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慧
【摘 要】推行公務卡支付結算已經成為提高財務透明度、促進廉政建設、遏制腐敗的有效工具。文章著重分析了建立公務卡結算制度的必要性,給出了完善公務卡結算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公務卡;支出透明度;廉政建設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公務卡結算已被中央預算單位和一些地方機關廣泛推行。推行公務卡支付結算,對加強單位資金支付監管,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立公務卡支付結算制度的必要性
公務卡是指由銀行授信,單位工作人員持有并記入個人名下,用于單位日常公務支出和經費報銷業務的銀行信用卡。全面推行公務卡結算有利于提高財務綜合保障效能,更好地為單位全面建設服務。
1.有利于簡化財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實行公務卡結算方式簡化了財務工作流程,大大減少了公務采購中的現金支付,降低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公務卡結算克服了大量借用、攜帶、使用現金給單位財務管理和辦事人員帶來的諸多不便。同時,公務卡報銷使用財務轉賬POS機,可實現資金及時對轉,改變了傳統模式容易受銀行同城交易及8小時營業時間的限制,滿足了一些特殊資金的緊急需求,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
2.有利于進一步規范支付行為,提高財務管理透明度。相對于過去公務消費結算只有付款人和收款人不同,公務卡結算相當于增加了一個“獨立第三方”,大大地減少了因脫離監督而產生的“剩余行為”。發卡行根據用卡單位需要提供詳細的資金收支明細及消費記錄,所有的支付行為都有據可查、有跡可尋,使公務消費置于陽光之下,提高公務支出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對防范挪用資金、遏制公款濫用起到了積極作用。
3.有利于節約核算成本,實現資金使用的高效化。一方面使用公務卡結算,取消了單位預借現金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少數工作人員長期占壓資金問題,提高了單位資金使用效率。而且公務卡先行透支墊付,并享有一定的免息期,充分利用銀行資金,從而減少單位備用金的占用。同時,公務卡透支還款日期的限定促使工作人員及時進行報賬,使資金調配更為靈活,提高了資金周轉率,杜絕了由于借款長期不還產生的超預算開支、壞賬呆賬等相關問題的產生。另一方面,持公務卡消費,杜絕了假鈔、現金丟失等現象,增強了資金的外部安全,較好地避免了支付差錯,提高了資金管理的安全系數。
二、完善公務卡支付結算制度的建議
1.規定用卡范圍,把好“使用關”。2011年12月,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通知》。建立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從本質上講在公務卡使用的規范方面戴了一個“緊箍咒”。單位應根據強制結算目錄規定公務卡用卡范圍,明確工作責任,保證公務卡制度的執行力。
2.規定運行程序,把好“結算關”。首先,財務部門要落實崗位權限和職責,嚴格實行操作卡和授權卡、財務POS機轉賬卡和密碼分管,加強經費支出審核,定期核對財務POS機轉賬卡內資金金額,做到明細對賬與余額對賬相結合、定期普查與重點細查相結合,防止出現票據內容與公務卡消費記錄不一致的現象,杜絕公務卡使用者與商家相互勾結套取現金的行為。其次,工作人員報銷公務卡消費支出,必須提供刷卡憑證、消費憑證和發票,不得缺項,發票開具的項目、金額必須與消費憑條上的項目、支出金額一致。要求發票開具正規,發票內容中的品名、單價、數量、金額大小寫等要素齊全。最后,明確公務消費標準,建立限額控制機制。對所有公務消費行為制定出一個明細的執行標準,保證公務消費行為都有參照尺度,避免出現 “公家的錢不花白不花”的浪費現象。
3.完善法律法規,把好“制度關”。信息和權力的不對稱使公務消費中的問題帶有一定的隱蔽性,容易形成“上級不好監督、同級不愿監督、下級不敢監督”的監督死角。要遏制公務消費腐敗,一要實行公務消費公示,建立權力制約機制。在單位內部設置公務卡刷卡消費公示欄,公示公務卡消費的具體信息,設立不記名意見投訴欄,供本單位人員進行公開監督。二要大力推進公務消費改革,加強相關的審計與問責制度建設。重點解決公務人員自由裁量權過大的問題,制定嚴密、可操作性的規定細則,使各項接待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對于公然違規、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的公務消費行為要制定嚴厲的法律和行政制裁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和減少公務消費中腐敗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趙榆森,白岳剛.關于啟動公務卡結算方式的思考[J].西部財會,2007年第6期
[2]彭瀾霄.推廣公務卡能否堵塞公務消費漏洞[J].新東方,2009年第11期
[3]甘永清.淺議公務卡支付結算的實踐與完善[J].經濟師,2007年第11期
[4]李邦忠.國庫集中支付體系下推行公務卡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