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
1987年德國的一所小學教室里,老師給出了一道算術題:對自然數1到100求和。一時間班里所有同學都開始埋頭計算,而當時一位年僅9歲的小學生很快就計算出來正確答案5050。他沒有像其他同學糾結于從1到100的加法運算中,而是一種全新的算法,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這樣100可以拆分成50個101相加,直接用乘法可得出結論:50×101=5050。他就是高斯,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有“數學家之王”的美稱、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四位數學家(阿基米德、牛頓、高斯、歐拉)之一。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伴隨而來的是各種公共管理方面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與數字相關或用數字來表達的。因而要求管理者能夠對大量的信息進行快速、準確地接受與處理,作為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數量關系理解能力,并能迅速發現數字之間蘊涵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身的辦事能力,并能出色地完成好工作。
數量關系是公考行測的一類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快速理解和解決算數問題的能力??荚噧热萆婕暗闹R和所用材料一般不會超過高中范圍,甚至多數是小學奧數知識。重在考查應試者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和計算能力。數量關系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學運算、資料分析等。
第一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個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并利用其他基本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或推出結果。
第二種題型:資料分析。資料分析測驗主要考察應試者對各種資料(主要是統計資料,包括圖表和文字資料)進行準確理解與分析綜合的能力。資料分析測驗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組資料,或是一段文字,在資料之后有幾個問題,要求考生根據資料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處理,然后,從問題后面的四個備選答案中找出正確答案。
資料分析主要是對文字資料、統計表、統計圖(條形統計圖、圓形統計圖、曲線圖、網狀圖)等資料進行量化的比較和分析,這種類型的題目主要考察應試者對各種資料分析比較和量化處理的能力。需要提醒應試者注意的是,做這類題目的直接依據是試題提供的資料,切記不要脫離資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憑自己個人的經驗或非試題提供的同類信息作出判斷,否則會嚴重影響考試成績。
由此可見,數量關系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分析問題本質的能力,考查的是能否運用合適的方法高效地解決問題。正所謂行政能力測驗,是能力的測驗,而不是單純的應試考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