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良++王瑋++張松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現代企業正處在轉型期,一個企業能否長久生存打造成百年企業并不只是看投入和產出只差,企業有沒有良好的文化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重視人的存在和人的價值關乎企業能否長久發展,因此在企業輸入人本管理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以人為本;企業文化;道德;管理人是最活躍最積極的生產要素,是投入社會各項事業、各種活動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能力的群體。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具體體現,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發展觀。如何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植入人本文化,對一個企業長久發展尤為重要。重視人、尊重人、順應人的發展規律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才能使社會更加和諧。
一、以人為本的哲學內涵
以人為本的文化價值溯源是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的人本觀,把尊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終目的。馬克思提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他強調在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目的過程中,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企業人本管理理念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改變了企業管理中傳統的以生產工具為中心的模式,而將人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因素。認為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并不是企業的利潤,而是促進企業中全體人員的完善與發展,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要將人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人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企業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指導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
二、現代企業管理中缺少人本管理因素
(一)企業文化建設缺少人本因素。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軟實力,發揮好企業文化對企業在市場中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個發展良好的企業往往非常關注自己的企業文化。很多企業在內部設立專門的企業文化建設和推廣部門。但在企業文化建設和推廣過程中卻忽視人的作用,如企業重視物質文化建設,卻忽視員工是否認同企業核心文化價值。企業文化的推廣成為企業部門的工作任務來推進,往往效果不佳。這樣很容易出現企業文化與員工價值觀不同,員工為了落實企業要求而被動執行。尤其是企業為了推廣本企業文化大肆搞活動,成為員工的負擔,這樣反而不利于企業文化發展,對團結員工凝聚力應對未來環境和企業員工的潛力發揮不利。打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塑造具有愛國心、責任感、創新性和實干型的“企業家”。
(二)企業管理中缺少對人的塑造。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21世紀進入人才的競爭時代,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白熱化,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人才難找,留住優秀人才更難。對于大企業或是跨國企業來說,人才易找,用人維艱。一些人認為好的薪酬待遇和高的福利待遇必定能留住人,但是在當今競爭激烈和對高端人才的依賴,這些都已經不能成為企業留住人才的“尚方寶劍”。企業在尊重人才個性發展的前提下,應該加強企業文化的宣傳,當企業文化與個人價值觀形成共識,個人能夠實現價值體現,這樣更能夠留住人才。以國家和社會為取向的“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必將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國家的支持,同時也能凝聚一批富有愛國心和社會責任感的成員為國家和社會的美好未來奮斗和進取。因此企業注重人本管理尤為重要,當然管理者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度的把握,否則將使企業陷入危機,人心不齊,秩序換散。
(三)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現代企業管理中越來越重視企業在社會中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眾多企業管理者認為能夠把企業做大做強,能為國家帶來創造更多的稅收,解決更多的就業問題,能給員工發放更多的工資和更好的福利待遇,能夠在國家危難時刻賑災救災這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但是這些還遠不及企業真正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并不僅僅體現在它為這個社會創造了多少物質財富,而是要看企業為子孫后代留下多少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樹立積極正面的社會形象,為社會發展培育積極向上的文化。但是改革開放以來,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視了企業社會責任,中國企業頻頻出現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負面現象,使得公眾對中國企業大失所望,因此也映及魚池,企業發展更加困難。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外殼,是企業外在的華麗外衣。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才能博取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三、如何在企業管理中植入人本思想
(一)修己安人,增強員工責任心。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為政在人”,無論管理一個國家還是管理一個企業,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能夠帶出一個優秀的團隊,能夠創造一個輝煌。在一個企業里面管理者的素質與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發展,優秀的管理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足夠的管理能力、寬廣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一位優秀的管理者,要先修身養性,使自己具有成為一名管理者所需的各種品質和素質,這便是“修己”。 具備這些素質與能力后影響和引導整個團隊,讓企業的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深深植入下屬和成員的心里,增強員工的責任心,一個成功的企業員工的責任心與成就感會與企業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員工在考慮個人利益的情況下也會想到企業利益,當員工把自己的利益與企業利益融合在一起時,員工的責任心就會被激發出來,這樣企業引導大家朝著統一的目標前行,是為“安人”。要從“修己”到“安人”,最終走向和諧繁榮的現代化社會。
(二)言忠于信,樹立良好形象。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必須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誠信是企業生存之本。企業要想得到消費者的信賴,必須一諾千金,贏得他人的信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另外企業還要要灌輸“以和為貴”的雙贏思想,企業懂得在合作中共贏才能長久發展。企業是一個綜合性的組織,由多種要素有機結合,無論是對待客戶還是對待員工個體,要真誠地待人接物,給人親和感,創設和諧積極的企業氛圍。企業經營實踐中始終要以人為中心、為尺度、為目的,提倡尊重人、相信人、激勵人、培養人、發展人,既能使人的潛能得到發揮,又能使人自身得到全面發展。在完善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同時,實現企業社會價值,處理好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企業與環境之間關系,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統籌兼顧,堅持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三)以人為本,實現存在價值。儒家人本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觀點即是“以人為本”。孔子強調個人在組織中的作用,優秀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重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每個員工在工作工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能夠創造更大的生產價值。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產業之間以及占有資源不同的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調節好人們的各種利益關系,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尊重人發展,對企業長久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類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包立峰.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價值生態與構建.東北師范大學,2012.
[2] 劉建利.中國國有企業人本管理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00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