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6月10日,《人民日報》推出關于“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如何落實”的系列報道,首篇聚焦湖北經(jīng)驗。湖北的典型作法,即緊緊揪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jiān)督責任。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強化責任追究,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中央紀委亦在近期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強調(diào)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這些強烈且清晰的信號,足見黨中央重視程度之高、貫徹落實決心之大。
嚴格意義上說,主體責任的缺失,是影響黨風廉政建設有效性與權(quán)威性的關鍵。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黨風政風得到明顯改觀。然而,仍有一些地方或單位的“一把手”習慣于只栽花不摘刺,只愿唱紅臉不愿唱黑臉,重視業(yè)務工作忽視黨風建設,重視經(jīng)濟指標不抓懲治腐敗,存在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得罪人的事”,“反腐敗是紀委的工作”等錯誤認識。
有人這樣給一些黨委“畫像”:講發(fā)展頭頭是道,講業(yè)務津津有味,講作風悶悶不樂,講思想昏昏欲睡??梢?,業(yè)務搞上去了,作風滑了坡,群眾也不答應。那些用“抓了很多業(yè)務,取得很多成績”當借口為自己的失職開脫者,用“不干不會出事,干多難免出事”當幌子為腐敗的滋長辯護者,無不是定錯了位、使歪了勁,忘記了黨委的責任所在。
黨章明確規(guī)定,各級紀委是在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雙重領導下工作,主要任務之一是“協(xié)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xié)調(diào)反腐敗工作”??梢?,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本身就是黨委的責任,黨委不抓誰抓,黨委不管誰管?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是突出主體責任。黨委是領導核心,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者、執(zhí)行者、推動者,必須擔負起主體責任。黨委主要負責人要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失職”的理念,既要承擔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維護穩(wěn)定的第一責任,也要當好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其他成員要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既管事又管人,做到工作職責和掌握的權(quán)力管到哪里,黨風廉政建設的職責就延伸到哪里。只有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嚴格按黨的制度和規(guī)定辦事,不斷解決黨內(nèi)存在的問題,才能將黨組織建設成堅不可摧的戰(zhàn)斗堡壘。
落實主體責任,關鍵看行動,根本在擔當。各級黨委要拿出具體措施,制定切實可行而又科學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做到有責必問、有錯必究,使制度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使黨委領導干部把主體責任記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將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結(jié)合當前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揪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堅決反對“四風”,克服組織渙散、紀律松弛,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以最堅決的行動、負責任的擔當、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