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柬埔寨是和睦相處的好鄰居、真誠互信的好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合作共贏的好伙伴。雙方在自然資源、產業結構上的差異,使其各具比較優勢,在產業內和產業間都形成了互補特征,雙邊經貿合作空間大、領域廣、前景好、商機多。近年來,中柬經貿合作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自2006年兩國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以來,雙邊經貿合作空前活躍,成果豐碩。
中國-東盟自貿區對中柬經貿合作產生的影響
柬埔寨作為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的東盟國家,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無疑給它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隨著自貿區的建成,中柬經貿合作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貿易大發展。關稅的逐步減免使得雙方優勢產品,如我國輕紡、機電產品,柬埔寨農產品、水產品的進出口帶來巨大的刺激效應。自2009年10月1日起,中柬雙方按照自貿區降稅安排首次實施降稅。此次降稅后,我國對原產于柬的近7000種產品關稅降至0~5%。柬對原產于我國“早期收獲”項下產品稅率降至0~5%,最惠國稅率為35%的產品稅率降至20%,7%的產品稅率降至5%。2015年,雙方超過90%的產品將實現零關稅。
二是投資大促進。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的簽署,中柬兩國服務部門的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投資政策和環境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更加穩定和透明。
三是資源大整合。中柬農業領域互補性強,發展潛力巨大。此外,柬政府正積極尋求外來技術力量和資金,開發其蘊藏豐富的油氣和礦藏資源。自貿區的建立為雙方在農業、資源開發領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
四是產業大轉移。中柬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雙方行業間又存在一定的競爭。我國通過向柬埔寨轉移有關產業鏈的初期階段,兩國產業鏈以自貿區作為紐帶進行對接,輔以合理分工,組建區域產業鏈,將為兩國帶來更大的收益。
五是服務大交流。吳哥古跡作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每年吸引200多萬外國游客;大量島嶼、海灘等生態旅游資源尚待開發。自貿區建成為中柬旅游合作提供良好契機。
柬埔寨的投資環境
柬埔寨的發展潛力對企業具有較大吸引力。為加速經濟發展,吸引國內外投資,柬埔寨于1994年通過《投資法》,并于2003年通過《投資法修正法》,為在柬境內投資提供相對較為優惠的稅收和土地租賃政策。企業選擇在柬投資的主要因素在于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投資保障方面。據柬《投資法》第四章規定:不實行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國有化政策;對已獲批準的項目,不對產品價格和服務價格實行管制;允許投資者從銀行系統購買外匯轉往國外,作為清算與其投資活動有關的財政債務。
二是柬埔寨實行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經濟活動高度市場化、自由化。除憲法規定外國人不得購買和擁有柬土地以及從2001年起不得砍伐森林外,無其他明顯投資壁壘。包括銀行、保險、電信、旅游、醫療衛生、教育等領域在內的服務領域實行全面開放。
三是作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柬埔寨享受發達國家給予的多項優惠。例如,美、歐、日等28個國家對柬包括成衣在內的許多出口產品給予普惠制待遇(GSP)。
四是柬埔寨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礦產、農產品、漁業等方面資源較為豐富。
五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為雙方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六是柬埔寨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柬埔寨發展理事會是柬政府唯一負責柬投資和重建發展綜合事務的政府機構。理事會下設“柬埔寨投資委員會”、“柬埔寨重建與發展委員會”和“柬埔寨特別經濟區委員會”,分別負責管理私人投資(包括外資直接投資)、公共投資(政府發展項目、接受國外援助等)和特別經濟區(包括經濟特區、工業開發區、自由貿易區等)業務。柬埔寨投資委員會作為柬投資主管機構,由柬涉及投資的各部門代表組成,實行“一站式”審批。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中國江蘇太湖柬埔寨國際經濟合作區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柬埔寨國際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是中國商務部首批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一。
該特區地處柬埔寨王國西哈努克省,距離柬唯一的國際港口——西哈努克港碼頭12公里,距離西港機場3公里,連接4號主干公路,距離首都金邊僅210公里,水陸空交通優勢突出,淡水資源獲取方便。特區總體規劃面積11.13平方公里,首期開發面積5.28平方公里。
該特區的主導產業以輕紡服裝、機械電子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同時發展保稅、物流等配套服務。
根據柬《投資法》第五章第十四條規定,該特區享有以下優勢:特區內投資的企業,其進口的生產設備、建材、零配件及用于生產的原材料等均百分百免征進口關稅。企業投資后根據產品種類最多可享受柬方6~9年的免稅期。企業利潤用于再投資免征利潤稅,分配紅利不征稅。出口產品,免征增值稅。無外匯管制,外匯資金可自由出入。
中柬農業合作的契機
柬埔寨是個農業國,農業自然資源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土地肥沃,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種植、水產養殖和畜牧業及橡膠業發展。全國可耕地面積約630萬公頃,農業發展潛力巨大。
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柬《投資法》明確規定:對開發種植1000公頃以上的稻米、500公頃以上的經濟作物(包括橡膠)、50公頃以上的蔬菜種植項目;對畜牧業存欄在1000頭以上、飼養100頭以上的乳牛項目、飼養家禽10000只以上項目;以及占地5公頃以上的淡水養殖、占地10公頃以上的海水養殖項目均給予支持和政策上的優惠。
第一,項目在實施后,從第一次獲得盈利的年份算起,可免征盈利稅的時間最長為八年,如連續虧損則免征稅。如果投資者將其盈利再投資,可免征盈利稅。
第二,政府只征收純盈利稅,稅率為9%。
第三,對分配投資盈利,不管是轉移到國外,還是在柬國內分配,均不征稅。
第四,對投資項目須進口的建筑材料、生產資料、各種物資、半成品、原材料及所需零配件,均可獲得100%免征其關稅及其他賦稅(必須是80%產品供出口項目)。
我國具有30多年的農業改革經驗,不論是農業種植還是水產、畜牧業養殖,以及橡膠業的發展均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國企業可將該經驗移植到柬埔寨,利用我國的技術、人力資源和機械化優勢與柬進行農業合作開發,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