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軍 孫金鑫
(甘肅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試驗研究
陳懷軍 孫金鑫
(甘肅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研究了以粉煤灰、礦粉為摻合料,二者分別以4∶0,3∶1,2∶2,1∶3和0∶4比例復摻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及體積穩定性能,結果表明,提高粉煤灰比例能增加拌合物的流動性能、填充性能,減小了混凝土干縮性能,礦粉比例的增加提高拌合物的粘聚力,降低了混凝土工作性能,粉煤灰、礦粉復摻有利于發揮二者的復合效應。
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強度,干縮
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必須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填充性及抗離析性,其膠凝材料用量比相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大,如果膠凝材料僅使用水泥容易引起混凝土早期水化放熱較大、硬化后混凝土收縮較大,不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體積穩定性,因此,膠凝材料中必須大量的使用摻合料;粉煤灰、磨細礦粉由于能夠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有利于硬化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因此,常作為摻合料應用于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中,為研究粉煤灰、礦粉復摻對自密實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本文以粉煤灰、礦粉為摻合料(摻合料占膠凝材料質量40%),二者分別以4∶0,3∶1,2∶2,1∶3和0∶4比例復摻研究了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及體積穩定性能。
本課題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試驗中,材料選取如下:水泥:祁連山P.O52.5;碎石:(5~20)mm(臨洮);砂:永登龍泉砂場(中砂,細度模數2.9);粉煤灰:西固熱電廠Ⅱ級粉煤灰;礦粉:蘭州東盛S95級礦粉;外加劑:羧酸基減水劑(重慶博銳達BRS)、消泡劑(宿州華潤化工SXP)。
依據國內外對于粉煤灰—礦粉復摻混凝土的研究結果,對于混凝土而言,摻合料摻量不宜超過膠凝材料40%(質量比),在本次試驗中,粉煤灰礦粉復摻質量控制為40%(質量比),含氣量控制在3%~4%。表1列出經過試驗確定的5組礦粉—粉煤灰復摻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在所述5組配合比中,粗骨料體積含量、粉體比、水粉比、砂漿中砂率含量均符合CECS 203-2006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中關于二級自密實混凝土推薦范圍。其中Z0~Z4表示配合比中,粉煤灰與礦粉質量比分別為0∶4,1∶3,2∶2,3∶1,4∶0。

表1 礦粉、粉煤灰不同比例摻配配合比 kg
3.1 粉煤灰—礦粉復摻后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
為了比較粉煤灰、礦粉以不同比例復摻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試驗中測試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擴展度,T500,V形漏斗通過時間(s),U形箱(B型)試驗填充高度差(mm)等5項性能,表2為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檢測結果,拌合物工作性能測試方法及測試設備與CECS 203-2006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規定一致。

表2 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
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試驗結果表明:在保持自密實混凝土用水量及外加劑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粉煤灰比例有助于改善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能和填充性能,但當粉煤灰摻量增加到40%時(即單摻粉煤灰),當前的配合比會出現輕微的離析及浮漿現象;配合比中提高礦粉比例增大了混凝土的粘聚性能,降低混凝土工作性能,單摻礦粉的拌合物流動性能和填充性能均不及單摻粉煤灰或粉煤灰、礦粉復摻時的配合比;粉煤灰、礦粉以不同比例復摻時,粉煤灰比例的增加能改善混凝土流動性能,但對于混凝土填充性能影響并不明顯,總體上來說,粉煤灰、礦粉復摻時,混凝土拌合性能介于單摻粉煤灰和單摻礦粉之間。
3.2 粉煤灰—礦粉自密實混凝土抗壓強度
為了測定自密實混凝土硬化后力學性能,試驗中成型150 mm×150 mm×150 mm試件,試件成型1 d后脫模,置入標準養護室養護,試驗中測定了粉煤灰、礦粉按不同比例復摻5組配合比3 d,7 d,14 d,21 d,28 d,60 d齡期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依據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T 0553-2005中硬化后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完成;圖1為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不同齡期的抗壓強度發展曲線圖。

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摻合料中粉煤灰比例的增加,自密實混凝土早期抗壓強度有降低的趨勢,但在60 d齡期時,單摻粉煤灰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略高于單摻礦粉及粉煤灰與礦粉復摻時的強度;單摻礦粉時的早期混凝土強度(28 d前)高于粉煤灰礦粉復摻及粉煤灰單摻時的強度;當粉煤灰、礦粉復摻時,自密實混凝土不同齡期的抗壓強度基本上介于單摻粉煤灰和單摻礦粉之間。
3.3 粉煤灰—礦粉自密實混凝土彈性模量
為了測定粉煤灰—礦粉自密實混凝土靜力彈性模量,試驗中成型150 mm×150 mm×300 mm試件,試件成型1 d后脫模,置入標準養護室養護,試驗中測定了粉煤灰、礦粉按不同比例復摻5組配合比3 d,7 d,14 d,28 d,60 d齡期的靜力彈性模量,試驗依據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T 0555-2005水泥混凝土棱柱體軸心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完成,圖2為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不同齡期靜力彈性模量發展曲線圖。

