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 潘興揚 周淼葭
北川羌族自治縣委書記劉少敏:
科學發展 產業振興
縣域經濟的發展,定位很重要,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有自身的立足之地。目前,民族地區科學發展仍是第一要務,要因地制宜打好扶貧攻堅戰,振興發展奔小康。
這要求我們處理好發展與生態的關系,既要山清水秀,又要科學發展;要以“產業立縣”為引領,充分利用少數民族地區豐富的生態、水能、礦產、旅游等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優勢;優化產業結構,盤活資產,搭建融資平臺,充分利用好自然環境資源,大力發展休閑度假產業,做大品牌,提升經濟實力;同時,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優秀人才服務基層,助推民族地區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昭覺縣委書記子克拉格:
立足生態突出民俗謀小康
昭覺縣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享有“彝族歷史文化走廊” “彝族民間文化寶庫” “彝族服飾文化之鄉”“苦蕎麥之鄉”等美譽。我們將立足生態資源優勢,突出民俗特色,圍繞打造“涼山東部區域中心城市、涼山東部地區工業經濟重要增長極、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金沙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五大定位,努力實現“工業快速發展、農業特色明顯、城市魅力彰顯、旅游亮點紛呈、城鄉統籌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七大目標,加快建設美麗的富饒文明和諧新昭覺,實現2020年同步小康。
瀘定縣委副書記、縣長蒲永峰:
民族地區要走特色產業之路
民族地區縣域經濟主要表現有兩個問題:一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二是產業基礎薄弱,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不強。我們要大力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打造縣域特色經濟品牌。特色產業是在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和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培育起來的,沒有優勢就沒有競爭力,要避免縣域經濟發展趨同化現象,努力挖掘特色、創造特色、放大特色。就瀘定的情況來看,就是要做優特色農業、做強優勢工業、做大旅游產業。
九寨溝縣委副書記、縣長李紹友:
走全域旅游發展之路
九寨溝縣境內的世界遺產九寨溝景區是屬于全人類的共同自然財富,如何依靠九寨溝而不依賴九寨溝,闖出一條屬于我們自身的全域旅游發展之路,既改變過去大九寨偏重于觀光型的傳統旅游模式,又打造將來集觀光、休閑、度假、探秘、康養等為一體的特色旅游目的地,這是九寨溝縣的機遇,也是九寨溝縣的使命。
我們將切實落實省藏區旅游工作會議精神,著力實施阿壩州 “全域、全時、多元”旅游發展戰略。
紅原縣委副書記、縣長嘉央羅薩:
發展牧區特色經濟
紅原是國家和省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畜牧業和旅游業是紅原縣兩大支柱產業,紅原縣要緊抓發展生態經濟這個“牛鼻子”,著力在推進生態立縣、產業富縣上下功夫。要圍繞加快農牧民融入現代社會,加快牧區現代化步伐,做好加快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開放合作四件大事,使牧區、牧業、牧民“三牧兼顧”統籌發展,實現產村相融、統籌城鄉,做實縣域底部基礎。
金川縣委副書記、縣長卞思發:
優先發展生態經濟
金川自然資源豐富,多元文化并存,開發潛力巨大。要加快金川的經濟發展,就要用好用足國家支持政策,優先發展生態經濟、堅持“生態立縣”,并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保障民生。
生態可以說是金川縣的生命線,也是小康之路。這體現在產業上,就是生態農業經濟、綠色工業經濟、生態旅游經濟、特色文化經濟及氣候生態經濟等的提倡和打造。我們在發展縣域經濟時堅持立足生態,改善的是生態環境,提升的是經濟效益,收獲的是社會和諧。同時,牢固樹立“百姓富、民心穩、藏區安”的思想,不斷優化社會生態,助推縣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