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中國傳統文化包羅萬象,無論是宮廷美術還是民間美術,無論是文人畫還是宗教畫,經過歷代的畫家、藝人、工匠的創作實踐,積累了大量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歷史、背景。各個國家的文化在各國人心中已有數百年或數千年的影響,根深蒂固,其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意識等都受到文化的影響。因而大多數國家制作出來的動畫片很多都是體現本國特色。然而現在動畫的發展越來越快,受眾人群的范圍越來越廣,動畫創造的經濟效益也不容小視。到了現在動漫的商業化使創作者們為了吸引觀眾,非常重視動漫內容的新奇性,這樣,他們就需要不停的尋找更能吸引大眾的新鮮題材。中國傳統設計元素它題材廣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歷史悠久,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那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輝。因而國外很多動畫工作者開始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并把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運用到了自己的動畫創作當中。
在唐朝是中日交流的高峰期,在唐文學的影響下,日本漢文學極度興盛。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是各方各面的,幾乎滲透了日本現代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日本動漫發展的如此成功是一大部分也是因為日本動漫極易接受外來文化,受到國外的影響而出現的新事物。動漫自身就具有假定性的特點,這使動漫可以隨意取材。在日本國內的元素被他們自己大量使用以后,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外來文化。日本完全以中國為背景的動漫較少,由于日本這個民族,有著他由來已久的民族上的強烈自我認同感。在這片土地上,還是以本國為背景的故事容易讓大眾接受。但是很多是以本國為背景卻摻雜了大量中國元素的動畫片。日本人非常鐘愛于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制作了各種相關的動畫、漫畫、小說。其次是《西游記》,取材與它的《七龍珠》,近年來大家比較熟知的《最游記》,《火影忍者》中也有部分借用。《火影忍者》中日向家族的寧次和雛田的拳法招數也是受到了中國傳統元素太極拳的影響。
龍跟鳳也是被大量的運用與創新。大家熟知的動畫片《千與千尋》中關于龍的描寫代表并影響著日本人對于龍的理解。龍是中華文化的象征,小白龍的形象取決于此,小白龍的故事也受到中國《白蛇傳》的影響,小白龍也就是中國龍的一個表現。同時《千與千尋》中很多整體建筑格局則是仿照著中國的傳統習俗,例如河邊的鎮妖塔建筑,隧道的設計與明孝陵的走廊有著相似的結構等等。還有很多動漫的許多中國文化形式表達得十分自然,自然得幾乎讓人感覺不出來。比如說《魁!男塾》中的梁山伯組合,《七龍珠》中的“多林寺”,以及《JOJO》中來源于西藏的“波紋氣功”等。
中國文化應該是這世上流傳時間最為長遠的一種文化,作為兩個相鄰的國家和長久的對手,日本人不管是在內心還是口頭上,都還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承認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已經在很長的時間里無聲無息地融入了日本的日常生活中。這樣的結果使日本的大眾更容易接受本國動漫創作著在動漫中加入中國文化元素,這樣既可以給觀眾帶來新奇感,又可以滿足商業化利益的需求。
2008年一部《功夫熊貓》的出現,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以美國式的表達傳遍了全世界。從“功夫”和“熊貓”這兩個詞語我門就可以看出它們來自于中國,功夫和熊貓,是中國文化中最具世界性的內代表著中國的國家形象和文化形象。功夫和熊貓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足以令中國觀眾興奮,也足以讓中國之外的各國觀眾充滿興趣。在這部動畫片里不僅僅是角色與中國相關,它里面的道具大到建筑的樣式小到搟面杖、筷子、綢緞旗袍都是濃濃的中國風情。它里面也有關于龍的部分,龍在西方原本是邪惡的象征但在這部動畫中它依然按照中國人對龍崇拜與敬畏表現。
《木蘭詞》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部文學作品。1998年迪斯尼出了動畫片《花木蘭》,在內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這也是好萊塢影人首次站在自己的角度在看中國元素。動畫影片里,木蘭身上同樣承載了中國文化的忠孝觀念,另外諸如木蘭相親,媒婆和木蘭父親對神靈的敬重等等,都是具有濃烈的中國特色的。并且《花木蘭》在影片的五首歌曲中運用了中國的民間小調,并使用了笛子、箏、二胡等中國傳統管弦樂器,使現代流行音樂和中國傳統音樂相結合。
上兩部作品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這樣一來好萊塢影人嘗到了甜頭。之后《賽車總動員2》里面的兵馬俑、長城、上海外灘等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場景都在這部動畫大片中一一呈現。《馬達加斯加3:歐洲大圍捕》還增加了一個以東北虎為形象的角色。中國元素及中國文化這樣越來月廣泛的應用于國外影片中,可見制作者在研究中國風情方面煞費苦心。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眼看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逐漸受到各國人民的青睞。中西文化碰撞已不再是西方處于絕對優勢。相反,當今的西方文化在尋找現代出路時已越來越強烈地將目光投向東方,投向中國。但是很多人會質疑為什我門國家沒有很好的宣揚我門的傳統文化,而有些本屬于我們的東西被貼上了好萊塢的標簽,當越來越多的歐美動畫大片成為“中國控”的時候,我們是該喜還是該憂。實這正是展示中國文化的一種機會,中國元素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流行,可以帶動中國軟實力和文化的提升。我門也不應該太看重“本國傳統文化”,我門國家的動畫有自己的局限性,一部動漫要想成功,僅僅借助中國元素是遠遠不夠的,國外的優秀作品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身為中國人從小生活在這片土地,沒有人會比我門自己了解自己的國家,以這樣的優勢,我門更應該放開手腳講自己的故事,做自己的動畫。
在藝術方面最能夠動人、最傳神、最有生命力和表現力的藝術就是具有民族獨特性的藝術。中國傳統設計元素是東方文化的一處獨特景觀和寶貴財富,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元素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能夠傳達出中國聰慧、樸實、善良、堅強、鍥而不舍的民族精神。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相信會有更多“中國風”的優秀動畫作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