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芳
臨床上, 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有較高比例, 患者主要表現為體內胰島素的缺乏或胰島素抵抗。在治療上,研究認為需要從生活方式上加強干預指導, 同時聯合降糖藥物及外源性胰島素進行治療[1]。本次研究中,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8例, 觀察比較了門冬胰島素30與重組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的效果。相關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8例, 平均HbA1c(9.6±2.6)%, 平均體質量指數(BMI)(23.1±5.6)kg/m2, 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4例。對照組中男20例, 女14例, 年齡42~65歲, 平均年齡(51.3±4.4)歲;觀察組中男20例, 女14例,年齡40~71歲, 平均年齡(54.2±4.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所選患者年齡范圍在40~71歲。②入院前血糖檢測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11.1 mmol/L,空腹血糖(FPG)≥7.0 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后2 hPG≥11.1 mmol/L。③所選患者無嚴重心、肝腎疾病, 排除糖尿病急性并發及感染患者。④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診斷標準 參照WHO(1999)糖尿病診斷和分型標準進行臨床診斷[2]。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雙時相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進行治療, 2次/d,起始劑量0.2~0.4 U/(kg·d)。觀察組采用重組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的方式進行治療, 其中阿卡波糖3次/d,50~100 mg/次;重組甘精胰島素劑量為0.2 U/(kg·d), 1次/d。治療前后, 對兩組患者2 hPG、HbA1c、BMI、FPG等指標變化情況進行監測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2 hPG、FPG變化情況 觀察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治療后2 hPG、FPG均顯著下降, 組間比較, 觀察組下降水平更為明顯(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 hPG、FPG變化情況( ±s, mmol/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 hPG、FPG變化情況( ±s, mmol/L)
注:兩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FPG 2 hPG治療前 治療24周后 治療前 治療24周后對照組 34 13.4±3.2 5.8±2.1 16.5±2.8 7.6±2.8觀察組 34 13.8±2.8 5.1±1.9 17.6±2.2 6.2±2.4
2.2 治療前后HbA1c指標變化情況 在治療前后HbA1c比較上, 對照組HbA1c<7.0%15例, 治療后HbAlc下降(2.04±0.14)%;觀察組HbA1c<7.0%11例, 治療后HbAlc下降(1.84±0.13)%, 對照組下降幅度大于觀察組,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后, 對照組體質量平均增加(3.9±2.4)kg, 發生低血糖3例;觀察組體質量平均增加(3.1±2.2)kg, 發生低血糖2例。
臨床實踐發現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要重點做好血糖的控制, 通過降低血糖來減少糖尿病發病的風險及其他臨床并發癥。臨床治療中, 通常大多數患者均需要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甘精胰島素屬于一種基礎人胰島素類似物,在人體注射后可由六聚體分解為二聚體、單聚體吸收, 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聯合阿卡波糖共同使用療效更加顯著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從而有效控制低血糖的發生[3-5]。門冬胰島素30屬于一種混合性的胰島素制劑, 藥理研究結果顯示其可補充餐時胰島素和基礎胰島素不足的需要。
從本次研究情況來看, 觀察組在治療后2 hPG、FPG下降更加顯著, 低血糖的發生率上也低于對照組。因此, 重組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有利于協同降低血糖, 在血糖控制及降低低血糖發生率上具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應用于臨床。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2, 20(1):120-121.
[2]陸菊明.預混胰島素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2010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讀.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1,3(2):187-188.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1年版).中華醫學雜志, 2011, 91(10):65-66.
[4]Health Quality Ontario.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 evidence-based analysis.Ont Health Technol Assess Ser, 2011, 11(4):114-115.
[5]高妍, 郭曉蕙, 段文若, 等.雙時相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基礎胰島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及安全性評價.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0, 26(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