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丙濤
兒科手術治療是在醫學臨床上經常出現, 在對兒科手術麻醉藥物的效果進行評價的過程中, 主要的指標就是患兒拔管時間、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小兒的身體素質較弱, 無法忍受手術過程中的任何突發癥狀,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效的麻醉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認識麻醉藥物的治療, 本文選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給予小兒臨床麻醉治療的患兒52例為研究對象, 對七氟烷在小兒臨床麻醉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討,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給予小兒臨床麻醉治療的患兒52例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0例, 女22例,年齡2~7歲, 平均年齡為4.1歲, 體重12~26 kg, 平均體重為18.6 kg, 其中包括普通外科、骨科、泌尿科以及耳鼻喉科和胸外科治療。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6例,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體重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兒給予七氟烷麻醉, 用8%的七氟烷進行面罩吸入, 氧流量為4 L/min, 當患兒基本生命支持(BLS)降至35~50時將七氟烷濃度降至3%~5%, 氧流量可不變, 在手術中使用七氟烷的濃度為2%~3%。對照組患兒給予異氟烷麻醉。
1.3 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兒拔管時間、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進行臨床觀察和統計, 并進行詳細的記錄,以供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6例患兒, 觀察組患兒拔管時間、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基本情況對比分析[( ±s), n (%)]

表1 兩組患兒基本情況對比分析[( ±s), n (%)]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拔管時間(min) 蘇醒時間(min) 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 26 18.4±2.1a 11.4±3.1a 2(7.7)a對照組 26 11.4±4.3 7.4±2.6 6(23.1)
在對患兒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不能配合醫師進行手術治療, 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手術的成功率。臨床麻醉治療是使患兒可以配合醫師進行治療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因此要對患兒實施有效的麻醉, 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使患兒可以更加快速的康復[2]。
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不斷提升, 我國醫學對患兒手術過程中應用的麻醉方法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討, 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七氟烷是臨床上應用較多的一種可以有效進行患兒手術麻醉治療的藥物, 無色且透明, 帶香味但是卻無刺激性,使用面罩吸入后2 min左右就可使患兒意識消失[3]。而且七氟烷在麻醉過程中可以縮短患兒的蘇醒時間, 避免興奮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一系列現象的發生, 可減少對患兒的傷害, 具有顯著的麻醉效果[4]。
在本次試驗研究中, 觀察組患兒拔管時間、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七氟烷在實施小兒臨床麻醉的過程中可以縮短拔管以及蘇醒的時間, 降低并發癥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具有顯著的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1]張亞東, 張侃.七氟烷在小兒臨床麻醉中的應用效果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3(09):2054-2055.
[2]米曉艷, 李元海, 陳珂.七氟烷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安徽醫藥, 2011, 15(08):1037-1038.
[3]金磊.七氟烷在小兒支氣管異物取出術麻醉中的應用觀察.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3, 23(06):138-139.
[4]張思彥, 趙清風.七氟烷在小兒支氣管異物取出術麻醉中的應用觀察.山東醫藥, 2011, 51(3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