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桂芳
【摘 要】我國農田水利資金不足的嚴峻形勢下,政府另外開辟新的穩定、可持續的經濟來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項經濟工作,借此補充預算內的資金不足問題。本論文通過對目前國內相關農田水利政策的形式分析,以集中、整合目前的分散財力、籌集穩定可持續的資金為終極目標,促進財政為農田水利使用專款專項用于投入建設的資金,從根本上保障了國家對農田水利資金的投入規模,保障農田水利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農田水利;資金籌集;政策創新
為貫徹中央 2011 年1號文件精神,各省市提出全面加強綜合水利工程建設,改革創新水利發展體制和機制,加強水利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強組織領導。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做好治水、蓄水、排水、節水、引水“五水”文章的統籌工程,使平安水利、民生水利、資源水利、生態水利“四個水利”協調發展。
一、財政投入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十分明顯
中央和省級財政不斷增加對農田水利的投入,除了中央及省財政每年專項資金投入以外,從2011 年起提取 10% 的土地出讓收益中作為農田水利資金。這些舉措促進了水利投入的增長和水利事業的發展。
以下是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主要來源:(1) 財政投入(2) 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資金(3) 土地出讓收益計提資金(4) 經營性農田水利工程的收益(5) 金融資金與社會支持,金融資金主要指金融機構信貸、省級水利投融資平臺等。(6)社會資金,所謂社會資金既有民間組織的投入,當然也有“民辦公助”下社會的投入(7) 農民通過“一事一議”的自愿集資、投工投勞等。通過多方努力,水利建設面貌有了顯著的改觀,水利工程給全省人民生產生活帶來的福祉也日益顯現。
二、正視當前水利事業發展中工程建設管護工作量與地方財力缺口之間的矛盾
按照目前規劃發展,農田水利啟用資金的實際需求缺口仍然很大,隨著財政職能的轉變,水利建設基金的停征,加劇了水利投入資金的不足。目前我國還沒有農田水利的專項稅費,各省水利事業也僅僅依靠現有的財力來支持農田水利的建設管護必然捉襟見肘。
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一個問題是財政資金撥付的比例較大,現有財政的財力難以滿足各地水利設施建、管、用巨大的工程量以及標準提高的巨大需求;其次是水利建設資金繳納對象負擔繁瑣,籌措渠道過于分散、不集中,無法有效籌集資金;三是由于金融信貸資金追求的是自身經濟效益最大化,水利事業這種社會公益責任,只有公共財政職能去承擔;四是取之于民的稅收難以現實,這就需要公共財政的民生工程積極介入。
三、為籌措穩定、可持續的水利建設資金,建議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開征“國土整治建設管理基金”
為籌措穩定且可持續的建設資金,整合、集中現有財力,專項用于全省國土綜合整治建設投入,其中包括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該資金具有規模性、穩定性的優勢,能夠避免了年復一年的單一、傳統模式水利建設,能從從根本上解決國土資源系統性建設問題,由于“國土整治建設管理基金”政策的開征,將在源頭上保障了國家財政對農田水利資金投入。為開辟新的持續、穩定財源帶來新的方式,用來補充預算內的水利建設資金不足?!皣琳谓ㄔO管理基金”的開征是對農田水利資金的投入規模的保證。
1.開征“整治國土建設管理基金”制度上的可行性。
基金屬于政府性基金的一種。省級人大被賦予此項立法的權力不僅因為其設立程序比稅法相較簡單很多,又因基金的專項用途的性質。
2.“整治國土建設管理基金”的課征對象和制度設計。
此項基金制度的設計,基金的繳納義務人是指規定在省境內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單位和個人?;饘嵭胁顒e稅( 基金) 率是根據項目經濟規模和產業政策確定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確定適當的稅( 基金) 率是按其單位工程分別確定。
各省“整治國土建設管理基金”的根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際完成的投資額確定計稅依據,基金的征收,實行投資許可證和計管相結合的源頭控管辦法。在開辟了穩定持續的整治國土建設管理資金來源的同時,又增強了基金繳納人保護國土安全的參與意識。
3.“整治國土建設管理基金”重要作用。
“國土整治建設管理基金”的征集不僅強化全社會對國土整治重要性的認識?;鸬恼骷瘜ο笫枪潭ㄙY產投資者,在市場經濟下,人們對生存國土環境的安全性更加關注所賴。而且,征收基金有助于穩定增加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支持農田水利事業發展的財力基礎穩固。征集面廣、繳納者負擔輕是“國土整治建設管理基金”具有的特點,相信開征以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各地農田水利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四、各省“整治國土建設管理基金”支出的范圍
1.用于全省國土綜合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水體、山體保護、改造,以及改善地質條件方面的防災減災。
2.用于全省流域性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治理、防洪排澇設施建設管護、水庫建設、灌溉排澇泵站建設與改造水土保持、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等上規模的水利建設工程。
3.重點保障縣鄉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4.用于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建設與管理資金需求。
5.保證完善強農惠農的補貼政策,服務“最后一公里”。
6.用于以民為本,健全機構,完善基層農田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解決“重建輕管”的痼疾。
參考文獻:
[1]段磊,魯婭妮.PFI模式在非營利性農村基礎設施融資中的應用[J].農村經濟:117-118.
[2]宋賢卓.加大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刻不容緩[J].經濟觀察.
[3]李宗才,韋春生.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