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雅蓮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偏低,收縮壓低于90毫米汞柱(12千帕),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8千帕),并伴有頭暈等不適癥狀。本病多由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心血管疾病等引起,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低血壓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心慌、氣短、乏力、失眠、健忘、自汗、食欲不佳、四肢發冷、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者可出現惡心、嘔吐、暈厥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經量少,持續時間短的表現。大多數低血壓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進行適應的運動而得到改善,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對于持續的低血壓,應到醫院就診。
患有低血壓的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避免過度緊張、疲勞。
●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體位變化時,動作不要過猛。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到情緒穩定。
●平時可多吃生姜,適當攝入一些具有溫脾補腎、養心益血作用的食物,如龍眼、蓮子、大棗、桑葚、羊肉等,可多喝水,多喝湯,少吃芹菜、苦瓜、海帶、洋蔥、冬瓜、大蒜、綠豆、西瓜、山楂等食物。
●如果不適癥狀頻繁出現或加重,應到醫院進行檢查并接受正規治療。
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患有低血壓的朋友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自我調養。
一、藥膳療法
1.龍眼紅棗粥
原料:龍眼肉15克,紅棗5枚,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龍眼肉用溫水浸泡5分鐘,與洗凈的粳米、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停火燜10分鐘,加入適量紅糖攪勻即可。
用法:溫熱食用,每日1劑,最好能夠經常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補氣養腎。適用于氣陰兩虛型低血壓,癥見心悸氣短、口干心煩、頭暈目眩、疲乏無力、舌質淡紅等。
注意:內有實熱者忌食。
2.杞蓮參草粥
原料:枸杞子20克,蓮子20克,黨參20克,炙甘草12克,粳米50克。
做法:黨參、甘草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次,每次煮沸后小火煎20分鐘,去渣取汁,合并兩次藥汁。粳米、枸杞子、蓮子洗凈,與煎好的藥汁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共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劑,早晚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升壓。
3.黃精煨肘
原料:黨參、黃精各6克,大棗5個,豬肘子750克。
做法:黨參、黃精裝入紗布袋中,扎緊口;豬肘子洗凈,與大棗、藥袋一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后,撇盡浮沫,改用小火繼續煨至肘熟、湯汁濃稠,去除藥袋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適用于低血壓者經常食用。
二、藥茶療法
1.升壓茶
原料:黨參30克,黃芪30克,黃精3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以上4味藥研為粗末,放入大茶杯中,開水沖泡,悶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適用于低血壓,伴有頭昏目眩、神倦心悸、舌淡苔薄白、脈弱無力等癥者。
2.甘棗茶
原料:生甘草10克,大棗20克。
用法:以上2味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健脾,消暑。適用于血壓偏低、咽喉干癢、睡眠不佳等癥。
注意:一般人只宜少量、間歇飲用。肥胖者及有高血壓者不宜飲用。
3.雙桂茶
原料:桂枝10克,肉桂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以上3味藥研為粗末,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加蓋悶5分鐘后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血壓升高后再飲1周。
功效:適用于陽虛型低血壓,伴有頭暈目眩、畏寒肢冷、神倦心悸、舌質淡嫩、舌苔白潤、脈沉弱者。
三、足浴療法
1.方法一
原料:川芎20克,桂枝30克,鎖陽15克。
用法:上藥清水浸泡30分鐘,放入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調溫后泡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日換藥1劑,2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腎壯陽,散寒升壓。適用于各型慢性低血壓,腎陽虛弱者尤宜。
2.方法二
原料: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用法:上藥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共煎2次,取汁1500毫升,待溫后浸泡雙腳,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功效:適用于低血壓。
3.方法三
原料:黃芪30克,枳實20克,白酒50毫升。
用法:黃芪、枳實放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與白酒一同倒入腳盆(或桶)中,調溫后泡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日換藥1劑,2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陽補氣,升提血壓。
endprint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偏低,收縮壓低于90毫米汞柱(12千帕),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8千帕),并伴有頭暈等不適癥狀。本病多由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心血管疾病等引起,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低血壓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心慌、氣短、乏力、失眠、健忘、自汗、食欲不佳、四肢發冷、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者可出現惡心、嘔吐、暈厥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經量少,持續時間短的表現。大多數低血壓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進行適應的運動而得到改善,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對于持續的低血壓,應到醫院就診。
患有低血壓的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避免過度緊張、疲勞。
●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體位變化時,動作不要過猛。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到情緒穩定。
●平時可多吃生姜,適當攝入一些具有溫脾補腎、養心益血作用的食物,如龍眼、蓮子、大棗、桑葚、羊肉等,可多喝水,多喝湯,少吃芹菜、苦瓜、海帶、洋蔥、冬瓜、大蒜、綠豆、西瓜、山楂等食物。
●如果不適癥狀頻繁出現或加重,應到醫院進行檢查并接受正規治療。
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患有低血壓的朋友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自我調養。
一、藥膳療法
1.龍眼紅棗粥
原料:龍眼肉15克,紅棗5枚,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龍眼肉用溫水浸泡5分鐘,與洗凈的粳米、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停火燜10分鐘,加入適量紅糖攪勻即可。
用法:溫熱食用,每日1劑,最好能夠經常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補氣養腎。適用于氣陰兩虛型低血壓,癥見心悸氣短、口干心煩、頭暈目眩、疲乏無力、舌質淡紅等。
注意:內有實熱者忌食。
2.杞蓮參草粥
原料:枸杞子20克,蓮子20克,黨參20克,炙甘草12克,粳米50克。
做法:黨參、甘草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次,每次煮沸后小火煎20分鐘,去渣取汁,合并兩次藥汁。粳米、枸杞子、蓮子洗凈,與煎好的藥汁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共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劑,早晚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升壓。
