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疾控機構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其專項資金由財政撥款和非財政撥款組成。各種公共衛生專項是國家及地方財政為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促進衛生事業發展而設立的;因此管理好專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深入分析了專項資金管理及核算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結合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提出了專項核算與管理中相應的處理方法和解決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專項資金;管理;核算
2012年12月新頒布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適應財政改革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和單位內部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資源,增強單位事業發展活力,提高公益服務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加強財政對單位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規范單位的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行為,促進單位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疾控機構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專項資金由財政撥款和非財政撥款組成,其中財政撥款包括中央補助的各種公共衛生專項,以及省級的各種公共衛生專項,非財政撥款的包括諸多科研課題及科研合作項目,還包括由專項牽頭單位撥入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它們都是具有指定用途,專款專用、注重實效、并需要單獨結報的項目。
一.分析問題
分析近幾年專項資金的管理,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頒布前,專項資金在會計核算及項目執行管理中存在了許多問題:
1.會計核算不夠規范
(1)由于基層疾控機構非財政撥款的專項資金,是由上級下撥,因此形成核算科目不統一。有的使用往來科目“其他暫存”“其他應付款”核算。
(2)沒有按項目管理的規定設置專項資金輔助帳。
(3)對已驗收入庫的物資、藥品因發票未到,不能進行相應的帳務處理,造成資金結存的現象。
2.專項管理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1)資金到位晚,影響項目進度
項目方案與經費下撥不同步,形成專項經費到帳滯后的局面。由于省級項目經費是在第二年人大預算草案審議通過,財政廳核定預算后下達,時間已到第二年的第二季度,項目經費文件層層下發,項目經費到達基層項目單位時,一般也在文件下發后的10—12個月,影響了項目進度,資金跨年度使用問題比較突出。
(2) 溝通協調不到位,財務監督滯后
實際工作中, 經常是業務人員在沒有財務人員參與的情況下, 單獨編制項目預算。財務人員不能對項目的內容有整體的把握,不能全面了解項目預算;事前審核工作做得不細,財務監督力度不夠,造成項目的業務管理與項目的經費管理脫節。由于缺乏溝通,影響了項目的開展,更影響了項目的執行進度。
執行項目委托書的項目協作單位,由于溝通不到位,專項經費的核算及管理不能充分執行財政規定進行專項核算及管理。主觀隨意性比較強。合同協議的約定執行力不足。
(3)專項資金會計核算信息不夠精確
業務部門對專項進行管理的人員缺位,對專項實施方案的具體業務與決策的認識不夠,專款專用意識不強;例如:同一業務的差旅在專項和日常項目中都有工作安排,因此出于資源整合的考慮,專項經費和日常項目經費混合使用,即使不同項目之間經費混合使用的現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財務部門不能有效地控制專項資金的使用,帳面上難以正確體現專項資金的結余。
二.結合實際提出建議
基于專項資金管理和核算存在的問題,依據新會計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務必抓落實重制度促管理。
1.重制度強化項目管理
(1)財務人員參與項目的預算編制,按照工作任務及實際需求,認真編報項目預算。在編報過程中, 經過不斷的交流, 財務人員對衛生專項工作的各項環節和任務有了初步的認識, 業務人員對衛生專項工作經費的安排有了全面的了解。
(2)項目責任到人,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加強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溝通。
(3)項目方案下發后,相關人員要組織學習及討論, 正確理解方案, 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項目執行過程中, 項目業務人員需要將項目的進度及情況及時向領導進行反饋,
(4)單位領導高度重視預算管理,定期進行各部門的預算執行分析匯報工作會。以便隨時對項目的實施偏差進行糾正。上下互動, 保證項目按照預算進行。
(5)財務人員積極配合財政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一步完善資金撥付方式, 縮短資金中間流轉的過程, 給項目實施足夠的時間。避免項目年度與項目執行年度跨年度不同步的現象。專項資金管理力求做到事前嚴格審核、事中監督到位、事后及時結算
2.依據制度規范項目核算
(1)新會計制度對專項資金的要求
按收入的性質分財政性資金和非財政性資金,在對應的收入科目專項資金收入下進行明細核算;支出按資金性質分財政性支出和非財政性支出,在對應的支出明細科目下由項目支出和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及其他資金支出列支,并按具體的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同時將事業單位收入與支出相抵后的余額嚴格區分為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項目資金)和非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余;加強了財政補助結轉(余)資金及非財政補助結轉(余)資金的管理。財政補助結轉的項目資金轉入下期,繼續按原用途使用,項目結余資金按規定上繳或注銷,報送專項資金支出決算和使用效果的書面報告,接受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等的檢查、驗收。對于非財政補助的項目資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合同要求進行管理,不得截留、擠占、挪用和違反規定轉撥資金,虛列支出。期末非財政補助項目資金的收入與支出相抵后的余額形成非財政補助結轉。年終,對非財政補助結轉資金進行分析區別情況進行處置。留歸本單位時轉入事業基金。
(2)會計核算
疾控機構的專項資金收入按性質分為財政性資金收入和非財政性資金收入,具體核算情況是:財政性資金為“財政補助收入—項目支出—具體項目”,非財政性資金為 “上級補助收入—專項資金收入—具體項目”、 “事業收入—專項資金收入—具體項目”“其他收入—專項資金收入—具體項目”組成;專項資金支出由“事業支出—項目支出—具體項目”“事業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具體項目”“其他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具體項目”組成。
疾控機構收入與支出相抵后的余額嚴格區分為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項目資金)和非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余; 財政補助結轉由“財政補助結轉—基本支出結轉”和“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兩種,其中項目支出結轉則反映財政補助用于項目開支的專項資金收入支出相抵后的差額。平時期末結轉,按照本期發生額借記“財政補助收入—項目支出—具體項目”,貸記“事業支出—項目支出—具體項目”,按照計算出來的本期財政補助項目支出結轉的數額,貸記“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具體項目”;年末時對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將已經完成預算工作目標或因故終止的項目當年剩余的財政補助資金轉出,將符合財政補助結余性質的項目余額轉入財政補助結余。借記“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具體項目”,貸記“財政補助結余”。年終按規定上繳財政補助結余資金或注銷財政補助結余額度的,借記“財政補助結余”,貸記“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科目。
非財政補助結轉是財政補助資金以外的各種專項資金收入支出相抵后的余額。平時期末結轉,按照本期發生額借記“事業收入—專項資金收入—具體項目”、“上級補助收入—專項資金收入—具體項目”、“其他收入—專項資金收入—具體項目”,貸記“事業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具體項目”、“其他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具體項目”,按上述科目的借貸方差額貸記“非財政補助結轉—具體項目”。年末完成結轉后,對非財政補助專項結轉資金各項目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按項目區分情況進行處理:繳回原撥款單位的,借記“非財政補助結轉—具體項目”、貸記“銀行存款”;留歸單位使用的,借記“非財政補助結轉—具體項目”、貸記“事業基金”。
三、結束語
總之,面對實際工作中項目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廣大項目管理人員應該增強項目管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聯系實際找出問題的根源;財務人員應深刻領會力爭掌握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內容,促使疾病機構的專項資金管理工作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專項資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證疾控中心的穩定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 李家才. 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J]. 中國財政, 2008(5):70-71
[2] 周筱紅, 高小婭. 全額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探討[J]. 中國衛生經濟, 2007, 26(12): 51-52
[3]賈明春/主編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第二版) 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7
[4]《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制定)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2
作者簡介:
王艷琳,會計師,從事會計核算及預算管理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