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巖 阮林海 楊海平
多發性骨髓瘤(MM)在臨床血液科中占一定病發比率,屬惡性漿細胞增生性疾病, 因化療無法將瘤細胞徹底清除,故尚未達到完全治愈的目標, 且殘留細胞增加了耐藥和復發風險, 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研究的深入, 過繼免疫在本病治療中的價值日趨突顯。樹突細胞(DC)為功能最強的已知抗原呈遞細胞, 在對機體特異性抗瘤應答激活中作用顯著[1]。殺傷細胞(CIK)由細胞因子誘導, 為異質細胞群, 主要負責CD3+CD56+的表現, 起在腫瘤殺傷中的高效活性已被證實。采用DC-CIK聯合化療治療MM, 效果明確, 且為方案選擇開辟了新的途徑。本次研究選取相關病例, 就常規化療與加用DC-CIK聯合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共選擇多發性骨髓瘤患者40例, 男28例, 女12例, 年齡31~78歲, 平均年齡(55.5±2.3)歲, 均與《血液學診斷及療效標準》相關規定符合, 并經骨髓細胞學檢查、血M蛋白檢查、X線檢查證實。骨髓異常漿細胞均>15%。初診33例, 復發7例。依據患者經濟情況, 由其自愿選擇治療方式, 并排除精神障礙性關病及機體其它系統嚴重疾患者,按觀察組22例, 對照組18例劃分, 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在對癥治療的同時, 均取適合的化療方案應用, 觀察組同時聯合DC-CIK治療。①化療:包括地塞米松+表柔比星+長春長辛方案, 潑尼松+美法侖方案, 地塞米松+環磷酰胺+表柔比星+長春地辛方案, 地塞米松+硼替佐米+吡柔比星方等方案。②過繼免疫治療:觀察組同時加用DC-CIK治療, 于化療前2 h對PBMNC采集, 后開始化療周期。在體外對分離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NC)行細胞誘導, 將DC與CIK在PBMNC培養的第7天, 按1:10混合培養。于第9~14天, 向患者體內回輸, 1次/d, 每次(2.5~5.0)×109/L。將細胞離心洗滌后回輸, 于生理鹽水100 ml重懸后2 h靜脈滴注。觀察組并行免疫治療, >3個周期。
1.3 效果評定 依據歐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協作組制定的標準評定, 分為CR即完全緩解、nCR即接近完全緩解, PR即部分緩解, MR即輕微反應, PD即進展, 死亡。并記錄兩組總體生存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CR4例, 占18.2%;nCR4例, 占18.2%;PR7例,占31.8%;MR6例, 占27.3%;PD1例, 占4.5%。對照組CR1例,占5.6%;nCR2例, 占11.1%;PR5例, 占27.8%;MR5例,占27.8%;PD5例, 占27.8%,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體生存時間多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總體生存時間比較( ±s, 個月)

表1 兩組總體生存時間比較( ±s, 個月)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總體生存時間觀察組 22 43.1±3.4a對照組 18 33.4±3.5
多發性骨髓瘤主動免疫治療中, DC為關鍵, 而最具殺傷腫瘤活性的免疫細胞目前為CIK, 多發性骨髓瘤采用DC-CIK[2],其優勢包括:①瘤抗原被DC攝取并向CIK呈遞后, 對CIK的活化及殺傷瘤細胞的主動能力有促進作用;②CIK在含抗原信息的同時, 具有非特異性、非MHC限制的殺傷能力和特異性殺傷能力;③采取DC-CIK聯用, 可發揮免疫支持作用, 對患者存在的免疫缺陷部分可起修復效果;④CK具有升白細胞數和保肝作用, 可減輕化療不良反應;⑤DC-CIK具較高安全性, 無異體排斥, 均源自PBMNC。
多發性骨髓瘤目前治療中, 以DC為基礎的免疫療法已參與應用, 但受患者體內免疫抑制環境較強和瘤負荷的影響,DC-CIK回輸后體外活性較難維持, 嚴重者甚至凋亡失活, 故需對不同療法的優勢有機整合, 才可改善預后[3]。以往有觀點稱, 化療對抗腫瘤應答作用的發揮有不利影響, 但更多研究顯示, 化療可將腫瘤抑制打破, 向機體提供后續免疫支持,防止化療與免疫對立, 如化療對DC成熟有促進作用, 可逆轉腫瘤微環境, 使免疫效靶比提高。故化療聯合DC-CIK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可獲得理想效果。本次觀察組臨床情況優于對照組, 總體生存時間長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 多發性骨髓瘤采用化療聯合負載自抗原致敏的DC-CIK治療, 可顯著改善預后, 延長患者生命期, 具非常積極的臨床意義。
[1]鮑立, 阮國瑞, 盧錫京, 等.PDCD5基因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異常表達.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0, 18(3):634-637.
[2]李彩霞, 吳德沛, 孫愛寧, 等.硼替佐米為主的聯合化療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研究.中華血液學雜志, 2010(5):335-337.
[3]劉競, 李昕, 桂嶸, 等.PDCD5蛋白對地塞米松誘導的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凋亡的影響及機制初探.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 35(7):725-731.