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雯
【摘要】目的:探究管道安全管理對于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的影響。方法:選取自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進行院內轉運的ICU危重病人1200例,將他們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管理組,每組600例,分別給與一般管理和管道安全管理,比較兩組不同意外事件的發生率。結果:數據顯示,管理組靜脈輸液患者液體外滲的發生率、動靜脈置管患者出血的發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胃內容反流的發生率、氣管插管者呼吸困難的發生率、各種管道移位脫落的發生率(2.00%、2.67%、2.14%、1.60%、2.74%)均低于對照組(29.17%、31.25%、27.20%、33.33%、30.06%),P值均<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管道安全管理能降低不同意外事件的發生率,確保轉運過程中患者的安全,在ICU危重病人的院內轉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管道安全管理;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
Effects of pipeline safe management on transfering critical patients of ICU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ipeline safe management on transfering critical patients of ICU.Methods:1200 ICU critical patients transfer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 2012 to Apr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management group,600 cases in each group,ordinary management and pipeline safe management were adopted in two groups respectively,incidence of different accid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data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intravenous extravasation of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venous injection,hemorrhage of arteriovenous cathetering patients,gastroesophageal reflux of gastric intubation,dyspnea of trachea cannula,shifting of all pipelines of management group(2.00%、2.67%、2.14%、1.60%、2.74%)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29.17%、31.25%、27.20%、33.33%、30.06%),P<0.05,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Pipeline safe management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different accidents,ensure the safety during transfering,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ering ICU critical patients in hospital.
[Key words]pipeline safe management;ICU critical patient;hospital transfer
ICU是全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地方,患者病情復雜且波動大,一般狀況極不平穩,需要時刻床旁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大部分患者需要建立人工氣道,留置胃管、引流管、導尿管,動靜脈置管維持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1]。ICU危重病人的診斷和治療又離不開院內轉運,如何加強轉運過程中的管道安全護理,防止液體外滲、管道移位脫落、管道阻塞、出血、窒息或呼吸困難等意外事件的發生成為目前臨床上新的研究熱點[2-3]。本文旨在探究其管道安全管理對于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選取自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進行院內轉運的ICU危重病人1200例,將他們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管理組,每組各600例。管理組600例患者中,男310例,女290例,患者年齡最小47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56.3±3.5)歲,心血管疾病420例,腦血管疾病330例,創傷性疾病250例,轉運距離最近1.2km,最遠8km,平均(4.3±0.9)km。靜脈輸液者500例,氣管插管250例,動靜脈置管150例,胃管280例,引流管200例,導尿管300例;對照組600例患者中男309例,女291例,年齡最小48歲,最大76歲,平均年齡(55.9±3.4)歲,心血管疾病425例,腦血管疾病327例,創傷性疾病248例,轉運距離最近1.5km,最遠8.2km,平均(4.3±0.8)km,靜脈輸液者480例,氣管插管240例,動靜脈置管160例,胃管250例,引流管200例,導尿管300例。所有納入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性別,平均年齡,疾病種類,轉運距離,管道比例等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向患者交待病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由護士負責轉運,轉運過程中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注意管道是否通暢,及時糾正管道的移位、脫落問題,出現緊急情況立即進行搶救。管理組:①加強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和轉運人員的安全意識,轉運前應充分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簽署知情同意書,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考慮轉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并預先制定出相應的搶救措施,準備好搶救所需要的藥物和用品,備用;②掌握每個患者的管道信息,分清主次,暫時停用對患者安全無威脅的管道,避免因數量過多而造成的管道纏繞、擠壓和阻塞。檢查患者的管道是否通暢,理清管道,動作輕柔,避免操作過程中管道移位、脫落。糾正管道扭曲、打結的情況。③逐一檢查管道的位置是否正確,小心妥善地固定每個管道,擰緊接頭連接處,確保所有管道的穩定性,關閉暫時不必要開放的引流管。對于煩躁不安的患者適當給與鎮靜劑防止意外拔管,對于清醒的患者要進行病情交代,向患者解釋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配合。對于氣管插管的患者,轉運過程中護士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觀察患者有窒息、呼吸困難。④檢查護欄的穩定性,上下坡時放慢速度,避免發生碰撞、搖晃,保持患者的頭高腳低位以防止胃管、氣管插管移動。ICU危重患者被成功轉到目的地后,協助患者家屬一起搬動患者,切忌動作粗暴。轉運人員應與接收科室的責任護士認真做好交接工作,共同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管道情況。待患者準備就緒,狀態平穩后方可離開。
