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亮
摘 要:在建筑施工中,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是整個項目全過程控制的關鍵,在該環節中,工程的質量主要由施工階段予以控制,因此施工階段質量控制對于工程的整體影響較為深遠。文章針對當前建筑施工中有關質量控制的方式進行研究,并針對工程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予以詳細的分析,對質量控制過程中控制內容以及系統過程和方式方法、依據等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質量控制;施工;建設
1 背景分析
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建筑項目不同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較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建筑產品的生產規模較大,且過程復雜,需要很大的投資,且生產過程是不能夠逆轉的;其次若是建筑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那么其可彌補性較差,不能夠依靠售后服務予以解決,尤其是若工程質量沒有達到規范標準,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時,其造成的惡劣影響,比其他的產品更加嚴重。
2 控制原則
項目的施工中,其質量控制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2.1 質量第一
由于建筑產品的特殊性,在質量要求上,建筑產品的要求更為嚴格,例如年限要求,形成周期要求,建筑產品直接關系到人民的財產以及生命安全。因此質量第一的原則是建筑項目施工中必須放在首要位置的原則。
2.2 以人為本
建筑項目的建造其實是人的活動的集合,因此質量控制工作必須將人的控制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發揮人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的同時,處理好各方利益關系,增強責任感,令質量第一的意識深入人心。另外對人的素質予以提升,避免在工作中產生的人為失誤,通過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和控制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以及每一道工序的質量。
2.3 以預防為主的原則
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應當在發生前予以預防,這是對產品質量不利影響因素消除的最佳方式,通過對各個環節的控制,將能夠造成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的因素予以排除。首先應當對人的工作進行控制,保證不會因為人為因素造成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對過程進行嚴格的檢查,預防是確保工程質量的最佳方式。
2.4 質量標準
在質量評價中,產品的質量尺度需要建立在合理的質量標準之上。產品質量只有符合規定的標準,因此必須予以檢查,且需要以數據作為基礎依據。
2.5 貫徹職業規范的科學公正
質量控制過程中,對于問題的處理必須抱著科學公正、客觀,不能夠存有偏見,通過嚴格的要求以及對原則的堅持保證施工質量。
3 控制依據
依照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的性質以及范圍可以進行分類,主要分為兩類,下面便進行詳細的論述。
3.1 共同依據
共同依據就是施工過程中同項目施工質量有關的就普遍性、必須予以遵守的通用性基礎文件,其指導意義在施工階段的工程項目質量控制中包括三方面內容:首先是相關承包合同以及協議,其次是設計文件,最后則是針對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條文。
3.2 技術法規性文件
主要包括評定檢驗工程項目質量的相關標準,例如建筑工程的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相關技術法規性依據,主要是針對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構配件、半成品質量進行控制的依據,例如木材物理學實驗總則。再有便是對施工工程質量進行控制的相關技術法規性依據,例如對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地基驗收的規范,以及相關電氣工程進行質量驗收的相關規范等。另外一些采用了新型的方法、技術以及工藝的工程需要事先進行相關實驗,并且需要請專門的權威性部門進行技術鑒定,并給予相關鑒定書,對相關質量數據以及指標進行鑒定,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工藝進行相關規程的制定,保證質量標準的規范性,以此控制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4 控制主要內容
4.1 事前控制
所謂的事前控制主要指在項目施工開始前,對項目施工所需要的準備工作進行質量控制,具體的控制內容包括技術、物資以及組織和施工現場準備等幾方面的控制。
4.2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是在項目施工完成后,針對項目產品質量進行驗收這一過程的控制,具體包括以下內容:首先是對竣工驗收資料予以充分的準備;其次按照相關驗收辦法以及標準進行分項、分部工程的檢驗,并對完成的工程進行質量平驗;最后則是對竣工驗收工作進行有效的組織。
5 影響因素
施工質量主要受到五大方面的因素的影響,首先是人的影響,其次則是材料、機械以及方法的影響,而環境也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所以,對這五個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是保證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
6 方法和措施
6.1 控制方法
6.1.1 分類
一般管理方法,該種技術方式包括編制施工管理方案、對圖紙的會審以及技術的復核和交底的工作。
實驗法。該方式主要是通過施工實驗以及材料和構件實驗等方式對工程質量予以保證。
檢驗查收法。該方式主要是通過各類驗收的方式保證工程質量,包括,預驗收以及階段驗收、隱蔽工程以及單位工程和材料設備的驗收。
管理技術法。該方式對于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主要是通過技術的優選或者圖表、數理統計和全面質量管理的方式為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提供技術支持。
多單位控制法。該種方式通過項目經理部對于工程的控制以及操作者的自我控制對施工階段項目質量進行管理,另外企業控制以及對分包范圍和建設單位、質量監督單位、業主進行控制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上述方法中樹立統計的方式效果是最好的也是最常用的,下面就該方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6.1.2 數理統計方法及工具簡介
(1)直方圖法,直方圖又稱質量分布圖、矩形圖等。直方圖法是通過頻數分布,分析數據的集中程度和波動范圍的統計方法。通過它可以了解工序是否正常,能力是否滿足,并可推測母體的不合格率,又可確切地算出數據的平均值戈和標準偏差s。
(2)控制圖法,控制圖又稱管理圖,它是指以某質量特性和時間為軸,在直角坐標系上所描的點,依時間為序所成的折線,加上判定線以后所畫成的圖形。管理圖法是研究產品質量隨著時間變化,如何對其進行動態控制的方法。
(3)排列圖法,排列圖法又稱主次因素排列圖法,或稱巴雷特圖法。其作用是尋找主要質量問題或影響質量的主要原因以便抓住提高質量的關鍵,取得好的效果。
(4)因果分析圖法,因果分析圖按其形狀又可又稱為魚刺圖,或稱樹枝圖,也叫特性要因圖。所謂特性,就是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所謂要因,也就是對質量問題有影響的因素或原因。對于造成質量問題的直接原因在其表象之下。
(5)相關圖法,相關圖法又稱散布圖法,是一種用于判明影響因素與質量特性之間兩種意想因素之間或因果關系之間究竟有無依存關系,并進一步判明依存關系強弱的簡單方法。
(6)分層法,分層法又稱分組法,它是將存在的質量問題數據按一定的標志加以分組,以便找準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
(7)調查表法,調查表法,又稱分析表法,它是一種利用一般統計表整理數據并作粗略原因分析的方法。
6.2 建設項目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進行施工質量控制,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措施,進行監督控制
6.2.1 現場監督
6.2.2 測量
測量是對建筑對象幾何尺寸、方位等控制的重要手段。施工前對施工放線和高程控制進行檢查,嚴格控制,不合格者不得施工。
6.2.3 試驗
通過試驗手段取得的試驗數據是判斷和確認各種材料和工程部位內在品質的主要依據。
7 結束語
通過上述內容分析,施工質量控制是形成優質工程的基礎,文章通過對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對如何提高質量控制工作效率提出了相關措施,剖析了施工質量控制原則以及詳細過程,以便為質量控制工作更好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譚紅衛.大型工程多項目并行作業質量監管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
[2]王青斌.談如何搞好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J].工程質量,2006(07).
[3]王春生,王淞,劉寧.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的思考[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