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忠紅 張 洋 祝媛媛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1999年擴招以來,教育規模急速增大,招生數量在逐漸遞增,而生源質量卻不高,在校生的學習質量與效果無疑成為當下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目前,各高校都存在著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質量不高的現象。學生的學習質量受諸多因素影響,但與教師的授課質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講授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而學生的“學”又制約著教師的“教”,兩者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關系,故而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同時,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效果進行監控與評價,這無疑將促進教師的授課質量的提高。
(1)以評促學、以評促改,重在提高的原則,這是“評學”的基本原則和根本目的。主要是為了不斷地促進和引導學生發展。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果。
(2)堅持學生自評與班級同學互評、個性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全方位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有利于評價的完整、公正、科學、客觀,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更有利于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
(3)與加強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工作相結合原則。學生管理部門、教學管理部門、教師、教學督導都是評價的主體,通過這些主體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效果進行全方位觀察與評價。
(4)應重引導,慎評價。“評學”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側重于學習效果的提高,而并非評價本身。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果的評價要慎重,不能輕易下結論,注重引導,慎評價。
“評學”標準的設計采用了因素分析法,結合導向性原則,突出醫學院校的特色。設置了課堂學習狀態,自主學習情況、學習效果、三創活動與成果、人文素質、臨床實踐與效果等6個一級指標。將5個年級的本科生分為三個層次分段評估。1~2年級學生,以學習狀態和自主學習指標為重點;3~4年級學生,以個性學習和三創活動指標為重點;5年級學生,以臨床能力與效果指標為重點。根據各階段的不同情況設計了二級指標。對4年制的專業,單獨設計了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的評價標準。
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是教學質量監控中的一部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建立了相關的評價管理規章制度,如《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辦法》、《學生“學習模范”評選制度》,制定了“學習模范”評選、獎勵與交流辦法。
為了科學、有效地進行學生學習質量與效果評價,創立了“多維貫通”的評價內容、方法與主體。“多維”,就是全面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要素;所謂“貫通”,就是將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貫穿于整個在校學習過程,跟蹤監測學生的學習狀態,便于及時發現缺點和改正不足。評價內容多維貫通,評價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包括課堂學習狀態,自主學習情況、學習效果、三創活動與成果、人文素質、臨床實踐與效果,評價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校的學習過程。評價主體多維貫通,評價主體包括學生、班級評學小組、院部評學小組、學校評學小組;評價方式多維貫通,通過學生自評、他評、認證等多維評價方式,使其真正變得科學、全面、客觀。通過對學生的全部學習過程進行監控與評估,構建科學、系統、準確、綜合的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價體系。
學校成立了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科,建立了相應的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質量管理組織體系,形成了學校校長、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高等教育研究與評價中心、教學督導組、教務處、各院部、學生管理部門、招生就業部門構成的組織體系。分工負責,相互支持,各司其職,保證學生學習質量檢測工作的常態運行[1]。
學校形成了學生自評與班級評學小組評價相結合、院部評學小組認定與學校評學小組認證相統一的“學生自評,上下聯動”運行機制。對學習狀態與效果綜合評估為A級的學生頒發證書,并設學生學習模范獎,召開學習經驗效果交流會,與全校學生共享學習經驗。全校齊抓共管,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使之達到學校的培養目標,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自2003年以來,學校逐漸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每年評選“學習模范”,并進行學習經驗交流,通過多年的實踐取得較好的效果。
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學生從中明確了學習目標與內容,穩定了專業思想,以評估指標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學習目標化、常態化,養成了自我管理的習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學會創新,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獲得了終生學習的能力。
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學生在養成自主學習習慣之后,建立了新的學習觀念,由以往的片面學習轉變為全面學習,由被要求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由接受性學習轉變為進取性學習,由僵化的學習轉變為創造的學習,由規范化學習轉變為個性化學習,由側重知識培養的學習轉變為注重能力培養的學習,使學生轉變了學習觀念和學習行為,促進了學生學習質量和效果的提高。
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的評價指標起到導向作用,把學生引向知識的海洋,引導學生去創造活躍的課堂,發掘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學生參加創造性學習行為得到鼓勵,學生創新能力的學習欲望得到了激發;學習熱情和激情得到了激發,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了實驗性、實踐性教學改革,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獲取知識的渠道得到拓寬,讓學生知道了應該如何獲取知識,學會了“學習”。
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評估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同時,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也是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真實展現,教師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就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積累和拓寬自己的知識,深入研究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與效果的評估,促使教師轉變了教學思想,改革了教學方法,精煉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學生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改變了學習觀念與行為,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學習,鍛煉了動手能力,促進了教學相長,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1]匡海學,楊天仁.質量保障體系是中醫教育之本: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構建內部保證與外部監控相統一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N].中國中醫藥報,2009-06-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