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非
【摘 要】國家審計的特性決定了其在國家治理中所處的地位。國家審計的制度設計與安排要與國家治理的要求相適應。經責責任審計是國家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著國家審計“免疫系統”功能,是促進民主法治建設重要的制度安排。不斷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可以不斷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科學決策、規范管理,促進干部監督管理制度的完善。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一、國家審計的作用
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取決于國家審計的相關制度安排與國家治理目標間的協調性和適當性,取決于國家審計能有效服務于國家治理。我國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審計的工作方向、目標、重點和內容等均應服務于國家治理這個大局,國家審計具有獨立性、專業性和全面性,這些特性決定了國家審計具有獨特地位,可以有效保障和促進國家治理。
1.國家審計應當服從于國家治理。
政府主體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國家治理的主體。依據我國憲法規定,審計署是國務院的組成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在地方行政首長和上級審計機關領導下開展工作。因此,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中的基本組成部門,同時,國家審計也是國家治理的各個監督部門中處于重要地位,其他的監督部門還包括有憲法、行政、法律、經濟和社會等。而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監督部門中負責經濟監督的重要機關。因此,國家審計的審計目標、重點和內容等各種安排都要服從于國家治理的需求和安排。
2.國家審計充分發揮保障作用。
國家審計作為國家治理中專門負責經濟監督的部門,具有其獨特的特點,使其不同于其他的監督管理部門,具體有:一是具有唯一的經濟監督特性,不實施開展行政管理監督等職責。二是具有專業性。國家審計需要獨立的理論體系、專業知識以及業務技能。隨著國家審計的不斷發展,其理論架構、專業技能也都不斷進行創新和深化,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發展體系。三是國家審計逐步對國家各項經濟活動和重大宏觀政策執行情況實施全覆蓋,對國有資產、資金和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由于國家審計具有專業監督、審計獨立以及審計全覆蓋等上述特性,使得其在國家治理監督體系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地為國家治理服務,從而可以實現保障和促進國家治理的不斷完善和實現良治,不斷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審計通過發揮自身重要而獨特的監督作用,全面綜合研判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管理薄弱環節,從而促進國家治理更為高效和科學,更能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國家審計是以其獨立性和監督性,可以科學合理地揭示和揭露出國有資產、資金和資源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風險,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客觀分析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操作性的審計建議,從宏觀的體制機制和制度方面促進國家治理,從而促進國家和經濟社會能夠更健康地可持續性地發展。
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的各個監督部門中處于重要地位,其的作用要想獲得認可和接納,就必須保有一種權威性。國家審計只有具有了權威性,其效用才能最大化,而工作上的獨立性、綜合性和專業性三者的有效聚合盡顯了國家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更加促進和保證國家審計得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有效實現促進國家治理的良治作用。
二、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
經濟責任審計的發展是逐步發展和不斷深入的。我國民主法治不斷深入推進,經濟社會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領導干部管理體制不斷科學發展和逐步完善,這些都不斷地與經濟責任審計相互促進和相互發展。在這一發展進程當中,各級審計機關都能按照各級黨委、政府以及上級審計機關的要求和指示,嚴格履行自身的職責和義務,積極發揮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審計監督作用,科學合理地進行評價,在審計監督中進一步明確領導干部應當承擔的領導、主管和直接等不同責任,同時有針對性地逐一落實責任主體,科學監督領導干部運用權力,監督其在自身的職責范圍內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而推動國家治理深入開展,不斷良治,充分發揮國家審計的預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監督作用,揭示和揭露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體制、機制和制度性方面的風險和障礙,這些都是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和深入發展的促進力和推動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利用國有資產進行謀取私利的尋租行為和因經營決策的失誤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經濟責任審計的逐步發展和不斷深入,就是把法律、社會、紀檢以及審計等各項監督形式和手段充分有效地予以結合,科學合理地完善了對各級領導干部的管理,尤其是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同時也對領導干部運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進行監督和問責,為領導干部的監督和使用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的管理監督和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強化黨委和政府科學執政的重要舉措。不斷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的審計監督和使用管理,不斷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與領導干部任用工作的緊密結合和相互促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也要逐步加大經濟責任審計情況的通報和結果公告等工作力度,加大對領導干部因失職等原因,而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明確的應承擔的責任追究力度。經濟責任審計在工作中應科學判斷和明確各級領導干部應當承擔的領導、主管、直接等各類責任大小,有效地促進領導干部在法律法規職權范圍內科學規范運用權力,并相應的承擔經濟責任,不斷促進政府提高執政能力。
經濟責任審計的逐步發展和不斷深入,對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開展的一些重要經濟行為開展審計監督,可以真實地掌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其制定科學的施政舉措。有利于規范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權力的行為,促進運用國有資產、資金和資源使用的科學合理性,從而促進各級領導干部能夠根據本地區、本部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科學決策、有效執行,從而達到預期合理的績效,大力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各級黨委和政府依法行政和作法治國。目前,審計發現由領導干部直接責任造成的違規違紀和損失浪費等問題的揭露和處理,推動了各級領導干部能夠在法律和法規規范的職責范圍內,嚴格依法施政和決策,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宏觀經濟政策,始終嚴格依法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科學合理履行經濟責任。經濟責任審計揭示和揭露的突出問題和一些重大情況,都是因為一些領導干部未能嚴格依法履職,未能遵守相關法律和法規,未能科學合理地行使和運用權力,反映出我國在某些體制機制和制度方面缺乏對這些領導干部有效地審計監督和科學管理。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就是要強化對各級領導干部權力的運用的監督和制約,通過對經濟責任審計中發展的問題和明確的責任加以認真分析和嚴肅追究,不斷加強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管理力度,從源頭上彌補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從而從根本上懲治腐敗行為的發生。
國家審計與黨中央國務院及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影響其深化和發展的制約因素,一是經濟責任審計的人力資源不足。隨著審計工作內容的不斷擴大,人力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二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有的經濟責任審計揭示了一些問題,但對領導干部的業績評價基本照搬被審計對象提供的資料,有的經濟責任審計僅僅局限于財政財務收支方面。三是經濟責任審計和其他專項審計存在交叉重復。經濟責任審計涵蓋了財政、重大投資、國有企業、社保等各個領域,而這些內容也是近年來專項審計的重點,不可避免會造成審計內容的交叉重復。深化經濟責任審計要求審計工作必須有深度,有廣度,即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必須要涵蓋經濟運行的各個重要方面,不僅包括財政財務收支,還要涵蓋經濟決策、落實宏觀政策等重要方面;不僅要檢查遵紀守法情況,也要客觀公正評價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業績。不僅要查處問題,更要從機制體制制度層面提出完善干部監督管理制度和國家治理的建議。
因此,經濟責任審計既是國家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審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集中體現。同時,國家審計的本質也要求經濟審計不斷深化和發展,切實起到促進干部監督和管理制度建設、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不斷加大對各級領導干部權力運用的審計監督和科學管理,不斷推動各級領導干部科學決策、履職盡責,為促進國家治理實現良治和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發展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創新中國特色國家審計制度研究》,《審計署審計科研所審計研究報告》第14期,2005年12月16日。
[2] 王鴻著:《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構建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薩繆爾森等著:《經濟學》(第12版),中國發展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