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開林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103-02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源泉和動力。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教師如果能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學生學習起來不僅非常輕松,而且效果還會事半功倍。那么在中學化學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結合自己多年以來的探索和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是教師要認識學生和教師的地位平等,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教師和學生雖然在教育中的職責和任務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其次是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他們雖然在個性特點學習成績等方面不同,但在教師眼里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要寬容,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特別是一些學困生更應該多關心,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和呵護。
二、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重視演示實驗的教學
化學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講是一門新學科,學生對它有新鮮感。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較強,對于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象,往往有濃厚的興趣。我們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同時教給學生觀察實驗的方法。興趣盎然的觀察能活躍學生的思想,形成積極思考的氛圍,從而使學生學到化學知識。如講催化劑概念時,讓學生觀察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能否反應,是快還是慢,補充單獨加熱二氧化錳能否反應放出氧氣。
2.指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學生實驗
學生自己做實驗時興趣很高,教師要因勢利導,把單純的興趣轉化成對學習知識的樂趣,成為學習的動力。如學生進行氣體的制取和氣體的性質實驗時,教師要巡視指導學生的操作,如裝藥品、夾持儀器、如何收集氣體、如何進行氣體的性質實驗操作等,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操作方法,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和積極思維,指導他們分析實驗現象。當學生觀察到反常現象或實驗失敗而正不知如何解決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提示,或從理論方面,或從儀器裝置方面,或從操作方面仔細檢查,找出原因,使之重做實驗并獲得成功。這樣,既保證了實驗進度,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實驗的質量,指導學生做好實驗記錄并填寫實驗報告。
3.指導學生做好家庭小實驗
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結合本校實際,盡可能地做一些有意義的實驗,例如:在講到水的凈化時,如何使渾濁的水澄清,指導學生自制簡易凈水器并進行試驗;又如用雞蛋殼和醋酸混合并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氣體,據實驗現象推測雞蛋殼里含有什么物質。這樣學生既學到了應有的化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立足“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化學的興趣
生活中的衣、食、住、用樣樣離不開化學,化學與人人都有關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時時處處給學生提供化學來源于生活的知識。比如蒸饅頭時為什么要用小蘇打(碳酸氫鈉)問題,胃酸過多時應服用什么樣的藥物,胃鏡透視時服用的鋇餐(硫酸鋇)能不能用碳酸鋇來代替……提出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講到PH時,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PH試紙自己測定常吃的水果、蔬菜、飲品的PH值。不僅使他們深刻體會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無所不在,還激發了他們自主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課外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大體上包括“化學游戲晚會”“化學知識講座”“化學知識競賽”“化學園地”等等,可以每學期或每學年舉行一兩次。如“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當代軍事與化學”“化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為什么現在要提倡節能減排”“化學與環境”“化學與人類的關系”“化學與農業的關系”“化學與食品的關系”等,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也可以講講“道爾頓”“拉瓦錫”“門捷列夫”“居里夫人”“諾貝爾”等著名化學家的成才之路,使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學習態度,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一步鞏固書本知識。
五、巧借口訣、順口溜,幫助學生輕松地突破重、難點
輕松愉快的學習,不僅要求課堂氣氛歡快、學生的發言活躍,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積極主動。也就是說,絕對不能把學習看作一種負擔,而應該把學習看成樂趣。有些化學知識的重、難點本身就是一種客觀事實,不需要學生太多的理解,只需要學生記住就可以了。對于這部分內容,死記硬背很慢,效果也不是很好。為了更好地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加快他們的記憶速度,我常常借用一些“口訣”或“順口溜”。比如鹽的溶解性規律可編成順口溜記:鉀、鈉、銨鹽全都溶,硝酸鹽入水無影蹤。鹽酸鹽不溶銀、亞汞,硫酸鹽不溶鋇和鉛(鈣、銀微溶)。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減少記憶負擔,比較輕松地突破重、難點。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