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從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論述了影響墻體材料發展的主要因素,并對構建新型墻體材料的循環體系做了探討。提出可以從清潔生產和生態工業兩個方面入手,實現墻體材料的循環發展。
關鍵詞:循環經濟;墻體材料;清潔生產當前是經濟發展及轉型的關鍵時期,建設節約型的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是經濟發展建設的主旋律。這對于未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墻體材料行業是我國的資源消耗大戶,其不但消耗大量的土地資源和能源,而且對環境產生較大的污染,是典型的高能耗、高資源消耗以及高污染產業。在當前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下,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為墻體材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因此有必要分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下的墻體材料行業發展方式和主要途徑。
一、循環經濟下的產業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與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差別在于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采用的是單向的線性流動模式,且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為主要代價的,是不可持續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所提倡的就是在物質循環基礎上進行的環形持續發展型經濟,通過在整個循環系統的內部采用互聯的方式時間物質的交換,最大程度的通過利用進入系統中的物質及能量來實現不向、少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從而使得環境能夠容納產業的發展,實現人類自由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二、循環經濟視域下影響墻體材料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新型墻體材料市場秩序較為混亂。雖然當前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處于關鍵時期,但是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依然不能忽視一些問題,其中包括故意炒作概念、虛假宣傳以及誤導消費等問題,以新型墻體材料作為噱頭,讓一些偽劣產品進入到市場,導致市場秩序較為混亂。
(二)產品質量問題。首先,因為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進入的工藝門檻較低,且投資設備的成本較低,操作技術相對容易,因此導致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入到該行業,盲目生產;其次,部分產品生產制造企業在設備采購和生產過程中存在著故意夸大宣傳,以“專利產品”、“新技術”等噱頭誤導市場,導致大量生產簡陋、質量差的生產設備進入到市場中,直接造成了生產的新型墻體材料產品性能差的問題,制約了整個材料行業的發展。
(三)對新型墻體材料的系統性研究不足。當前國內針對新興墻體材料所開展的相關工作還較為欠缺,這主要是時間累積和生產產業發展現狀造成的,加之研制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研究規劃,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出現無試驗根據的問題。
(四)新型墻體材料的施工技術相對復雜。部分新型墻體材料因為在性能等方面不能達到基本的墻體材料表中,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對應的配套措施,例如針對空心墻體材料而配套采用的專用砌筑砂漿,粉煤灰或者灰砂磚等若采用一般的抹面砂漿,其整體粘結性能較差,將導致施工難度加大。
三、循環經濟模式下新型墻體材料的循環體系構建
循環經濟的經濟活動的循環模式主要集中體現在:基于企業內部的小循環體系;基于企業與行業之間的中循環體系;基于社會層次的大循環體系三個方面。
(一)小循環體系的構建。小循環體系體現的是在企業內部實施清潔生產以及資源的循環、綜合利用方面。通過產品的生態設計、清潔生產等方式和途徑,讓整個材料生產工藝流程、環節都盡量不產生或者少產生廢棄物,增加對生產資源的利用比例,實現對環境污染的最小化。而墻體材料產品的清潔生產體現在一個重要方面,即清潔蛇根草方面,其通過對應的生產工藝技術與裝備來控制生產資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增加對廢棄物資源的應用,這是新型墻體材料在生產企業內部小循環體系構建的主要內容。
(二)中循環體系的構建。中循環體系是構建在企業與行業之間的一種生態發展循環網絡,在企業之間形成共生發展的關系。而體現在新型墻體材料方面則主要是以對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方面,將上游產業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廢渣等通過合理的廢物利用技術將之作為下游墻體材料生產所使用的原材料。從而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實現中循環,最終達到對資源的優化配置目的。
很多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都可以作為墻體材料產品的生產原料。例如,通過與煤炭企業形成鏈接系統,利用煤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煤矸石,將之進行燒結處理之后得到煤矸石砌塊;通過與電力企業形成鏈接系統,利用電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煤灰,通過與非金屬礦山企業建立鏈接系統,利用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剝離土、尾礦等作為原材料,生產得到墻體材料產品等。
(三)大循環體系的構建。所謂的大循環體系及時基于社會層面而建立起來的一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系統。通過應用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作為基本的生產原料來生產建筑墻體材料。例如,通過利用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以及江河淤泥等作為原料進行墻體材料的生產。這是循環經濟在大循環模式下實現墻體材料生產的生態資源調節與控制,是在保證環境得以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戰略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外圍圍護結構所使用的墻體材料對建筑節能所造成的影響尤為凸出,通過使用保溫性能和隔熱性能的材料能夠有效的改善建筑墻體材料,達到降低環節溫度、減少建筑能耗的目的。這是墻體材料大循環體系在社會層面實現循環經濟基本理念的重要依據。
四、實現墻體材料行業循環發展的產業措施
(一)采用清潔化生產工藝。(1)使用空心化生產工藝。所謂的空心化生產工藝就是通過生產多孔磚、空心磚、空心砌塊等方式來實現清潔化生產。在整個生產的原料處理、成型、干燥以及焙燒等環節中對相關的工藝有具體的要求。通過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保證產品的整體質量,使得產品的合格率能夠達到95%以上。與傳統的實心磚相比,多孔磚能夠節省材料25%,降低能耗12%左右;空心磚能夠節省材料45%左右,降低能耗25%。通過使用空心化產品工藝技術,能夠有效達到資源節約、能源控制以及減少污染的目的。(2) 采用內燃燒技術。內燃燒技術已經在我國的制磚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在原料當中摻加對應比例的工業廢渣、廢料等,不但能夠減少資源的耗費,而且還能夠減少制磚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例如,在生產過程中通過使用燒失量相對較高的粉煤灰、具有對應發熱量的工業爐渣、農作物秸桿等,能夠增加。在資源應用方面要基于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粘土資源作為重要的礦產資源之一,在開采過程中必須盡量合理,不得對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在相關法律以及規劃范圍內選擇儲量足夠、質量適宜的原料進行開采,最大程度的將其轉化成為產品。在墻體材料建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的重視整個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禁止采用毀田制磚的方式,逐步實現對資源消耗的節約。同時,要基于綜合利用的相關原則,在確保產品質量以及滿足建筑結構建設使用功能的基礎上,盡量多使用工業廢棄物或者工業尾礦、淤泥等作為生產原料,減少資源的耗費,增加生產資源的來源種類。
(二)建立高效率的工業生態循環系統。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與電力企業、礦產企業、非金屬礦山企業共生的方式建立循環系統之外,還可與工業化生產系統進行鏈接、共生,采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鋼渣、高爐水淬渣、鑄造渣和爐渣等作為墻體材料的生產資源來源;同時,也可以與農業生產系統進行鏈接,將秸桿、谷殼、稻草等作為木制纖維的基本人造板材來源,為墻體材料的應用提供新的發展途徑。另外,還可以使用多種化學石膏材料制作成為石膏板、石膏砌塊等作為建筑墻體的材料。
通過這種工業生產循環模式,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生態工業產業園,在園區內就能夠進行廢棄物的交換和再生產,實現真個園區內部物質的閉路循環,保證內部的能量實現梯級應用。最終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的工業生態系統,實現整個墻體材料生產系統的零排放,達到墻體材料行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目的。
參考文獻:
[1] 田宏利. 合理利用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寧夏利用工業廢渣發展新型墻材成效顯著[J]. 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09(1).
[2] 姜業芬.加氣砼砌塊墻與粘土磚墻造價對比分析[J]. 福建建設科技,201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