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智
【摘 要】電子商務合同法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而面臨著新的挑戰。隨著電子商務糾紛形式的多樣化,原有商務合同中存在一些漏洞,為此,相關法律工作者越來越重視新電子商務合同的規范化。本文將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刻剖析。
【關鍵詞】電子商務;合同法;要約;數據電文
一、電子商務合同現存問題
1.口頭形式日益明顯
電子商務之所以近年來迅速發展,主要是依靠網絡平臺能夠實現交易的簡潔化和快速化。在這種形勢的帶動下,一些電子商務合同通常是以口頭的形式訂立的,而較之傳統的書面合同而言,這種口頭的合同一旦出現糾紛,對簿公堂后不具有法律的效應。面對這種情況,商業界和法律界共同研發了數據電文。所謂的數據電文就是將原有的口頭合同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下來,這種數據可以在電腦的磁盤中獲取,這樣就改變了“口說無憑”的尷尬。但是,這種數據電文的規定與我國現有的書面合同存在一些不同,甚至大部分情況下合同法對數據電文是不適用的。聯合國對此的評價是,如果數據電文能夠實現糾紛后的材料調取,那么可以適當的擴充原有的書面合同的內涵,換言之,人們已經開始接受數據電文,并希望其逐漸合法化。
2.意思表示的撤回與撤銷嚴格化
所謂的意思表示的撤回和撤銷,就是在意思傳送到對方的過程中,或者是剛剛傳達到對方的那一刻起,要約方出現了變故,發出另外一份數據電文,要求撤銷或者撤回先前發出的合同內容和具體信息。由于電子商務交易在這一過程中還沒有發生,不產生雙發的利益損失,所以,國際和國內的商務法都是保護這種形式的。這種意思表示的撤回主要包括要約的撤回和要約中承諾撤回。必須強調的是,這種撤回必須在對方沒有回復之前做出,否則對方答復后就是合同生效時,單方面意思撤回視為違約,對合同雙方而言都是一種損失。同時這樣規定也能夠更加的規范要約方的合同訂立意識,避免反復撤回產生的不必要的麻煩。
法律需要保護對方的合法權益,因此規定了具有下列形式之一,不可以進行意思的撤回與撤銷:①在發送的數據電文中,要約方已經明確規定了該數據電文中的內容和承諾不可以進行撤銷和撤回;②對方已經接收了該數據電文,并已經為履行該數據電文內的內容做好了全面的準備,甚至已經有經濟投入和設備引進了。此時,進行的意思的撤回和撤銷可以視為合同違約處理,要約方需要按照合同違約 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賠償。
3.要約概念模糊
要約與要約邀請在法律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通俗意義上來說,所謂的要約就是合同中的某一方積極主動的誠邀另一方與其訂立合同。我國的合同法明確規定,符合要約的條件有兩個,其一是合同的內容詳細;其二是可以接受對方提出的合同要求。對于一些界定比較明確的商業形式比如商品的價格明細表、建筑工程的招標書等不存在爭議,而在網絡媒體上發布的廣告是否也應該界定為要約的范疇之內呢?這一爭議比較大。三種方式看起來比較容易得到認同,但是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因為一旦出現了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字眼,那么雙方在糾紛中就可以各執一詞,擴大了糾紛的范圍。
二、時間和地點界定標準參考
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與成立地點。電子商務的主要特性就是交易迅速,因此交易過程中瞬息萬變,精確的規定合同生效時間就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如下幾種形式的分析:
1.承諾的生效時間界定參考標準
數據電文的承諾生效時間就是合同開始執行的時間,對此問題,各國的規定都不盡相同。我國基本上遵循到達時間為基準的原則。也就是數據電文已經傳輸到對方的接受數據平臺后,合同即開始生效。而西方國家則依據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訂立了以數據電文發送時間為合同生效的時間。切實二者各有利弊,只是思維習慣的不同而已。對此,國際法律并沒有對此做出硬性規定,可以依據各國的實際情況而具體的選擇。
2.電文的發出與收到地點界定參考標準
電文的發出地與收到地是法律處理糾紛的一個重要參考數據,為此,必須對其進行明確的規定。通常來說主要以雙發設有經營場地的地址作為電文地址。我國的電子商務合同法對這一問題的規定也逐漸引入了國際的機制,以便更好的與國際接軌。
三、電子合同的注意事項
1.合同條款的注意事項
電子合同中的條款格式問題也是電子商務合同法規范化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要肯定電子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固定可以減少電子商務的手續,簡化其操作流程,更快速的實現經濟貿易,這無疑是電子商業的一個發展,但是由于這種形式的固定化,也一定程度的違背了合同法的“自由化”原則。越來越多的電子合同片面的強調條款格式化,對此,電子商務合同法中已經做出了相關的規定。
2.意思撤銷和撤回的注意事項
在電子商務環境中,意思表示的撤回與撤銷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從已有的立法(譬如《示范法》以及新加坡《交易法令》)來看,似乎都對這一問題采取了回避態度。有人認為:數據電文的傳輸速度極快,從而使得對其的撤回與撤銷在事實上變得不可能。但也有人主張,“法律貴在嚴密,即使要約能撤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應完全否認這種已得到廣泛承認的合理權利本身。只要要約人的要約尚未獲得承諾,應允許其對要約做出重新安排”還有人認為:應視采用的電子通訊方式而定。
四、結語
總之,電子商務合同不斷的規范化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新事物的發展過程必然是艱難的,但是只要積攢足夠的經驗,善于從經驗中總結教訓,通過廣大法律人員的共同探討,電子商務合同法一定會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更好的維護電子商務的運營,減少不必要的電子商務經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