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確立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一目標能否實現,民族地區是難點和重點。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系到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敗。沒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我們只有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才能實現民族地區與全國同步小康的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民族地區與全國共同發展,取得了空前的進步。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興邊富民行動、少數民族事業專項規劃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民族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受自然地理條件制約,基礎設施差,發展滯后。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各民族地區的實際,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政策,引導民族地區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提高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既要加大資金和項目投入,又要加大政策和感情投入;既要推動中央現有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又要圍繞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的特殊困難,制定新的優惠政策;既要完善覆蓋所有民族地區的全局性重大舉措,又要根據各民族地區實際量身定做新的專項政策;既要支持條件好的民族地區又好又快發展,又要支持特困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牧區、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等加快發展步伐。
當前,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等重大國家戰略正在深入推進,黨的十八大和今年的全國兩會又對做好下一步民族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民族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迎來了空前的戰略機遇。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團結夢,建設美好家鄉的發展夢匯集成一個目標,那就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本刊編輯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