觀察內容:觀察兩組患者靜脈輸液時有無液體外滲,所有管道有無移位、脫落,動靜脈置管是否引起出血,引流管是否阻塞,胃內容是否反流,氣管插管患者有無窒息、呼吸困難。
統計學處理: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管道分布情況:數據顯示,管理組患者不同管道所占的比例與對照組相同,P均>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詳細情況,見表1。
兩組不同意外事件發生率的比較:數據顯示,管理組靜脈輸液患者液體外滲的發生率、動靜脈置管患者出血的發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胃內容反流的發生率、氣管插管者呼吸困難的發生率、各種管道移位脫落的發生率(2.00%、2.67%、2.14%、1.60%、2.74%)均低于對照組(29.17%、31.25%、27.20%、33.33%、30.06%),P值均<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見表2。
討論
近年來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中意外事件的發生率有增高趨勢,其中管道問題占有很大比例,它影響著患者的轉運安全,降低了轉運的效率,拖延了患者的搶救和治療時間,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脅,由此激發了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的糾紛和矛盾[4]。ICU患者依靠各種管道來維持自身的呼吸、循環、消化、泌尿功能,通過管道也可以起到治療的目的,因此管道的護理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5]。ICU患者病情復雜多變,波動性較大,需要使用各種儀器設備監護其生命體征,也需要留置管道進行護理和治療,這就給轉運過程造成了諸多不便[6-7]。為了確保其在轉運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必須從管道安全管理方面著手。
本實驗從以上觀點出發,制定了規范化的管道安全管理措施,本次數據顯示管理組靜脈輸液患者液體外滲的發生率、動靜脈置管患者出血的發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胃內容反流的發生率、氣管插管者呼吸困難的發生率、各種管道移位脫落的發生率(2.00%、2.67%、2.14%、1.60%、2.74%)均低于對照組(29.17%、31.25%、27.20%、33.33%、30.06%),P值均<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管道安全管理在靜脈輸液,氣管插管,留置胃管、引流管,動靜脈置管方面取得了成效,能明顯降低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低了轉運過程中患者面臨的風險,縮短轉運的時間,提高轉運的效率,從而確保了ICU危重病人的安全[8-9]。對ICU危重病人進行院內轉運時也需考慮患者家屬的心理因素,ICU病房的探視時間非常嚴格,可能會造成醫務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患者家屬對轉運過程的突發事件反映強烈,容易不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引發矛盾和糾紛[10-11]。只有向患者家屬詳細交待病情、努力保障患者的安全,患者家屬的滿意度才會提高,醫療糾紛才會減少。此外,負責轉運的護士一般臨床工作時間較短,工作經驗不足,缺乏急救知識和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應進一步加強[12]。我院在ICU危重病人的管道安全管理方面正處于起步階段,有待于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完善,不斷進展。
參考文獻
[1]陳紅芳,李智會,康慧玲.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的管道安全管理[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1,39(4):466-470.
[2]Day WW.The Application of Signs in Safety Management in ICU[J].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1,18(2):57-58.
[3]李靜.醫院整體搬遷中ICU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管理[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2):1968-1969.
[4]鐘娟,梁金清,黃珍賢.危重病人院內安全轉運探討[J].廣西醫學,2011,33(8):1017-1019.
[5]駱潔,何煜.急診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風險評估及安全護理[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2,33(4):430-432.
[6]丁亞琴.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管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4):245-246.
[7]林瑛,梁賢球,張瑞云,等.危重病人院內轉運的風險評估及對策[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9):1139-1141.
[8]劉瑛.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安全性的現狀及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7):40-42.
[9]伍慧紅,卓燕容.急危重病人院內安全轉運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J].廣州醫藥,2010,41(6):65-66.
[10]張紅,趙玉蘭.骨科急診嚴重創傷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及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18(18):1582-1583.
[11]張桂萍,李麗.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安全隱患分析和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09,7(9):153-154.
[12]張朝霞,曾國華.腦出血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管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