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維娜++趙芳
【摘要】數字化醫院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較高層次,是現代醫院的基本要素。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成熟與推廣,出現了移動醫、護工作站,利用PDA及可移動電腦實現了移動床旁查房(查閱病歷、下達醫囑),體溫、脈搏等生命體征床旁錄入,實時調閱執行醫囑、跟蹤醫囑執行周期,檢驗試管床旁采集樣本,有效監控護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失誤,達到信息資源共享。但由于目前我國的護理人員仍相對不足,護理隊伍整體文化水平仍不高,對計算機的應用知識缺乏等諸多因素,使得數字化設備不能發揮其正常職能。
【關鍵詞】數字化;醫院;護理人員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人們對醫療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醫院都在積極進行數字信息化建設。將先進的網絡及數字技術應用于醫療工作中,將病人的診療信息、衛生經濟信息與醫院管理信息等各類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各種醫療信息的數字化采集、轉換、存儲、傳輸及后處理,使各類業務流程達到優化以及信息利用最大化[1]。可以說,在建設數字化醫院的進程中,醫療技術數字化已成為醫院科學管理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而在醫院數字化推進的旅程中,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護理人員這一執行者的角色則亦非常重要。他是理論的踐行者,亦是方法的改進者。那么,何為數字化醫院?醫院數字化對護理人員有哪些益處?作為護理人員在數字化進程中又缺失了些什么?下面我們逐一淺析。
數字化醫院涵義
以患者醫療為中心,以醫院全崗、全程、全面應用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診療服務的無紙化無線和無膠片為基本特征,以管理信息化、作業網絡化、醫療數字化為目標和手段,嚴格遵循醫院、國家和國際有關行業信息數據的標準規范,最終達到醫院現有信息系統軟硬件、醫療設備、管理制度及其它資源的數字化整合,構建技術精湛、服務優質、運營高效的現代化醫院管理與服務新模式。
多角度看數字化醫院:①從發展看。數字化醫院是經過計算機管理、網絡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數字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發展而來,就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不同階段。②從形式看。包括無紙、無膠片、無線網絡,簡稱“三無”,非常直觀地描述了數字化醫院建設的目標,也反映了節約、效益、效率的原則。③從內容看。管理信息系統(MIS)、臨床信息系統(CIS)、建筑信息系統(BIS),簡稱“三圈”[2],它提示我們建設數字化醫院應從建筑規劃開始,各系統之間既有邊界,又有聯系。臨床信息系統是以患者醫療信息為中心、以集成化的電子病歷為基礎,實現門診醫生工作站、住院患者醫囑處理、護理信息管理、患者生命指征監護、手術室監控、臨床實驗室檢查報告、醫學影像診斷報告處理、功能檢查信息管理、病理圖片及報告、血庫管理、營養配餐管理、臨床用藥咨詢等內容。包括文本、圖形、圖像、視頻、語音信息等多媒體信息。
醫院數字化對護理人員的益處
優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和效率[3]:以臨床使用PDA為例。使用PDA系統,護士從表格書寫的繁瑣工作中解放出來,實施前,測生命體征均需要先記錄后手工描繪曲線,而病人血壓單記錄就需要40~50min左右,而實施PDA后實現床旁及時記錄,只要隨手攜帶,便可及時錄入相關數據。回到護士站點擊查看相關數據,便可自動形成分類和曲線,為護士省去了以往由于書寫不整潔帶來重復抄寫的大量工作,并且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更好的完成其它護理工作。
標識確認,降低護理差錯:醫院信息系統HIS(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被業界公認為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現存的企業信息系統中最復雜的一類[4]。病人入住科室后,其標識身份的腕帶、輸液袋、口服藥袋的條形碼信息均通過HIS相關聯,不論是發藥還是輸液,均可掃描確認身份,真正做到了“正確的對象、正確的藥物、正確的劑量、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方法與途徑”,杜絕了差錯。尤其是對昏迷、精神障礙、嬰幼兒等病人進行護理時,優勢更為突出。
減少了體力勞動,增強了護患之間的溝通:數據的床旁錄入,為護士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護士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所需,及時有效地為患者提供各種治療與護理信息,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讓病人在感受親情地同時,也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且有利于建立良好地護患關系。
密碼設置,提高護士責任感:不論是PDA,還是護士工作站等,均設有個人用戶名及密碼。使用時,本人必須用密碼登陸才可進入。密碼的設置分清了責任,使網絡每項信息來源和執行者都有據可查,提高了護士的責任感,并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準確、及時、完整的記錄為醫療舉證提供了法律依據。
護理人員在醫院數字化進程存在中的不足
認識不足,難以堅持:很多護理人員接觸新技術時思想上未予足夠重視,覺得可有可無,不能長期堅持以形成習慣。代表著先進的儀器設備只能擱置予一隅,不能為“我”所用。
知識缺乏,學習存惰性:以我國目前的狀況,護理人員隊伍中以女性居多,本科、研究生相對較少,且因女性大部分以感性思維為主,對于計算機等電子類知識相對缺乏,因此,在學習之時,不能保持高漲的情緒以融會貫通。在使用之時,亦不能靈活運用以達通解。懶惰之心助長,逐漸地,便又回到以往的意識形態和工作習慣之中。
習慣式工作,惰性漸長:對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習慣”似乎很難一時被改掉。那么,數字化所帶來的“閑余”時間去哪了?病房并沒有多幾聲問候,病人亦沒有多幾聲贊美,更多的是無關話題的產生。“聊天”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在老護士的帶動下,新護士亦為之效仿。在“勤勞者”的不滿中,勤勞邁向了懶惰。
隊伍年輕化,責任感整體不強:隨著護理隊伍的年輕化,更多的90后步入了工作崗位。由于年齡小,閱歷少,且缺乏換位思考,不能很好的為病人考慮。在臨床工作中,只能機械工作,不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責任感的缺乏,在工作中頻頻出錯,不能很好的為病人服務,使得護理工作質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總之,醫院數字化的建設是必然之路,其對護理人員的益處亦可顯見。護理人員只有認識自身不足,加強思想建設,增強意識,提高責任心,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將醫院數字化系統踐行到底,也才能為廣大的患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饒立勤.我國信息化發展情況談論[D/OL].[2005-07-11].http://www.chinaguanli.com.cn.
[2]韓雄,史新中,楊文宏.數字化醫院與醫院數字化[A].專題研究,2010,31(2):13-14.
[3]孫雷.淺析移動護士工作站的優缺點[C].醫療裝備,2010,11:51-52.
[4]王世偉,周怡.醫學信息系統教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