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印
摘要:財務管理是企業運行的核心,財務控制是企業內部核心部分,財務控制體現了企業的資金和價值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影響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與監督在企業正常運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與監督的重要性,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對策,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財務控制;監督;評價制度;企業文化企業在運行中需要進行財務控制,財務控制是企業財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的范疇。同時企業財務管理與控制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反應了企業生存現狀。有效的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是企業正常運行的根本。
一、加強財務控制與監督的重要性
1、在新形勢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不僅僅是簡單的資金
收支,而是成為企業跟外部市場連接的紐帶,不單單管理企業的資金收支,還涉及到企業的投資融資決策以及日常運營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一個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并繼續發展壯大,就一定要改變傳統上在管理方面的落后制度,通過強化財務監督管理,將企業整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企業的戰略規劃以及長遠發展目標的指導之下,做好企業內部的協調工作,用財務監督管理這一杠桿,讓企業的各個部門乃至于下屬單位都同企業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這樣通過加強財務監督管理為主線,能夠將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生產活動以及經營活動都聯系起來,從而進一步改善企業的運行效率并提高經濟效益。
2、新形勢下加強財務監督管理是做好資本管理的必然要
求。資本管理可以說是一個企業對資金進行合理的管理、操作以及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業的戰略目標,決定著一個時間段內部資金的籌集、分布以及使用活動,確保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能夠根據預定的計劃來實施,這就能夠達到財務監督管理的目標。
3、新形勢下加強財務監督管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一個可行方法。這是因為通過加強財務監督管理,能夠在企業的內部優化配置資源,從而盡可能地滿足市場的要求,這就保證企業能夠在長時間內保持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也是實現企業的程序化管理一個關鍵的步驟,能夠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地對企業的決議進行反復審查,從而將預算的指標一層層地逐步進行分解,同時落實到每個單獨的部門,這就為企業計劃的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監督保障。
二、企業內部財務控制與監督存在的問題
1、企業在財務監督管理的觀念滯后。目前企業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要時刻更新財務監督管理的理念,才可以保證財務監督管理工作能夠落到實處。由于我國市場發展不完善,因此在一些企業中行政管理計劃經濟色彩還比較中,在實際管理中變革力度小,往往沿襲過去的財務監督管理理念,重視公司生產以及經營,對管理環節不夠重視,跟談不上加強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了。甚至一些企業和部門為了私利,忽視法律法規,甚至勾結基層財會工作人員,這不但損害了國家利益,也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2、企業財務控制的內審過程不嚴格。企業財務控制,是保證企業發展的根本。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控制內審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內審的過程不嚴格。一些員工在沒有進行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中,內部審計工作的積極性不強,不能主動參與到內部管理工作中。一些員工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內部審計工作中。對重大項目的投資未做認真的事前風險評估,事中審查,控制風險,事后分析和評估,查明盈虧的真實性及原因。如果內部控制和審計不力,將會使得企業內各單位、各部門均處于監督無力狀態,致使漏洞百出,違法行為,貪污受賄時有發生,造成企業資產流失,給企業和國家帶來嚴重損失。
3、企業內部缺少自我評價制度。結合目前的形式,企業內部缺乏自我控制的形式,同時也缺少相應的制度。另外,還有一些信息不能達到相關經營活動的要求。一些手續缺乏相關部門之間的審核。在發展的方案設計中,與投資相關的內容,沒有進行有效的財務控制。有些內容出現重大漏洞以后,并沒有采取相關的設計方案繼續管理,整體的評價過程也沒有得到有效的重視。
4、財務監督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企業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會直接體現在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落實過程當中。目前很多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存在不少思想方面的問題,例如對財務監督管理監管工作缺乏熱情,在工作的過程中表現出敷衍了事的現象。目前情況下,在企業利益跟國家利益出現沖突的情況下,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往往會損害國家利益而優先照顧企業自身的利益,并嘗試利用法律法規漏洞來為隱瞞違紀活動。除此之外,很多企業的發展時間比較短,還處于一個創業積累的時期,由于自身的吸引力較小,導致企業在員工招聘方面對員工素質要求不高,甚至一些沒有經過財務知識培訓的人員就直接從事財務監督管理工作,這樣一來,由于這些員工素質方面的不足,就會導致企業的會計信息出現失真,也難免會影響到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落實。
三、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與監督的對策
1、建立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評價體系。在企業內部可以通過建立財務控制評價體系,監督日常的財務管理。需要注意的是,采取管理的重點需要結合企業財務控制的內部情況。在企業內部設計各個部分的控制點,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以報告的形式,把檢查內容上交給管理部門,這樣管理部門能夠以客觀公正的手段評價財務控制與監督的內容。同時結合報告的內容,分析出財務控制與監督的薄弱環節,對內部控制實施有效的評價,同時也能夠使內部財務控制更加合理化,使企業也能夠持續發展,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2、構建內部財務控制體系。(1)構建評價體系是建設內部控制體系的基礎。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人員的實際情況,把企業的權責以及分配制度等形式進行有效的完善,實施這種方式能夠防止財務控制人員的權力膨脹,平衡各個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實現效率公平的經濟活動方案。構建內部財務控制系統,需要監理財務控制系統,他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內容。控制的關鍵點在于根據財務控制的特點,企業應當根據行業特點、企業規模、管理理念、組織結構、核算方法等設計適合本單位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將企業管理流程、關鍵控制點和處理規則編入系統程序,實現手工環境下難以實現的控制功能,便于數據的及時傳遞,提高工作效率。(2)構建企業的財務控制體系也需要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在企業的內部財務控制中,需要結合軟環境的控制方式。相關人員支出,經濟發展是國家富強的根本,企業生產效益的提高在于企業的文化。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靈魂與支柱。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能夠使企業的員工對企業更有認同感,同時也能夠提倡創新團結,誠實守信是企業發展的經營理念,對提高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加強內部人員的控制意識。在財務監督管理中,需要加強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控制意識。結合《會計法》的內容以及實行標準,編制一些適合企業的發展的規章制度。結合會計功能,不要出現同一個人能夠擔任很多職務,降低企業內部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監督的機制,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企業在發展中,要結合相關的法律規定,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可以執行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對企業的資金、采購以及銷售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增強企業的管理,使企業的資產、銷售等方面更加合理化。對企業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企業的內部建立有效的財務控制制度,需要結合企業的社會環境、內部經營環境。建立有效的財務控制體系。同時對每個財務控制信息都要進行有效的評價,提高經營效率,實現企業的全面發展,對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士威.中小企業內部財務控制與監督[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2)
[2] 郭彩利.淺析企業內部財務控制與監督[J].財經界(學術),2010,(2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