試驗結果表明,對于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其彈性模量與抗壓強度相關,彈性模量的增長趨勢也與強度增長趨勢相同,當粉煤灰、礦粉復摻時,自密實混凝土不同齡期的靜力彈性模量基本上介于單摻粉煤灰和單摻礦粉之間。
3.4 粉煤灰—礦粉自密實混凝土體積穩定性
在測試混凝土干縮性能試驗時,采用100 mm×100 mm×515 mm 的棱柱體試件,試件成型后 24 h脫模,在標準養護室養護1 d,隨后移入溫度為 20 ℃±2 ℃,濕度為 60%±5%的恒溫恒濕室中,試驗中測試了粉煤灰、礦粉按不同比例復摻5組配合比1 d,3 d,7 d,14 d,28 d,60 d,90 d混凝土干縮率,試驗依據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T 0566-2005水泥混凝土干縮性能試驗方法完成,圖3為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干縮率發展曲線圖。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單摻粉煤灰的自密實混凝土干縮最小,單摻礦粉的自密實混凝土干縮最大,當粉煤灰礦粉以1∶3,2∶2,3∶1摻配時,自密實混凝土干縮率較為接近,干縮率介于單摻粉煤灰和單摻礦粉之間;總體上來說,對于粉煤灰—礦粉復摻自密實混凝土,粉煤灰比例增加,有助于減小自密實混凝土干縮,礦粉比例的增加,會增大自密實混凝土干縮性能。
粉煤灰—礦粉以不同比例復摻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試驗(膠凝材料中摻合料占質量40%,粉煤灰—礦粉以4∶0,3∶1,2∶2,1∶3,0∶4比例復摻)結果表明:
1)隨著粉煤灰比例的增加,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能、填充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礦粉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但會降低拌合物的流動性能和填充性能;
2)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試驗表明,粉煤灰比例增加,自密實混凝土早期強度較低,但后期強度提高較快,礦粉摻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但在自密實混凝土60 d齡期時,幾種配合比的強度較為接近,其中單摻粉煤灰強度略高于其他配合比強度;
3)在混凝土體積穩定方面,粉煤灰比例的增加,有利于減小混凝土干縮,而礦粉比例增加會增大混凝土干縮;
4)在粉煤灰礦粉復摻時,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強度及干縮率均介于單摻粉煤灰和單摻礦粉之間,表明礦粉與粉煤灰復摻能發揮二者的復合效應,有利于優化自密實混凝土性能。
[1] 吳中偉,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2]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S].
[3] CCES 02-2004,自密實混凝土設計與施工指南[S].
[4] CECS 203-2006,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S].
[5] 王國杰.新拌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測試方法的評價與探討[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56-58.
[6] 汪冬冬,周士瓊,田偉麗.利用粉煤灰和磨細礦渣配置高性能混凝土[J].混凝土,2006(5):40-44.
[7] 沈玉婷,謝惠東,王林靜,等.礦渣微粉及粉煤灰在混凝土中雙摻技術的試驗研究[J].山東建材,2004(2):34-36.
[8] 王玉江,程 麟,李東旭,等.礦渣粉煤灰的優勢互補效應[J].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0(5):26-30.
[9] 田偉麗,汪冬冬.粉煤灰和礦粉雙摻的膠砂和混凝土試驗研究[J].粉煤灰,2008(4):23-26.
[10] 楊華全,李家正,王仲華,等.三峽工程摻粉煤灰與礦渣微粉混凝土的性能[J].水利水電技術,2002(5):43-46.
Mixing with mineral power and fly ash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experiment research
CHEN Huai-jun SUN Jin-xin
(GansuTransportationInstituteCorporation,Lanzhou730000,China)
The workabil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volume stability of th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which the fly ash and mineral powder as admixture, mixed in different proportion(respectively by 4∶0,3∶1,2∶2,1∶3,0∶4), has been test,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increase ratio of fly ash can increase the flow of the mixture performance, filling performance, reduced the dry shrinkage of concrete performance, the increase of the mineral powder proportion, improve the cohesive force of mixture, reduces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fly ash and mineral powder is beneficial to exert the double mixing composite effect.
mixing with mineral power and fly ash,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working performance, strength, shrinkage
1009-6825(2014)28-0123-02
2014-07-18
陳懷軍(1980- ),男,碩士,工程師; 孫金鑫(1986- ),男,助理工程師
TU52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