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玲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122-01
新課程強調:美術教育是以愉悅學生的感受和使其積極體驗、參與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為目的的基礎素質教育。而樂觀使人充滿朝氣、生機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態。作為教師,除了教學生學習知識以外,還要培養學生樂觀的品質,讓他們對學習和生活充滿自信。為了使所有學生能充分領悟美術的無窮魅力,在美術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地、自信地、快樂地參與各項美術活動。
一、運用媒體,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覺感知來完成,要感受美術的美,就必須投入到美術中去。隨著鮮艷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展開豐富的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動之以情、積極參與、快樂的學。比如我在教學《穿花衣的熱帶魚》這一課時,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創設了蔚藍的大海、各種各樣美麗的熱帶魚以及會說話的小鴨子,還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全都爭先恐后地要求參與到美術活動之中來。
二、設計美術教學活動時,必須增強其趣味性
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多次實踐,我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習《手拉手,找朋友》一課時,由于這一課是學習認識色彩與線條,并運用色彩和線條畫一張畫,為了讓學生能認識不同的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我把歌曲《找朋友》的作為課件的主題曲,創設了一個小朋友、各種卡通模樣的小油畫棒人和各種各樣的卡通線條人,它們在音樂聲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們看了以后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這時候我就讓他們戴上小油畫棒和線條的頭飾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們在做游戲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多種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而這節課的學生作品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經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大大地增加了,學生也非常感興趣的參與其中,并在快樂中學習。
三、美術教學活動也應該動靜結合,動中有靜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自由地想象。我們應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多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美術是藝術性與思想性的統一,每個美術作品都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學中,通過欣賞一些優秀的工藝美術作品和名畫家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潛移默化中,可以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國優秀工藝美術作品》一課時,從古代的青銅器到現代精致絕倫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學生展示了祖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上課時我盡量把這些工藝品變成看得清楚、摸得著的物品,例如利用錄像、實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實物工藝品結合具體直觀化進行講解?!堕L信宮燈》的古樸、靈便,《蓮鶴方壺》的清新流暢、纖巧,象牙雕的玲瓏精巧……學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點著,小心地撫摸著,不可思議地贊嘆著。青銅器發展史、景德鎮瓷都的精湛技藝、繁艷華麗的景泰藍及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對我國藝術瑰寶的瘋狂掠奪,同學們都聽得如癡如醉,隨著激奮的驚嘆,隨著失去的憤慨,他們的欣賞程度加深了,愛國主義情感也增強了。另外,在欣賞和學習全部的作品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藝術家的精神。如我國清代的畫家鄭板橋剛正不拘,雖清平卻不攀權貴,為官清正廉潔,關心人民的疾苦,常以畫蘭竹以寄情懷。又如徐悲鴻,他一生都用畫筆激勵人、鼓舞人,還把自己的畫和收藏的逾千幅名家精品無償地捐獻給祖國。
四、增強學生自信,使每個學生大膽的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展現自己
自信心對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力。一個人有了自信心,不論在學習、工作,還是在生活中將成為強者,反之為弱者。因此,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在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美術,尤其對于個別美術素質不佳的學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應多采用語言性和非語言性兩者結合的評價形式,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因為這些學生往往對美術懷有強烈的渴望,但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并非主動參與。所以,在美術教學中,不要忽視他們在美術表現中的任何一點微小的進步或任何一次參與行為,尋找一切機會表揚、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們逐步養成在畫畫的時候既能自信又極富感染力與表現力。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