傳統方式和微博方式都是開放的平臺,而微信是相對私人化的關系網絡,即“用戶—平臺”對等關系,訂閱的信息只有自己可見;信息呈現方式方面,三者沒有很大差別,幾種常見的信息形態,都可以呈現出來;從信息獲取方式來看,傳統方式和微博方式,是將信息匯總發布,需要用戶自己主動去搜尋,而微信政務信息公開,只要用戶關注了公眾平臺,相關部門就會通過平臺主動推送信息,這就將政務信息公開從“主動公開”轉變為“主動推送”,信息公開更進一步。
endprint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三者之間是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傳統方式包含的信息量最全面,但是不支持移動終端,與公眾的交互性差;微博方式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支持移動終端,并有了一定的交互性;微信政務信息公開則關注移動終端隨時獲取信息,并大大增強了政府部門與公眾的交互性。3種政務公開模式可以相互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可以在政府網站、微博頁面上公布微信賬號,設置微信二維碼標識,引導公眾主動關注政務微信;而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推送短消息并附上相關網站鏈接。
3需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要注重公眾平臺的賬號宣傳
微信交流是一種私密性的閉環交流,公眾賬號需要廣泛宣傳才能讓廣大群眾得知,所以,相關部門要運用網站、當地媒體報刊等多種方式宣傳自己的賬號,擴大公眾平臺的覆蓋面。
32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要持之以恒
公眾平臺在上線初期,訂閱者較少,公眾平臺的各種優勢不能顯現出來,有些公眾平臺因初期效果不顯著而放棄了平臺運營,逐步淪為“僵尸賬號”。公眾平臺運營方,應該組建一個團隊,專門負責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和維護,持之以恒,注重運營的質量,逐步擴大平臺的影響力。
33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推送內容
微信公眾平臺好不好,關鍵還是看內容,如果提供的內容華而不實,就會失去訂閱者,所以,要精選實用信息,使推送的信息真正反映人民的需求,不斷更新關鍵詞庫,提高回復效率。
4結語
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運用好微信公眾平臺,能夠樹立政府部門的良好形象,打造更加開放、更加親民的服務型政府,變“微信”為“威信”。但微信政務信息公開才剛剛起步,在實際運行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微信的普及率城鄉差距較大,尚缺乏相關的規范標準等,需要相關運營部門不斷探索和總結,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工作機制和制度建設,使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發揮其最大效益[9]。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微信[EB].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2013-09-11.
[2]邱詩雨,吳思,毛秀利.微博與微信營銷能力比較與未來預期[J].中國商貿,2013,(7):91-92.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P020130717505343100851.pdf,2013-07-31.
[4]微信用戶已達4億![EB].http:∥www.gfax.cn/news/content609.html,2013-07-03.
[5]TechWeb:微信用戶已突破5億用戶日增160萬[EB].http:∥mi.techweb.com.cn/tmt/2013-07-22/1311578.shtml,2013-07-22.
[6]騰訊2013年第一季度業績[EB].http:∥www.tencent.com/zh-cn/content/at/2013/attachments/20130515.pdf,2013-05-15.
[7]騰訊2013年第二季度業績[EB].http:∥www.tencent.com/zh-cn/content/at/2013/attachments/20130814.pdf,2013-08-14.
[8]沒有微信的幾小時,你在做什么[N].上海證券報,2013-07-23.
[9]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首個中央部委試水政務微信的樣本意義[EB].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605/c241220-21748123.html,2013-06-05.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