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軍
(江蘇南通六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如皋 226500)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
繆 軍
(江蘇南通六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如皋 226500)
根據清水混凝土的質量要求,對模架體系的施工要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對混凝土及鋼筋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行了闡述,提出了針對清水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補措施,以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
清水混凝土,質量要求,施工方法
1)沒有大于5 mm×5 mm的孔洞或缺陷(包含氣泡)。
2)表面質地均勻,混凝土構件表觀密實整潔、無污染、無漏漿、無明顯色差,澆筑構件的幾何尺寸準確。
3)基本無修補痕跡,若需修補,直接使用與混凝土同配合比去除石子的砂漿,加必要的調色劑試配后在不顯眼處修補,達到與混凝土顏色一致后展開修補工作。
4)無大于0.2 mm寬的裂縫。
5)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驗收表見表1,結構允許偏差見表2。

表1 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驗收表

表2 結構允許偏差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1)竹膠板模板:尺寸1 220 mm×2 440 mm,厚度12 mm。
方木:50 mm×100 mm方木,要求規格統一,尺寸規矩。
對拉螺栓:采用φ14的高強螺桿,并且兩邊帶好兩個飛機帽螺母。
隔離劑:嚴禁使用油性隔離劑,必須使用水性隔離劑。
2)木工圓鋸、木工平刨、壓刨、手工電鋸、手提壓刨、打眼電鉆、線墜、靠尺板、方尺、鐵水平、撬棍等。
3)支撐體系:鋼管支柱、碗扣腳手架等。
4)現場測量要確立準確的平面控制網和標高控制,對放線用的大鋼尺在開工前要準備同一廠家3把左右,保證其精度準確一致。
2.2 模板設計
1)模板設計要保證模板結構合理,強度滿足要求,牢固穩定,拼縫嚴實,規格尺寸準確,便于組裝和支拆。
2)對拉螺栓孔眼的排布縱橫對稱、間距均勻、距門洞口邊不小于150 mm,每層第一道穿墻螺栓離地面200 mm其余部位水平,垂直部位均為450 mm,并滿足受力要求。
3)確定結構模板平面施工總圖,在進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撐系統布置的基礎上,要嚴格對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進行驗算,合格后要繪制全套模板設計圖,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圖、節點大樣圖、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圖。
2.3 剪力墻模板安裝
1)設置模板(保護層)定位基準,即在墻、暗柱主筋上距地面5 cm~8 cm,按保護層厚度焊接水平支桿,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2)穿墻螺栓采用14的高強螺桿,在截面范圍內螺栓采用塑料套管,按間距450 mm設置(見圖1),邊孔至板間距一般為150 mm,225 mm,穿墻螺栓拆模后,用專用砂漿封堵。

