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斌 王建宏
在成都召開的四川省委縣域經濟工作會議上,全川183個縣的縣委書記與會,共夯省委、省政府多點多極支撐戰略底部基礎。《當代縣域經濟》記者見證了大會盛況,并在會議間隙采訪了中共榮縣縣委書記榮全。
榮縣,古之榮州,“辛亥首義·如來福地”,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示范區,如今正迎來飛速發展的機遇。一城一水一路,曾經制約古榮州的發展瓶頸將被改寫,這進一步彰顯出“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縣域經濟發展路徑的有效性與重要性。
“我們有信心,再造一座新榮州。”榮全信心百倍地說。
一城活榮州
不等不靠,專注發展,這是榮縣的振興之道。
長期以來,處于自貢市與樂山市中間節點縣城的榮縣,其交通處于尷尬的位置,僅有一條高等級道路相連。雖然礦產和旅游資源均很豐富,但老城區發展仍顯滯后。
可是,榮縣歷屆黨政領導沒有等待,而是奮起直追。
2000年,榮縣縣委、縣政府謀劃啟動縣城新區河西片區建設;2006年,河西片區規劃調整定性為集文化體育、旅游服務、商貿與居住于一體,具有山水特色的綜合性片區。
經過10余年的建設,如今,榮縣河西已再起一座新城,為縣域經濟發展破開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也為城鄉統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進河西新區,道路寬敞,高樓林立,三橫四縱的城市路網四通八達;榮州大道、西干道串起商氣旺盛的新區,新修的體育場館及靚麗的學校、醫院,讓新區變成了宜居宜業的新城……城市空間得以拓展,承載著榮州人的幸福感,分享到了發展帶來的成就,肯德基來了,大商集團也將開進榮州……
“產業基礎業已形成。經過多年的發展,榮縣已初步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礦產采選及綜合利用、鹽化工、機械加工及制造、建工建材等五大支柱產業和生物制藥、節能環保設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榮全高興地說。這些成績看得見摸得著,令人自豪與欣慰。榮全說,如今,榮縣還建成了一批全國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獲得了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設縣、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集群發展試點縣等40余個國家級和省級稱號。
一水注動力
榮縣曾是缺水城市,曾經的旭水河,留著榮州人缺水的記憶。
后來,榮縣大興水庫,城郊的雙溪水庫,徹底改變了缺水的歷史,而且還為城區居民增添了一個休閑度假的旅游景點。
嘗到水庫甜頭的榮州人并未止步,一座更大的水庫將很快呈現在世人面前。
談起正在全力搶進的小井溝水庫,榮全娓娓道來。“這是四川省第一個先移民后建設的水庫,總容量1.7億立方米,建成后將有效解決自貢市320多萬人口和15萬畝耕地的供水與灌溉問題。”榮全說。
自貢市是四川省嚴重缺水城市,屬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盼這水庫,自貢已盼了40年。
1972年,自貢市委、市政府開始啟動小井溝水利工程前期準備工作,于1978年上報了小井溝水庫設計報告。2009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小井溝水利工程項目立項。2010年12月18日,總投資約27.27億元的小井溝水利工程正式開工。
小井溝,宋、明以來就已成游覽勝地,兩岸山勢高峻,樹木茂密,北面約200米處,有一雕刻著16龕唐代摩崖造像的懸崖,當地村民稱之為佛爾崖。佛爾崖的對面,還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少女望郎。
“水庫要移民8000多人,涉及留佳、保華、長山、來牟4個鎮。”榮全說,移民搬遷、移民新村建設、安置點項目集中規劃、國家4A級小井溝風景區旅游建設……一張張藍圖相繼繪就,小井溝,不僅給榮縣再造了一張閃亮的名片,還成為榮縣縣域經濟新城鄉統籌建設的載體。
一路通天府
路不暢不等,水不興不靠,榮縣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等不靠,因地制宜,闖出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之路。當機遇來臨時,先期奠定的堅實基礎必將煥發出倍生的作用,效益倍增。
轉眼之間,榮州的機遇再次來臨。
“我們有兩條路,徹底改變榮縣的交通。”榮全說。
這兩條路正是樂自高速和內威榮高速。
樂自高速公路使榮縣成為樂山和自貢兩市的中間節點城市,從榮縣城西經過,激活榮縣的河西新西。
尤值一提的將要完工的內威榮高速公路,對榮縣而言,它將打通威遠縣,連接成自瀘赤高速公路,榮縣東出,到成都的距離將縮短70公里。此后,榮縣至成都,僅需2個小時,給榮縣又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
為迎接內威榮高速公路時代的到來,榮縣又提前規劃了“河東片區”。榮全激動地說:“榮縣東、西兩面都有高速公路,區位、交通優勢將日益明顯。樂自高速、內威榮高速、小井溝水利工程等重大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的建成,將極大改善我縣的發展環境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