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俊 花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廈門 363105)
360°大廳的設計方法
何 俊 花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廈門 363105)
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闡述了360°大廳的含義,結合典型的建筑實例,分析了360°大廳圍合感、存在感及數字感的特征,指出無論是在建筑理論層面還是實際項目中360°大廳的設計方法都是非常有研究價值的。
360°大廳,體驗,數字化,空間
什么是360°大廳,盡管在很多展示空間可以找到實際的案例,但是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資料卻不多。在指導學生設計該體驗空間的過程中,我對360°大廳產生了強烈興趣。于是寫了這篇文章,希望通過對360°大廳空間的研究,可以找到它的具體定義和特征,以及發現更多的設計該空間的方法。
經過初步的研究,整理出如下可識別360°大廳的定義。根據定義的內容,360°大廳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空間。
1)狹義的360°大廳。一般的理解,此空間首先主要發生在城市規劃館中。360°大廳位于規劃館的主導區域,占用貫通兩層樓的空間。以它為中心布置其他展示空間,從而展開參觀流線。在展覽館、科技館、文化館、科學館、博物館等文化展示建筑中,360°大廳的主導空間作用更加明顯。而在形形色色的體驗館,360°大廳不是單一的存在,設計者把很多形式結合在一起塑造出奇妙的效果,使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豐富的空間體驗。
2)廣義的360°大廳。如果360°大廳的狹義定義在現代公共建筑設計范圍,那么廣義的360°大廳從原始建筑到現代建筑作品均已涵蓋,此空間的得天獨厚的作用還在于經常會展示世界上領先的科學和技術。360°的大廳被塑造成不同的形式格調,最具標志性的特點是營造多視角空間的獨特氛圍。它的具體實例體現在表1中。

表1 經典類型建筑作品中的各種360°大廳
表1所列出的作品是為本文而特別選擇的典型例子,并沒有涵蓋所有360°大廳,在此特意說明。
從360°大廳的應用范圍,我們可以總結出其建筑的基本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圍合感,存在感和數字空間感。在指導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大概約2/3的學生主要是考慮空間圍合感與動態空間感的設計。出色的建筑設計軟件如AutoCAD,3DMAX等,能夠被用來模擬動態的視覺空間。我最初的想法只限于以上觀點,在完成課題指導之時發現360°大廳在三維投影展示應用中也非常重要(見圖1)。

2.1 圍合的空間體驗
空間的圍合是形成任何建筑空間的造型基礎,此項研究結合建筑設計的需要,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內部空間圍合、外部空間圍合、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互動空間。
大多數建筑學四年級學生早已掌握了空間構成知識,他們很容易理解內部空間圍合的類型。他們考慮平面的時候,第一個想法是矩形和圓形;接著就是不規則的圍合形狀。賴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外部造型也是矩形和圓形的集合體,但它螺旋形的內部空間設計是非常巧妙的。一個上升的向外擴張的螺旋愈來愈大,閃閃發光的玻璃管帶嵌入螺旋形的坡道外邊緣,醞釀出別樣的圍合感。
這類360°大廳常常位于一層或二層,與多功能廳相鄰或相容。不能僅僅考慮功能分區,即使在我們看起來很簡單的展示空間,要把它設計成富有創意并不容易。
現在的學生獲取學習資料的渠道非常廣泛,互聯網更可以為之提供取之不盡的資源。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還不能很好地分析處理所獲得的龐大參考資料,在這時候作為指導老師就會要求他們多畫草圖,制定計劃進度表,根據時間安排進行草圖的修改。在這個階段,師生一起討論內部空間圍合的手繪草圖是非常重要的,不斷地修改的過程,是為了逐步建立起能夠實現的多視角空間。
360°大廳的戶外體驗主要考慮與周邊建筑相結合。就像擁有的獅子院的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和在圣馬克廣場上的建筑物,均考慮了周圍建筑的呼應。文脈影響是不容忽略的因素,難度在于我們設計的是一個空間。如何使該空間占用的空間量和周邊環境協調,學生采取兩種設計方法,首先想到的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建筑物個體,是全封閉的空間,根本沒有考慮周邊環境。另一種構思是構筑一個開放的空間,或半封閉的中庭。這種戶外開放空間想法較為有趣,賦予外部空間活力與生機,是值得嘗試把它繼續進行下去的。
在室內和室外的互動空間是結合以上兩種方法設計的360°大廳。漫長的建筑發展史中有很多經典的案例,值得在此一書。古代羅馬圖拉真皇帝的紀念柱,內部是內旋的螺旋樓梯,外部柱身纏繞了螺旋形雕塑帶。柬埔寨的吳哥窟在建筑內外上滿鋪精細絕倫的雕刻,把宗教主題由內至外的宣揚歌頌。學生們認為在現代建筑上運用雕刻元素是得不償失的,甚至覺得雕刻帶裝飾也是多余的。但是如果仔細研究雕刻的圖案韻律就會發現現代建筑也在使用同樣的想法來表達互動的節奏,放大或縮小、旋轉或是陣列,使外形更加有張力,得到很好的空間效果。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想法是借助了薩沃伊別墅的靈感,開放的屋頂空間,互動空間在中庭和屋頂花園之間產生。在此時的討論聲中更多地是對勒·柯布西耶的贊揚和敬禮。
2.2 動態的空間體驗
360°大廳不僅有墻,門,窗,屋頂等建筑構件裝置,還有從施工開始就一直參與其中的光與影。它們豐富了人類世界的空間結構和精神視野的存在。建造的過程不是一次完成,也不會馬上消失。建筑本身就是一個時間表。在大廳空間中,有豐富經歷的老人,他們的年紀越大,就越能體會到在光與影的時間變化。在存在光與影的視角空間,在這個虛擬空間中的亮度變化,允許我們更深刻地體會生命因何存在。