3)當梁高超60 cm時,需加腰楞,并用穿墻螺栓加固。
4)為防止外墻樓層混凝土接槎部位出現脹模和漏漿現象,施工時,每層外墻模板應下掛下一層剪力墻50 mm,將剪力墻豎向方木向下延伸并用穿墻螺栓及鋼管橫向夾緊方木,并將根部兩側用刀卡夾緊下掛模板與洞口側模的方木,外墻模板下掛處在模板加固前應沿著模板底邊內側粘結一條海綿條,以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不漏漿。
5)為保證墻體模板強度要求,第一道穿墻螺栓應設置在距地面200 mm處,以上間距450 mm方格布點,且根部兩根穿墻螺栓上必須用雙卡、雙螺母。
6)根據墻的邊線先立一側模板,臨時用支撐撐住,用線錘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固定橫檔,大墻橫檔應采用通長鋼管避免脹模。
7)陽角處加固用橫向鋼管,橫向鋼管用十字扣件與墻體伸出的鋼管鎖住后,兩面必須用絲杠頂牢或用橫向鋼管加穿墻螺栓,利用墻體伸出的鋼管用穿墻螺栓夾緊,再用橫向鋼管和扣件夾緊。
8)陰角處兩墻體的加固橫向鋼管必須卡住陰角處的方木或頂住模板,保證陰角不脹膜。
9)底模采用兩根方木橫放兩側與多層板釘牢固,將底模落在腳手架的橫桿上并用扣件扣住鋼管,同時用扣件從兩端夾緊兩側模與底模以保證梁的位置不偏移。
2.4 模板的拆除
1)必須執行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的有關條款。作業班組必須進行拆模申請經技術部門批準后方可拆除。拆裝模板的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
2)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方允許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不利時,必須經核算,加設臨時支撐。
3.1 施工準備
1)所澆筑的構件的軸線尺寸、門洞口位置以及頂板標高等已經過檢查并辦完隱檢手續。
2)所有鋼筋、預埋件、設備管線等均已安裝完畢,并經過有關部門檢查合格。
3.2 混凝土的要求
1)水泥。
首選硅酸鹽水泥,要求確定生產廠商、定強度等級、定批號,同一單位工程最好能做到采用同一水泥。
2)粗骨料(碎石)。
選用強度高、5 mm~31.5 mm粒徑、連續級配好、同顏色、含泥量小于1.0%和不帶雜物的碎石,要求定產地、確定規格、確定顏色。
3)細骨料(砂子)。
選用中粗砂,細度模數2.5以上,含泥量小于2%,不得含有雜物,要求確定產地、確定砂子細度模數、確定顏色。
4)粉煤灰。
摻入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后期強度,宜選用細度按GB J146-90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規定Ⅱ級粉煤灰以上的產品,要求定供應廠商、確定細度,且不得含有任何雜物。
5)外加劑。
采用高效減水劑,要求確定廠商、確定品牌、確定摻量,清水混凝土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帶任何隨意性,并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隨時間變化隨時抽驗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
3.3 混凝土澆筑
1)商品混凝土進場后,應檢查坍落度,每班至少檢查兩次,坍落度不宜大于190 mm。
2)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結束到施工現場澆筑不宜超過1.5 h,在澆筑過程中,嚴禁添加配比以外用水。
3)在混凝土澆筑前,先在剪力墻根部建筑5 cm厚的砂漿,第一層混凝土澆筑高度不得超過50 cm,并振搗密實,以上分層澆筑,澆筑高度控制在80 cm以內。
4)澆筑剪力墻時,布料設備的出口離模板內側面應小于50 mm,并且不得向模板內側面直沖布料,也不得直沖鋼筋骨架。
5)門窗洞口及預留洞口部位應兩側輪換下料,高差不能超過50 cm,以防側模移動。
6)剪力墻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動器插搗,每班三臺振動器,一臺負責在泵管出料口處下料,兩臺在后面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漏振,使用振搗棒要做到:快插慢拔,插點均勻,交錯移動,振搗棒移動間距不得大于40 cm,振搗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插入下一層混凝土內5 cm~10 cm,嚴格控制振搗時間,至其表面不再出現氣泡為止。
3.4 混凝土的養護
1)非冬季施工時,清水混凝土墻,拆模后應立即養護,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養護,時間不少于7 d。
2)冬期施工時,拆模后要做好保溫養護工作,按冬施規范執行。
1)鋼筋加工制作:鋼筋加工時考慮鋼筋的疊放位置和穿插順序,尤其在梁柱交接部位,要考慮避讓關系,確定加工尺寸,重點考慮鋼筋接頭形式、接頭位置、搭接長度、錨固長度等對鋼筋綁扎影響的控制點,通長鋼筋要考慮端頭彎鉤方向控制,以保證鋼筋總長度和鋼筋位置準確。
2)入模的鋼筋無明顯水銹,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出現露筋現象,鋼筋綁絲絲尾倒向墻內,塑料卡環顏色盡可能與混凝土顏色接近。
5.1 氣泡的修復
盡管已采取了各種措施,但拆模后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漿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氣量較大,其表面局部可能會產生一些小的氣泡、孔眼和砂帶等缺陷。拆模后應清除表面浮漿和松動的砂子,則應使用與混凝土配合比去除石子的砂漿,加必要的調色劑試配后在不顯眼處修補,達到與混凝土顏色一致展開修補工作。
5.2 接縫處脹模錯臺的修復
1)先進行打磨,對超出部分進行切割,用界面劑摻水泥砂漿,填補到缺陷部位,待強度達到50%時,進行二次打磨,如此反復幾次,直到補平為止。
2)用專用金剛制作的類似斧頭形狀的專用工具鍛鑿脹模部位,該斧頭分脹模大于10 mm和小于10 mm規格,針對不同的墻面分別使用不同的斧頭。
5.3 陰角錯臺的處理
遇有陰角脹模或不垂直處,先進行打磨,打磨完畢,用界面劑摻水泥砂漿、用批刀進行刮批水泥膩子,待膩子終凝后,用砂紙打平,反復2次~4次即可達到預計效果。
5.4 混凝土與砌體的間隙處理
對于砌體由于達不到清水效果,為了保證刮批膩子的效果,需要先刮一層水泥膩子,然后用裝飾繃帶加強,以防止刮批膩子后出現裂縫。
1)大同凱德世家住宅小區工程,由江蘇南通六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該工程地上32層,地下2層,建筑面積170 000 m2,剪力墻結構。在施工過程中按照清水混凝土組織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從施工總體思路、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工人的操作水平來看,竹膠模板更適用于目前的工程項目之中,采用竹膠模板的方案是比較可行的,只要措施得當、管理到位、意識到位是能夠達到普通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Construction of fair-faced concrete
MIAO Jun
(JiangsuNantongNo.6ConstructionGroupsCo.,Ltd,Rugao2265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of the fair-faced concrete, the paper sums up the construction points of the model framework system, illustrates the precautions in the reinforced construction, and points out the maintenance measures for surface defects of the fair-faced concrete, so as to ensure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fair-faced concrete, quality requirem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1009-6825(2014)28-0107-03
2014-07-12
繆 軍(1978- ),男,工程師
TU7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