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玨
激進者在奔走相告金本位時代已經離開一個甲子,美國的8000噸黃金充其量也只值2000億美元,一美元里的黃金含量可以忽略不計。黃金還有何用?
過去的2013年,在全球黃金市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戰爭,中國大媽、印度土豪、華爾街精英都在為黃金而戰。年終,來自華爾街的正規軍贏得了暫時的勝利。不過,“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古訓卻在今年3月再次得到驗證。在烏克蘭時間持續發酵時,黃金價格輕松反彈200美元。中國大媽們解套了!
盡管很多投行在看空黃金,盡管ETF還在繼續減持黃金,伊拉克、印度、中國等國家卻在持續增持。在生活越來越虛擬的今天,我們是不是還需要古老的黃金作為“定心丸”,黃金還有何用?如何看待黃金的屬性?黃金價格還將怎么前行?《中國經濟信息》專訪FX168財經集團高級分析師許亞鑫。
歐美:黃金未減持
《中國經濟信息》:歐洲各國央行可能在今年9月的會議上,結束長達15年的黃金儲備銷售管制。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許亞鑫:在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黃金價格一直是熊市,處于橫盤整理或不斷的陰跌過程中。這期間歐洲是黃金拋售的主力。當時,歐洲擔心大家過度拋售引發市場震蕩,達成一致的協議,整個歐洲每年拋售黃金量不超過400噸。現在,歐洲售金限制解開,因為大家認為在目前形勢下,不太可能出現歷史上的瘋狂的拋售。2007年到2013年,我們會發現實物黃金的買盤非常強。由于亞洲地區的買盤,近幾年黃金從歐洲和美國流向亞洲的趨勢非常明顯。歐洲放開,一方面不擔心歷史上的拋盤。2008年開始爆發的歐洲次級貸危機,希臘、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這些危機重災區的國家,在危機期間一直沒有拋售黃金。從更大范圍來說,不僅歐洲還有美國,危機以來一直在推量化寬松等各種經濟刺激政策,唯一大家沒有動的念頭是拋售黃金。只有一個小國例外——塞浦路斯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才拋售了10噸。
因此,放開限制一方面說明黃金供需比較均衡,一方面是因為歐洲目前通貨膨脹并不高,未來經濟繼續增長。客觀來說,經濟進入快速復蘇的上升通道之后,黃金并不是非常好的投資品,經濟上升過程中,初期可能會有通貨膨脹,但是如果投資股市、房市或者信托產品等的回報率會遠遠高于黃金。反之,在2007年至2012年的經濟危機期間,黃金的回報遠遠高于股市和房市的回報。
歐洲放開限制符合既定的現實條件。
中國:尋求定價權
《中國經濟信息》:中國央行2014年可能會繼續增持黃金,一則消息說可能購買2000噸黃金?目的是什么?