在討論如何設計動態空間的話題,學生是因為什么主題,表現在什么工作,他們的表達稍欠說服力。如果大家現在冷靜下來,讓我們回顧弗萊徹先生《建筑史的故事》,看看以前的360°大廳動態空間如何造就。不難發現英國索爾茲伯里的巨石陣每天都在上演光與影的魔術;埃及卡納克神廟內部空間的神秘壓抑的氣氛是由建筑師運用透視手法造就的光的三維投影帶來的;但波斯波利斯皇宮的百柱殿的柱間尺度傳達了眾生平等的輕松自然的思想;中國的明堂辟雍漢代禮制建筑,天圓地方的格局凸顯儀式的行走路線,集中表現明堂的重要地位;古代羅馬的萬神殿室內空間容納了球體空間,頂部開洞的做法為這個動態空間中增加了光束做的時間指針;在拜占庭圣索菲亞大教堂畫上了四翼天使的輕盈飛揚的帆拱是完美的構思,使得多視角空間的宗教氣氛變得更強。在哥特式教堂,充足的光線像一個活潑的天使,她的熱情的目光在交錯的骨架券中飛行。這樣一個場景所容納的內容,將超過人們可見可聞的更多,但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體驗自己,研究它們通常需要聯系周圍的環境、事情發生的先后次序以及先前的經驗。
我們可以從展示物入手,把動態360°大廳空間分成以下四種類型來看待:可看見的,可理解的,可表達的,可分析的。
可見的空間:展示的對象是實物,是我們可以直接在空間中看到展示的對象。學生對這類空間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展示物如何被保護,例如設置櫥窗、陳列柜等讓觀眾感知展示物的重要性。不能直接觸摸的保護感,這是較為常見的展示空間。這種類型并不是360°大廳空間所獨有的。
可以理解的空間:展示的對象不一定是實物,但它對我們而言并不陌生,或者是空間設計讓觀眾產生一種親切感,想要靠近它,進一步理解它。這類360°大廳空間加強親切的氣氛,消隱觀眾與展示物的心理距離,達到觀賞后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
可以表達的空間:為了強調展示物的主要信息和文化價值,運用主動的引導手法,提煉信息符號,以最簡潔的表達方式直指人心,更讓觀眾有互動交流的機會,打破展示物的靜態的被動局面。
可分析的空間地方:展示品被“藏”了起來,有興趣的觀眾會繞過一些障礙或要闖關才能看到展示品。這個空間進行布局,通過一系列的提示和指導,讓人產生尋寶的念頭。需要觀眾集中注意力,從而使空間設計效果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師從魔術師。
2.3 數字空間的經驗
借助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古人們的很多夢想在今天轉換成為現實。現代生活的節奏的保障是高速與高效,然而這些先進技術不能離開電力的支持。沒有電,數字化展示空間將變得很常見,甚至還不如傳統的展示空間。多媒體互動360°大廳的精心設計在聲音效果、燈光效果、觸控系統效應等方面體現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琳瑯滿目的展覽環境。數字科技與觀眾互動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自動控制方式,手動控制模式,控制模式。運用的高科技設備是代表了當今的較為高端的儀器,包括三維投影機,特效電機,照明燈具,投影機,背投,演示屏幕,計算機平臺,PDA無線控制器,立體聲系統,虛擬沙盤模型等。這些模擬結果的控制系統實現多維化演示,包括隔空翻書、數碼投影球、大型弧幕拼接、多媒體沙盤互動系統、魔幻櫥窗、地面互動、前面互動、桌面互動、電子簽名臺、笑臉墻、360°鏡面投影、幻影成像、隔音罩、互動感應墻、霧屏墻等產品。規劃師、建筑師、技術員、藝術家和計算機高新技術人才將高新技術帶到360°大廳,讓人們更好地認知展品、更好地體驗互動的數字空間。
未來是基于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對360°大廳進行歷史回顧與前景研究非常必要。這個空間的概念性很強,與其他空間相比,給設計者更多的發揮余地。迄今為止,360°大廳給人們的空間感受主要表現在圍合、動態、數字化三方面,今后的360°大廳要沿著這樣的道路發展,還是會另辟蹊徑很難推測。但空間設計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創造一個打動人心的氛圍,讓觀眾感受到這種氛圍的存在。
[1] [英]丹·克魯克香克.弗萊徹建筑史[M].第20版.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1996:55-1613.
[2] [挪威]克里斯蒂安·諾伯格·舒爾茨.存在·空間·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71:25-63.
[3] [美]羅伯特·麥卡特.弗蘭克·勞埃德·賴特[M].倫敦:賈登出版社,2001:230-245.
[4] 廈門卓遠科技有限公司.互動電子沙盤多媒體互動[EB/OL].http://www.xmsuper.com/pro_show.asp?xid=11,2011~2015.
Design methods of the 360° hall
HE Jun-hua
(JiagengCollegeofXiamenUniversity,Xiamen363105,China)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360° hall from two aspects of narrow sense and board sense. Combining with typical building examples, it analyzes the surrounding feeling, existing feeling and digital feeling of the 360° hall, 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360° hall design methods are valuable in both build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project.
360° hall, experience, digital, space
1009-6825(2014)22-0026-02
2014-05-12
何俊花(1971- ),女,講師
TU242.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