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姣++李清玲
【關鍵詞】腦血管造影;護理
自2009年我科腦血管病入院的患者,腦血管造影30例。其中,蛛網膜下腔出血者居多。取得明顯效果。在臨床工作中,應做好術前術后護理工作。
一般資料
30例均為股動脈插管進行腦血管造影。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在45歲以上。成功率100%
術前護理
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造影的方法、目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項,使其心中有數,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安慰鼓勵患者,消除其焦慮、恐懼心理。
術前準備:①完善各項檢查,血常規、凝血四項、心電圖等;②術前4~6小時禁食水。③備皮:雙側腹股溝區及會陰部;④肥皂水清洗會陰部;⑤標記足背動脈搏動位置;⑥做碘過敏、抗生素過敏試驗⑦準備心電監護、繃帶、鹽袋、造影劑、肝素鈉等;⑧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⑨術前禁服凝血藥物1次;⑩術前30分肌注魯米那和胃復安。
留置針建立通暢靜脈通道后,將患者平移到平車上,護送患者到造影室。
術后護理
術后患者自主呼吸、血壓、心跳、血氧飽和度等各項指征穩定后,有醫護人員送回病房,繼續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等指標,持續24小時。
術側肢體制動24小時,穿刺點鹽袋加壓6~8小時,觀察術側肢體血運情況,皮膚溫濕度,顏色、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末梢血液循環。
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
做好患者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做好口腔護理及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扣背按摩皮膚,促進受壓部位血液循環,以免發生壓瘡。翻身時注意不可壓迫穿刺部位;按摩術側下肢,避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警惕有無頭痛、惡心、嘔吐、意識、言語、肢體異常,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囑患者多喝水(1000~1500ml)多補液,促進造影劑的盡快排出,術后6小時可進低鹽、低脂、易消化、不含高維生素K的食物[1]。
做好管道的護理,有胃管者注意膳食搭配,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留置導尿管者做好膀胱沖洗,尿道口消毒,防止泌尿系感染。
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24小時,術側肢體勿過度屈曲。避免活動后穿刺點出血。
術后24小時拆除繃帶,碘伏消毒穿刺點及周圍皮膚,無菌敷料包扎。囑患者1周內禁止洗澡,避免感染。
并發癥的護理
腦血管造影的并發癥有拔鞘管反應、皮下淤血、血腫、血栓形成、尿潴留、心動過緩及低血壓、足背動脈減弱及皮溫下降。其中最常見的為皮下淤血及血腫。小的血腫不需處理可自行吸收。大的血腫24小時后用硫酸鎂局部濕熱敷。
腦血管造影能詳細顯示血管的分布動態觀察異常血管的形狀,血管狹窄的程度,如果是動脈瘤,可查清動脈瘤的部位、大小、瘤徑寬窄、瘤體伸展方向以及載瘤動脈情況[2],為診斷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腦血管病患者的病程一般較長,現在人群也呈年輕化趨勢,有些預后較差。術前患者對疾病知識缺乏,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情緒不穩定。需要耐心細致的做好溝通,使他們消除顧慮配合檢查。術后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穿刺部位有無出血的可能。及時與醫生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促進病情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確保患者安全。
參考文獻
[1]韓春麗.全腦血管造影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4):1-2.
[2]高振麗,張桂仙,薛玉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腦血管造影術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內科雜志,2008,11(10):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