許亞鑫:這是《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的觀點,他認為中國黃金儲備的目標應該是5000噸。現在中國央行公布的黃金儲量官方數據依然是2009年的1054噸。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各國央行黃金儲備數據顯示,美國黃金儲備達8100多噸,排名第二的是德國,總量達3800多噸。
雖然我們無法從官方渠道獲知中國央行的目標儲量是多少,但我個人認為儲量應該至少超過排名第二的德國。為什么?現在的中國已經是全球的GDP大國,未來還會加速追趕美國,超過德國是遲早的事情。
宋鴻兵認為中國央行目前的黃金儲量應該在3000噸以上,而非1054噸。根據統計的2013年黃金的消費水平和香港統計司的數據來看,中國在增持黃金,1054噸不是一個真實的數據。
有一個報告公布中國應該是2700多噸,比較符合實際。但這個購買2000噸有點天方夜譚。全球一年的黃金產量才2000噸-3000噸。1月份上海黃金交易所交割量超過全球1月份的黃金產出水平。2013年得益于中國大媽的黃金行動,中國黃金的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達到1176.40噸,今年不會復制去年的狀況,但消費量增加20-30%,甚至增長40%都有可能,今年的黃金消費量繼續全球領先。
現在實物黃金市場最重要的買盤來自中國和印度。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如果中國公開宣布增持黃金,一定會推高黃金的價格。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在增持黃金的過程中,中國樂意看到黃金較低的價格。
在國際上五家公司有傳統的貴金屬定價權,即英國巴克萊投資銀行、加拿大楓葉銀行、德國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以及匯豐投資銀行。南非標準銀行打算入主定價權席位,而南非標準銀行的背后是中國。1月29日,工商銀行宣布,已經就收購標準銀行公眾有限公司(“標銀公眾”)60%股權與南非標準銀行集團有限公司(“標準銀行”)達成協議。
從國家的戰略來說,中國想要黃金定價權,就必須做大國內的市場,所以中國設立了貴金屬交易所。從上海金交所的情況來看,交易的波動給國際帶來的影響正在加大。中國金銀的定價權和話語權越來越大。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隨著金交所的交易量大幅上升,過去半年的時間內,每當有亞洲盤的時候,波動就變得非常大。
震蕩中尋底
《中國經濟信息》:華爾街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甚至歐洲的德意志銀行等年初做空黃金,看空2014年的黃金走勢。您怎么看?
許亞鑫:我所看到的投行報告80%左右普遍不看好今年黃金走勢,高盛認為今年底跌到1050美元/盎司。如果從經濟復蘇的角度來看,看空黃金是沒錯的。美聯儲最快2015年4月開始加息。在美聯儲加息之前的這段時間,尤其是在經濟剛剛復蘇,通脹剛剛發生時,是黃金走勢最艱難的時刻,因為此時通貨膨脹率并不會特別高,到了美聯儲需要加息的時候,對黃金必然是利空,此時的加息使得大量的資金涌向美元,有利于美元走高,使得黃金承壓。通貨膨脹足夠高的時候,才會對黃金形成大的利好。這兩者之間存在界限,即通貨膨脹率的高低。
《中國經濟信息》:您認為今年的黃金價格走勢怎樣?
許亞鑫:今年一季度是由于地緣政治的因素,造成了黃金價格的強勁反彈。從傳統的季節性規律來看,二季度是四個季度中黃金、白銀最容易下跌的季度。二季度結束后將迎來好的三季度。
2014年不必過度看空黃金,黃金價格應該在寬幅的震動中尋求底部。隨著美聯儲的加息臨近,黃金的走勢不會像過去五年那樣,吸引力在下降。
價值來自貶值
《中國經濟信息》:黃金的屬性是否在發生變化?
許亞鑫:黃金同時具備兩種屬性,風險屬性(即商品屬性)與避險屬性(即貨幣屬性)。兩種屬性在不同的情況和條件下會進行轉化。1-3月份黃金就體現了非常傳統的避險屬性。3月黃金價格從春節前的1180美元/盎司一口氣漲到1390美元/盎司以上,這是2月底開始發酵的烏克蘭政治事件。在公投之后,黃金傳統的避險屬性開始快速衰退。
黃金傳統的避險屬性一直都有。小范圍的政治動蕩與經濟危機,通暢都是對黃金價格形成利好支撐的。但是整個市場到真正恐慌的時候,比如2008年雷曼倒閉,黃金也被視為高風險的資產,美元才是真正避險的港灣。
黃金的貨幣屬性在削弱,但依然還有。如果黃金不具備貨幣屬性,那么增持黃金就變得沒有必要。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太大,風險太高,增持黃金是對沖風險。我們的外匯儲備里太多的美元、美國債券,一旦美元大幅度貶值,中國的風險不言而喻。
此外,如果我們拿一張紙幣,透支的是政府信用。黃金本身就是商品,具有價值,沒有任何負債,不透支任何信用。反而當人類出現戰爭和經濟危機等風險的時候,黃金會升值。此時,黃金的升值并不意味著本身價值的上升,而是貨幣的貶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