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衲曦斞a農險1.7億元
海南省臺風等自然災害頻發,但是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不健全,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越來越大,存在虧損風險。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至2013年我省農作物受災面積904.1萬畝,絕收面積247.6萬畝,農業經濟損失158.5億元,年均損失31.7億元。其中2013年農業保險估損金額高達1.86億元。
據了解,今年農業保險補貼支持對象包括:購買橡膠樹、水稻、能繁母豬、育肥豬、森林、甘蔗、南繁制種水稻、香蕉樹、漁船和漁民海上人身意外傷害、玉米、奶牛、大棚瓜菜和煙葉等14個險種的單位和個人。
黑龍江?。汗枮I實施“3+1”跨境游
4月2日,“3+1”跨境區域旅游聯合體在哈爾濱成立。據了解,“3+1”是指中國哈爾濱、伊春、黑河“三市”和俄羅斯阿穆爾州“一區”。
該聯合體是由各成員單位自愿成立的國際性、區域性旅游合作組織,各成員單位將共推旅游線路,共促旅游推廣,共辦旅游活動,共拓旅游市場。聯合體將發揮哈爾濱市東北亞地區旅游集散中心作用,建立哈爾濱市赴伊春、黑河、俄羅斯阿穆爾州的游客集散中心,共同開發生態、邊境等旅游產品,推廣共同的旅游線路。四地將共同開發新客源市場,每年將進行一次旅游產品促銷活動,活動將陸續在國內外開展。共同參與中外主要旅游展會,推介整合后的四地旅游線路,共同打造四地旅游品牌。
重慶市:江北區創意基地 “開花結果”
2014年,重慶市江北區區創意產業基地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和明顯成效,將為全市提供又一文化創意產業孵化集群基地。
已建成的重慶江北文化藝術中心現有11家文化單位和7個文化基地入駐,并承辦中韓體育國際文化節暨中韓跆拳道國際交流大賽開幕式、“文化北濱 盛世收藏”國家級文物鑒定專家“走進江北”大型公益鑒寶、長城書畫院水墨丹青作品展覽等大型活動。
陜西?。盒蓍e農業年營業收入40億元
據陜西省一村一品辦提供的數據,目前,陜西休閑農業已成為年接待游客5600多萬人次、營業收入40億元的新興產業,初步形成了以西安周邊地區為核心、以關中平原為主帶、以陜南和陜北為兩大輻射區的休閑農業發展格局。
全省已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縣4個、示范點12個。全國五星級休閑農莊2個、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3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個、中國美麗田園5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區)4個、示范點34個,省級休閑農家明星村29個。有休閑農業示范園350個、休閑農莊320個、休閑農家專業村250個,休閑農家經營戶1.2萬多戶。
(本刊綜合)
興文縣: 5.6億打造萬頭肉牛養殖項目
4月11日,宜賓興文康綠生態萬頭肉牛養殖項目近日在五星鎮民心村正式啟動,總投資5.6億元,擬建設1萬頭標準化優質肉牛養殖場、1萬畝綠色果蔬種植基地及肉牛精深加工和果蔬加工項目。
“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新增就業崗位200個,預計可實現常年存欄和年出欄優質肉牛1萬頭以上,年產值2.5億元。”該縣畜牧局負責人介紹,康綠生態萬頭牛場的落戶和建設,將調整優化畜牧產業結構,轉變畜牧生產方式,加快推進興文縣肉牛產業的集約化、規?;蜆藴驶?,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
榮縣:一季度重大項目投資17.5億元
記者日前從榮縣重大項目辦獲悉,榮縣重大項目1至3月完成投資17.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29%,超額完成一季度投資計劃,實現首季“開門紅”。
據悉,今年榮縣全縣重大項目127個,總投資239.8億元,2014年計劃投資59.9億元。今年以來,榮縣圍繞“項目突破年、產業發展年、城市管理年、作風建設年”建設,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圍繞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民生等4大重點領域,繼續推行重大項目分級責任制度、專題協調會議制度、風險保證金制度和信息報送制度,重點突破資金、土地、拆遷及思想觀念落后等問題,加大與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抓好項目推進的協調服務工作,力促全縣重大項目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新津縣: 簽約項目25個167億元
4月9日,借“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契機,新津縣舉辦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華潤飲料、廈門吉源、花樣年集團、上海恒實、雄港玻璃、特驅集團等25家知名企業代表參會,現場共簽約項目25個,簽約資金達167.31億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個,投資總額12億元;投資額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14個。
敘永縣:貧瘠耕地變果園
近年來,四川省敘永縣引導農民將貧瘠、低收的偏遠傳統耕作地成片種植櫻桃、枇杷、梨、李、桃、甜橙等果樹,春來萬畝花海醉游人,秋到千里碩果留行者,有效控制了境內流永寧河、赤水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帶動鄉村旅游升溫,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據了解,四川省敘永縣各類果園共計18萬畝,每年果園單項創產值近2億元。 (楊濤)
南江縣: 17萬畝茶園助農增收
四川省南江縣依充分選用本地獨特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生態茶葉種植,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經過一年接著一年抓,一屆接著一屆干,到目前,全縣茶園面積已經擴展到17萬多畝,茶葉總產達到360多萬公斤,創綜合產值6.5億元,2.2萬戶茶農,18萬涉茶群眾從中得到實惠,茶農收入穩步增長。 (肖定懷)
(除署名處,均為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