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業經濟學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發展迅速,但也存在著大量問題和難題。本文先是簡單闡述了產業經濟學的起步發展。然后,簡要分析了產業經濟學在我國發展的所面臨的一些主要困難和現狀。最后,根據這些現狀探討了解決這些困難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產業經濟;措施
在二次世界大戰后,產業經濟學由日本最先發起,代表性人物主要有馬場飛雄,宮澤健一,佐貫利雄等。就我國而言,產業經濟學起步較晚,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從日本和發達國家引進,直到90年代后期,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與國際經濟的日漸接軌,產業經濟學才受到國內眾多經濟學者和政府的重視。這樣看來,產業經濟學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確實很短,是一門比較新興的學科。
在我國產業經濟學起步較晚,理論經驗知識不成熟,且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產業經濟發展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其中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產業經濟學理論發展不成熟。由于產業經濟學理論發展不完善,導致我過產業經濟的發展不夠規范,產生一些問題。目前,我國產業經濟面臨著新的階段性特征,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這種有著自己特色的大背景下,我們如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對于提高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新要求有哪些,以及提高對外開水平的核心內容是什么,需要做的具體工作是什么等等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都要求我國產業經濟學的理論不斷豐富,不斷發展。
第二,內外需增長動力明顯不足。一是歐美主要發達國家持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人民幣被迫升值,對出口行業帶來巨大壓力。二是近年來,我國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對象和全球貿易摩擦的中心。如礦產業、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三是由于受國內宏觀經濟調控的影響,內在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長十分乏力。2013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7%,明顯比前些年16%-18%低。
第三,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去年,美國和歐洲開始實行“再工業化”戰略,這對我國制造業發展很不利,這就使得歐美加大對資本和技術輸出的控制,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使我國產業升級步伐放緩。由于技術能力底下,在資源日益枯竭,人口勞動成本快速上升,生態建設成本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我國產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基于上述我國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筆者在此提出幾點改進措施,希望能對中國產業經濟的發展狀況進行有效的調控,能夠妥善解決其突出的問題。
一、豐富和完善產業經濟學理論
馬克思理論中提出:“實踐是理論和認識的來源,理論指導運用于實踐”。我們要充分把握好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我們要深入研究我產業經濟學現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找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規范產業經濟在我國的發展。
二、優化產業結構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在2013年全國GDP為56.88萬億中,第三產業GDP以46.10%的占比首次超越第二產業GDP占比的43.90%。這對經濟結構轉型和產能優化有著重要意義。第三產業就業能力更強,消耗能源少,對環境污染輕,有利于我們發展綠色經濟,綠色GDP。我國經濟正處于換擋期,因此,我們要穩中求進,不得急功近利。努力創新宏觀調控方式,使經濟在合理區間內健康運行。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產業資產全球化
在我國產業發展受到國內和國外兩頭成本壓力上漲的情況下,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顯得尤為重要。在國內,我們受到環境、資源、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要求我國產業經濟的發展需要走向國際,才有機會全球范圍內募集更多較低成本的生產要素。歐美國家開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促使我們不得不靠自己努力,加強技術創新,才能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李 雪.產業經濟學的若干問題研究—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夏大慰教授訪談錄[J].經濟師,2011.07
[2]李磊,趙旭,張嵎喆,王軍.我國高技術產業結構現狀及發展戰略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6.12
[3]劉洋.我國環境產業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J].經濟觀察.2011.12
[4]姚凌嵐.中國產業結構現狀及發展方向[J].宏觀經濟觀察.2010.07
[5]2013年中國產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淺析.中國行業咨詢網:http://www.china-consulting.cn/,2013.07.23
作者簡介:
吳雪嬌(1990-),女,漢族,重慶萬州,學生,經濟學碩士,單位:重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