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創新型國家。省第十次黨代會也將“創新湖北”作為“五個湖北”建設的重要內容,把創新作為推動湖北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核心動力。
省科技廳作為創新湖北建設的牽頭部門,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改革創新統攬湖北科技工作全局,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以改革推進“創新湖北”建設,真正做到“創新、創新、再創新”,切實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在深化科技體改方面,我們需要重點推進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省級財政科技投入實行前資助、后補助、目標獎勵、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財政科技投入的引導、示范、放大作用。完善對區域發展戰略性科學研究、公益性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支持機制。
優化科技創業環境,實施科技企業創業培育工程。以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功能為目標,改革科技財政資金分配方式,積極引導資金、儀器、平臺、人才等資源向科技企業孵化器一線聚集,系統優化科技創業的條件與環境,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快生快長,力爭我省孵化器每年新增科技創業企業2000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800家。
整合科技計劃資金,推動重點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凝練出激光、智能制造裝備、畜禽、糧食生產加工、磷化工等5個重點產業鏈,統籌集成廳本級50%以上的項目資金,建設有利于資源整合、創新能力強的新型產業技術創新平臺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集中力量突破一批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前沿技術、替代進口技術等,全面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和持續創新能力。
加快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服務湖北經濟發展。認真落實2013年12月出臺的湖北《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暫行辦法》及實施細則。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向經營專業化、功能投行化、收益股份化、信譽品牌化方向發展,加快建設國家中部技術轉移中心。對企業受讓轉化科技成果給予補貼。完善省級科技獎勵制度,引導技術開發類項目在本省實施應用轉化。力爭2014年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500億元。
促進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健全科技創新創業投融資機制。省創投引導基金規模擴大為5.5億元,設立“科技創業天使投資基金”,加大對種子期和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力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統貸統還平臺”和“科技創業企業融資擔保平臺”,建立“天使投資”風險補償制度,實行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制度,籌建貸款風險池、擔保保證金池。支持武漢東湖高新區設立光谷銀行。
(作者系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副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