3.黃精煨肘
原料:黨參、黃精各6克,大棗5個,豬肘子750克。
做法:黨參、黃精裝入紗布袋中,扎緊口;豬肘子洗凈,與大棗、藥袋一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后,撇盡浮沫,改用小火繼續煨至肘熟、湯汁濃稠,去除藥袋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適用于低血壓者經常食用。
二、藥茶療法
1.升壓茶
原料:黨參30克,黃芪30克,黃精3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以上4味藥研為粗末,放入大茶杯中,開水沖泡,悶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適用于低血壓,伴有頭昏目眩、神倦心悸、舌淡苔薄白、脈弱無力等癥者。
2.甘棗茶
原料:生甘草10克,大棗20克。
用法:以上2味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健脾,消暑。適用于血壓偏低、咽喉干癢、睡眠不佳等癥。
注意:一般人只宜少量、間歇飲用。肥胖者及有高血壓者不宜飲用。
3.雙桂茶
原料:桂枝10克,肉桂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以上3味藥研為粗末,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加蓋悶5分鐘后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血壓升高后再飲1周。
功效:適用于陽虛型低血壓,伴有頭暈目眩、畏寒肢冷、神倦心悸、舌質淡嫩、舌苔白潤、脈沉弱者。
三、足浴療法
1.方法一
原料:川芎20克,桂枝30克,鎖陽15克。
用法:上藥清水浸泡30分鐘,放入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調溫后泡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日換藥1劑,2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腎壯陽,散寒升壓。適用于各型慢性低血壓,腎陽虛弱者尤宜。
2.方法二
原料: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用法:上藥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共煎2次,取汁1500毫升,待溫后浸泡雙腳,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功效:適用于低血壓。
3.方法三
原料:黃芪30克,枳實20克,白酒50毫升。
用法:黃芪、枳實放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與白酒一同倒入腳盆(或桶)中,調溫后泡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日換藥1劑,2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陽補氣,升提血壓。
endprint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偏低,收縮壓低于90毫米汞柱(12千帕),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8千帕),并伴有頭暈等不適癥狀。本病多由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心血管疾病等引起,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低血壓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心慌、氣短、乏力、失眠、健忘、自汗、食欲不佳、四肢發冷、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者可出現惡心、嘔吐、暈厥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經量少,持續時間短的表現。大多數低血壓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進行適應的運動而得到改善,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對于持續的低血壓,應到醫院就診。
患有低血壓的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避免過度緊張、疲勞。
●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體位變化時,動作不要過猛。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到情緒穩定。
●平時可多吃生姜,適當攝入一些具有溫脾補腎、養心益血作用的食物,如龍眼、蓮子、大棗、桑葚、羊肉等,可多喝水,多喝湯,少吃芹菜、苦瓜、海帶、洋蔥、冬瓜、大蒜、綠豆、西瓜、山楂等食物。
●如果不適癥狀頻繁出現或加重,應到醫院進行檢查并接受正規治療。
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患有低血壓的朋友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自我調養。
一、藥膳療法
1.龍眼紅棗粥
原料:龍眼肉15克,紅棗5枚,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龍眼肉用溫水浸泡5分鐘,與洗凈的粳米、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停火燜10分鐘,加入適量紅糖攪勻即可。
用法:溫熱食用,每日1劑,最好能夠經常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補氣養腎。適用于氣陰兩虛型低血壓,癥見心悸氣短、口干心煩、頭暈目眩、疲乏無力、舌質淡紅等。
注意:內有實熱者忌食。
2.杞蓮參草粥
原料:枸杞子20克,蓮子20克,黨參20克,炙甘草12克,粳米50克。
做法:黨參、甘草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次,每次煮沸后小火煎20分鐘,去渣取汁,合并兩次藥汁。粳米、枸杞子、蓮子洗凈,與煎好的藥汁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共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劑,早晚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升壓。
3.黃精煨肘
原料:黨參、黃精各6克,大棗5個,豬肘子750克。
做法:黨參、黃精裝入紗布袋中,扎緊口;豬肘子洗凈,與大棗、藥袋一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后,撇盡浮沫,改用小火繼續煨至肘熟、湯汁濃稠,去除藥袋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適用于低血壓者經常食用。
二、藥茶療法
1.升壓茶
原料:黨參30克,黃芪30克,黃精3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以上4味藥研為粗末,放入大茶杯中,開水沖泡,悶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適用于低血壓,伴有頭昏目眩、神倦心悸、舌淡苔薄白、脈弱無力等癥者。
2.甘棗茶
原料:生甘草10克,大棗20克。
用法:以上2味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健脾,消暑。適用于血壓偏低、咽喉干癢、睡眠不佳等癥。
注意:一般人只宜少量、間歇飲用。肥胖者及有高血壓者不宜飲用。
3.雙桂茶
原料:桂枝10克,肉桂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以上3味藥研為粗末,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加蓋悶5分鐘后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血壓升高后再飲1周。
功效:適用于陽虛型低血壓,伴有頭暈目眩、畏寒肢冷、神倦心悸、舌質淡嫩、舌苔白潤、脈沉弱者。
三、足浴療法
1.方法一
原料:川芎20克,桂枝30克,鎖陽15克。
用法:上藥清水浸泡30分鐘,放入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調溫后泡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日換藥1劑,2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腎壯陽,散寒升壓。適用于各型慢性低血壓,腎陽虛弱者尤宜。
2.方法二
原料: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用法:上藥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共煎2次,取汁1500毫升,待溫后浸泡雙腳,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功效:適用于低血壓。
3.方法三
原料:黃芪30克,枳實20克,白酒50毫升。
用法:黃芪、枳實放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與白酒一同倒入腳盆(或桶)中,調溫后泡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日換藥1劑,2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陽補氣,升提血壓。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